《鬼脸标本:看是不是能由此理清世间灵异事件的源头乃至创世的真相……》
第42节

作者: 猜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姚晓荟见我脸上吃惊的表情,知道我已经看到了那东西,她原先紧张害怕的神情逐渐松弛了下来,然后好奇的歪着头问我:“你说,那是什么东西?会不会就是人们说的……灵魂啊?”
  我心里一片茫然,没有回答她,只继续盯住画面不放。姚晓荟道:“不用看了,我仔细看过好几遍,再没出现了。”
  我自然恶意相信姚晓荟的眼力,于是又将视频快放,然后在方天琪出现在画面前的十几分钟处停下来。可是画面上依然没再出现任何异常。
  我说:“会不会是这录像本身出了什么问题?”
  姚晓荟哼了一声,“你觉得呢?”
  我无话了。沉默片刻,又问道:“你以前见过这种现象么?”
  姚晓荟摇摇头,“没有。”说着留意了一下值班室外的动静,低声说道:“自从安装了摄像头后,据说以前那些奇怪的东西都不常见了。”

  我问:“那么资料室呢?那边没摄像头么?有没有人拍到过什么?”
  姚晓荟还是摇摇头,“那边没有摄像头。”说完,又神秘兮兮的道,“不过前段时间,听说有病患用手机在那一段拍到过什么东西,不过我没看到那视频。”
  我紧张的问:“你说的这位病患,他现在还住院里么?”
  姚晓荟说:“出院了。听说他拍了那东西以后,夜夜噩梦,后来吓得把视频删掉了,而且从此再不跟任何人提起。后来也没听说有人再拍到过什么了。”
  第二天一早,我找人借了一套摄像头,上山安在了小屋的角落里。
  可是接连几天,摄像头里都没拍到什么异常。只有一次,画面里出现了一个蓝色的小点,萤火虫一般,闪烁片刻便即熄灭。既没有扩大,也没有形成人脸。再后来的一天,摄像头却被莫名其妙的损坏了。后来又安装过一个,依然在次日一早发现坏了,结果还是什么都没拍到。
  日期:2014-01-05 20:59:00
  离家前一天,躺床上看书。疲倦时随手拿了张纸写写画画,不多时那纸张上就布满了圆形的人脸。这些人脸图案都极度扭曲,看不清五官。其实我也不知道能从中得出什么答案,只是无休止的画,画了一页又一页。
  我不知道那天黎明前,自己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显然不是梦魇,那莫非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邪?
  还有,那张人脸究竟是什么?蓝光又是什么?蓝光里覆盖的那个人,她又究竟在做什么?
  当然,还有关于那天夜里,发生在余娇身上的那些疑问。既然余娇当晚一直躺在住院部的地上,那么后来上山并在屋子里待了一整夜的那个人究竟是谁?它果真就是余娇出窍的灵魂么?如果真是余娇出窍的灵魂,为何在她神情举止间又有王婶的影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在写写画画之间,不时的进入了一种半睡半醒的迷糊状态,然后又忽然惊醒。惊醒过来后的意识里,仿佛有个图形在我脑海中闪现。
  这图形非常清晰的成像在我半醒的梦寐之中,可是再醒来后的意识中却又再次呈现模糊。
  我索性换了一支蓝色的荧光笔,然后关了灯,接着在纸张上乱画。我尽量任由自己进入半睡眠状态,然后让握笔的手在纸上随意走动。看起来有点像传说中的请笔仙吧,其实是在尽可能的抛开理性干扰,用一种近乎催眠的方式,让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来支配这件事。
  这样画着,不知何时竟然睡着了。再次醒来时,笔已松开掉落在床上。纸上则画了许多乱七八糟的线条,不过其中也有几张人脸。我仔细翻开着那些图,任这些人脸在黑暗中出现又消失,依然没有半点头绪。

  可是,当我翻看到倒数第三幅的时候,我再次错愕的停顿在了那片黑暗的寂静中。我看到了一幅奇异的图形,似曾相识。
  这幅图在荧光笔的作用下,在黑夜里泛着冰冷的蓝光。图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正是那张蓝色的人脸,另一个部分则是蓝光中的人形。
  我在清醒时只知道画出那张诡异的蓝脸,却没想到将那蓝脸覆盖的人形画进去。可是潜意识却自觉的替我弥补了这个空缺,自然的将人形加了进去。这样两个部分上下相叠,交接在一起,虽然画得潦草,但正因这潦草,我竟见到了一张似曾相识的图片,或者说,我又见到了那个久违了的甲骨汉字:
  日期:2014-01-06 21:13:00
  我们知道,在甲骨文的时代,由于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的限制,文字多呈扁平方正,有生硬的棱角,鲜有弧形笔画。因此我们至少可以有这样一种假设,“鬼”字上部这个接近于方正的图形,会不会原本就是一个圆形?

  我在先前曾经推想过,这个圆形很有可能是某种怪物的脑袋之形,但现在我怀疑我又错了。兴许这个部分其实就是这样一张近似人脸,而无比巨大的圆形,而下半部分我所以为的似人怪物的形体,其实根本就是一个人,也正是甲骨文“人”字的初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几千年来,藏在“鬼”字背后的真相,又究竟是什么?
  日期:2014-01-06 21:20:00
  想到这里,我从床上蹦起来,奔到书房去找出了实习时在办公室里画过的那叠药单子,翻看背后的图案。两相对比这下,我陷入了极深的迷茫:我究竟是真到了“鬼”字的真相,古人对于鬼魅现象的一种非常形象的认知和表示?还是仅仅,只是一个巧合?
  我坐下来,在书桌前冷静了一下,开始整理自己的思路。我重新找出一张白纸,然后在上面分别写下了三个概念:鬼、僵尸、灵魂。
  这三个概念,涵盖了我在这段时间里遇到的各种不可思议的所有古怪现象。然后我把“僵尸”换为了“魃”(传说中僵尸始祖之名),这样我就得到如下这样一个关系:
  鬼——  
  魃——  鬼
  魂——  
  这三个字都是以“鬼”字为形符的。如果按照传统的观念,可以看出它们有如下几个共同点:
  第一,与人有关,都是人体生命的变形;第二,与它们相关的人的生命,已经不复存在;第三,它们都具有其本体“人”所不具备的某种特定的神秘能力。
  此外,它们的不同主要在于:魃是人的形体尚在,而精神已灭;魂是人的精神尚在,而形体已灭。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诸如“魄”、“魔”、“魑魅魍魉”等等以“鬼”字为形符,并含有“鬼魅”之意的概念,不过从意义和功能上,它们可说都是魃和魂的衍生物而已,没必要单独列出来分析。
  日期:2014-01-06 21:28:00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概念既然与“人”相关,为何不直接以“人”为形符,而要单独列出一个“鬼”字的形符?

  莫非人的生命结束以后,必要有一个变“鬼”的过程,才算真正发生了质的飞跃,才有资格有能力生出魂魄,形成魃,形成魔,形成魑魅魍魉?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由“人”变“鬼“的这个质变,又是如何发生的?
  想办法将脑袋增大?
  显然不是吧。事实上,魃和魂魄在传统的观念里,是没有脑袋奇大这一描述的。即便偶尔有,也属于个案,亦即所谓的孤证,不足以作为典型案例来分析。那么显然,脑袋大不大,不是鬼之所以为鬼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