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脸标本:看是不是能由此理清世间灵异事件的源头乃至创世的真相……》
第54节作者:
猜猫 大概因为这点,吴真最终也没跟我较真。只是楼里见面,他看都懒得看我一眼,打个照面就过去,彼此不相往来。
只有秦大用仍陷在他的阵法梦里不能自拔。有时走过球场,会见到他打完篮球,一个人坐在夕阳里发呆。那脸上表情时而忧伤,时而喜悦。有人问他是否又在幻想梦中情人?他说:“你们不懂!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永远都不会懂!”
每当此时我心里都很不是滋味,虽然没怎么问津过倩女离魂那出戏,但对于人鬼情未了的各种剧情,我也还算略有耳闻。
我想莫非我真在无意中扮演了燕赤霞那家伙,扫了人家的兴,还生生破坏了一段隔世利空的情缘?
没人告诉我答案。直到有一天,我那段上传的音频里出现了一段留言。留言者说,他似乎曾在一个地方很破旧很荒凉的庭园里,听到过类似的吟唱。
这句留言自然引起了我的注意。何况他所说的那个传出过类似声音的地方,恰好就在我所身处的这座城市。
日期:2014-01-14 13:30:00
当天下午我就打车去了留言里说到的那座废园。果然车到之处,是座很荒凉的庭园。来之前我上网查阅过,这是一座民国时代的废宅,主人是位旧时代的军官,后来家道中落,家宅几经变卖,现在园子破败得差不多,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居住在这一带里的老年人们茶余饭后的休闲之地。
我到园子的时候,夕阳正好。园子周围还有几个老人坐在那几棵大芭蕉树下拉着二胡,弹着三弦唱戏,虽然唱的不是我们那一出,不过咿咿呀呀的,也蛮有几分韵味。
我一直等到天色暗下来,老人们都陆陆续续离开了,才绕过庭园外那片废墟,进入到蕉林掩盖的庭园深处去。
其实园子四周还是繁华的城市,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可是一旦进入庭园深处,仿佛所有喧嚣都被屏蔽,四下里安静得出奇。
我打开手机,循环播放着那段音频,然后绕着那间只剩一点残垣断壁的旧宅走了一圈又一圈。
天色全黑下来时,天空里下起了瓢泼大雨。我走不了了,只好躲进旧宅几片残存的瓦檐下避雨。我想起了几首歌,想唱却唱不出。檐下听雨,蕉林听雨,原本应该诗意盎然的氛围,那一刻却显得有些鬼气森然。
我翻手机想找几首英文歌曲来换换氛围。可是不管我怎么换,那些歌曲总是唱不了几句,又重新跳回到那段咿咿呀呀的音频里。
我整个蜷缩在墙角,不像落魄书生,像落汤的病猫,同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却高兴不起来:看来,此行真要不虚了。
日期:2014-01-14 16:12:00
可是音乐一直循环到深夜,我还是没见到任何一个鬼影。那时雨已经小了,只有蕉林里还滴滴答答落着叶片间残存的雨滴。
我依旧举起手机就着黑夜录了一圈,然后准备离开。然而就在关上手机视频的刹那,屏幕上忽然闪现的一幕,令我再次冷汗淋漓。
我见到屏幕里映出的那片飘着冷雨的蕉林深处,竟在忽然之间挂上了红红绿绿十几个身着鲜艳戏服的人。他们全都浓妆艳抹,并无一例外的向外伸着鲜红的长舌,表情痛苦而诡异,一个个挂在芭蕉树上随风飘荡。
我本能的一声大叫,可再定睛看时,那一幕却又忽然消失不见。蕉林还是蕉林,冷雨还是冷雨,整个园子空空荡荡,除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四下里一片寂静。
我双腿开始发软,虽然全身一阵阵发冷,可脚步怎么都迈不出去。
其实先前在网上也看到过两种说法。一种说大概是在民国时期,园子里曾经来过一个临时组建的戏班,其人员多是战乱中流离失散的戏子,因此男男女女,混杂了南方北方多个剧种,最后形成了一种风格非常古怪的流派。
后来戏班不知得罪了什么权贵,竟在一个深夜被发现所有成员全吊在了那片深密的蕉林深处,无一生还。
但另有一些人则认为,这种戏班说法其实完全没有根据。
因为园子附近有住了好几代的老人,他们就从来没听说过这里曾经住过戏班。所谓的戏班之说,不过是有人在这附近听到了一些古怪的歌声之后,按照传统套路杜撰出来的一个凄美故事而已。
我个人其实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说法。毕竟宅子在这座城里也算得上小有名气,因此地方志里偶有记载。可是翻过几本之后我发现,完全没有一本地方志在关于这座旧宅历史的文字里,提到过有关戏班这回事。因此我也相信,所谓戏班之说,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杜撰而已。
日期:2014-01-14 21:15:00
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刚才所见一幕又如何解释?
莫非戏班真有其事?
可如果真有过这样一个戏班,为何史书要对这段文字同时选择了避让?甚至连居住在这一带的老人们也要假装不知?莫非这其中真有什么史书无法书写的隐衷?又或者其中真有什么冤情或者阴谋?
我小心翼翼蹲下身去,抓了几把土放进兜里。
那一刻我心里同时有了两种猜想。首先一种是,这园子离学校其实也不过四五条街,如果这里真有鬼祟,而504室又因为残存王权贵处带来的邪物而成为招引鬼祟之处,那么鬼魂穿过四五条街去往504室,也并非没有可能。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我想此时整个园子非常潮湿,天空里电闪雷鸣,而这一带又传说过一段喧嚣的历史。那么如果土壤里能含有相应物质,则整个环境已有条件形成一个巨大的录影、放映设备,并将曾经发生在这一带里的某些往事如电影般再现。
这一可能尤其适用于那些古怪的唱戏般声响。如果这里果真曾经有过一个戏班,那么那些曾经热闹的音声,在相同条件下被录制下来再播放时,音声极有可能交缠在一起,形成一种非常古怪的,不伦不类的风格。或许,这也正是怪声里那种磁带搅带般音效的来历。
日期:2014-01-14 21:23:00
取到足够的土壤样本之后,我不想再多事,默默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这时,一道蓝色闪电划破长空。电光里我刚直起身子,却见芭蕉树下离我不过四五步的地方,赫然站了一个人。
她就站在蕉林深处,身着靛蓝色戏服,头发高高束起,眼圈发黑,嘴唇鲜红浮肿,是一个女人。
她抬起手来向我摆了摆,举止非常僵硬,表情则显得异常木然。看上去,那简直就是一个色彩艳丽的木偶。
但那对眼睛告诉我,她是一个活物。虽然眼睛里的表情也很呆滞,但其中不时闪过一点流转的烟波,流露出几分若有若无的哀愁与凄凉。
日期:2014-01-14 21:26:00
我在片刻的惊吓之后,还是努力镇静下来。
其实那一刻的感受很特别,真的很特别。我极少用这样的强调句,此刻既然用了,说明我真的很想强调当时那种特别的感受。我不知道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会不会也与我一样有过同样的感受。
那时镇定下来之后,我没再那么怕了。或许是对方眼里的孤独与感伤,让我心里莫名的有些凉意有些冷,还有种难以言传的悲伤,但这都与惧怕无关。只是有种极深极深的喟叹,忽然明白原来无论是人是鬼,心里的孤独感都如此相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