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该不该有梦想》
第19节

作者: 文学烈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09 21:43:42
  这一点她和花成秀区别不大,一个要的是现货,一个要的是期货,目的都是坐享其成。而朱小然之所以讨人喜欢,是因为她相信未来,愿意给爱情一个成长过程。汤一凡还不满意:“小然,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和我一起打拼。我只是一个普通男人,没有能力让你一步登天。父母能力更是有限,我不忍心逼迫他们,我们只能依靠自己。我不敢保证会很成功,但我一定会让你幸福!”
  这段话对她触动很大,可她赌的还是未来:“你放心,你一定会成名的,你比我想象的更有天才。”汤一凡连连告饶:“不要给我戴高帽了。万一什么都成不了,那我还不跳河啊。”其实,他并不喜欢现代诗,好诗实在太少了。因为朱小然喜欢,他才看了几首装装门面。写诗他倒是挺热衷,写诗比看诗痛快多了。看烂诗不如写烂诗!看烂诗是被别人**,写烂诗就是**别人了。

  通过这么一番深谈,总算是前嫌尽释,两人对望一眼又忍不住笑了。山风徐徐吹来,天气突然凉爽许多。随着一片乌云飘过,还落了几滴小雨。朱小然小声催促:“一凡,我们回家吧。”汤一凡油嘴滑舌的:“小然同学,我家什么时候变成你家了?”朱小然脸一红:“就知道你会钻空子。”汤一凡郑重强调:“这说明你已经心有所属了。”朱小然连忙岔开:“下大了,快回吧。”
  日期:2014-09-10 10:31:18
  汤一凡胸脯一挺:“那可不行。咱媳妇都亲自上门了,怎么着也得烧点小龙虾吧。小龙虾又好吃又省钱,这样的便宜上哪儿找啊。”说完便去了天泉湖。船民捞虾都养在湖里,有人要了才把网兜提出来。那时候小龙虾很便宜,三毛钱一斤。如果能出到四毛,就可以全挑大的。就这样还卖不掉,农民没有买菜习惯。来客了也不用上街,鸡鸭鹅都是现成的。人少就少杀,人多就多杀。
  回去时,他特地绕到胡家门口,他得让这个杂碎看看。本来他想搂在怀里的,可雨点突然密了起来。他拉着朱小然一路狂奔,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刚在桌边坐下,屋里又漏了起来,搞得他特别没面子。为了打破尴尬,他连忙把香料找了出来,结果又霉掉了。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只好让妹妹剥点虾仁。一两多重的大龙虾啊,虾仁跟银球似的。雪白『粉』嫩,入口即化,美得人想抓墙。
  一家人正吃得高兴呢,突然轰地一声巨响。他冲到西头房一看,发现后檐墙倒了。屋顶泻了一大半,雨水顺着竹杆直淌。绷断的晾衣绳,绷落了一地的棉衣单衣旧衣破衣。几只老鼠到处乱窜,浑身上下全是泥水。他也顾不上难为情了,连忙把被子抱起来。望着泥泞不堪的地面,他不禁泪如雨下。现在他有点理解花成秀了,人家真的不是贪得无厌,人家要的只是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日期:2014-09-10 14:03:49
  父母也没心情吃了,忙着把东西收出来。东头房不怎么漏,重要东西都放这里。等到雨小一点,父母让他立即搬家。这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让人家安心。必须让她看到新屋,不然这事肯定黄了。朱小然心里乱糟糟的,不知是走还是留。她确实有点后悔,那个承诺过于草率了。面对这么艰苦的生活条件,自己真能无怨无悔地跟他过一辈子吗?所谓的一起打拼,有时就是一起受穷啊!
  日期:2014-09-10 17:16:02

  十一章 甜蜜难忘屈辱更难忘
  八十年代有道风景非常奇特,绝对可以用“壮观”来形容。那几年《上海滩》风靡整个大陆,男女老少都为周润发痴狂。无论白天多忙多累,一到傍晚全都匆匆向街上赶去。有车的骑车,没车的就跑。饭可以不吃,电视不能不看,那劲头就像参加一场百年一遇的盛典。只有老黄马依旧立在枯树旁边,那神情有点忧伤有点无奈。偶尔咴咴叫上那么一嗓子,反而使小村显得更加孤寂。
  水泥厂家家都有电视,每家都把电视搬到外面。每台电视都围着上百人,每个人都看得如痴如醉。对于汤镇来说,水泥厂就是当地的文化中心。早年没有电视的时候,水泥厂隔天就放场电影。那时候都是露天电影,也不用买票,所以是场场爆满。散场时更是人挤人人挨人,脚不沾地就出了大门。现在人家有了电视,电影便放得少了。没想到一部《上海滩》,又重现了当年的盛况。
  本来他不想凑这个热闹,蹭电视有点丢人。可大家都说他像周润发,搞得他心里痒痒的。也许是因为虚荣,也许是因为寂寞,最后还是去看了一回。他刚看一眼就被征服了,周润发确实潇酒之极。有人说,英雄是小人物的拳头,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可以在英雄的故事中得到抒发。第二天,他就去买了一张剧照,大张旗鼓地贴在床头。看着周润发那个潇洒劲,就像自己也成了大明星。
  日期:2014-09-10 17:47:58
  汤一凡去得比较迟,他必须学完一个章节,才允许自己放松一下。搞清了他的动向,刘妹喜也不着急了。吃完饭先打扮一番,再换上漂亮裙子,然后坐在窗前静静等候。只要他从门前经过,就马上跳上自行车,一声不响地跟在后面。去迟了只能站在后面,刘妹喜个子比较矮,可她非要挨在旁边。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幕辛酸场景:汤一凡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刘妹喜凝神静气地看着他。

  他和朱小然的关系也是那时候暴露的,其中的屈辱他一辈子都忘不掉。当时他并不知道是朱家,只是随便找个地方看看。朱家也住在职工宿舍,房子是厂里统一分的。外观和农民房并没有区别,只是每间都有门罢了。朱家分了三间大屋、两间厨房,大屋和厨房门对门,中间有个七八米宽的过道。就是这不宽不窄的过道,每天晚上都被挤得水泄不通,空气中充满了汗味尿味狐臭味。
  对于主家来说,这也算不上烦恼。有的人还在暗暗争取,电视机越买越大。那时电视只有两个台,放的节目也差不多,很难分出什么高低上下。尽管这样,大家还是觉得很有面子。平常没觉得工人是“老大哥”,让这帮“泥腿子”一衬,才知道国家户口有多珍贵,于是更加看重血统的纯正了。那些有女儿的人家,甚至还有点紧张。要是被哪个农民拐跑了,整个家族都会跟着蒙羞。
  日期:2014-09-11 08:21:52
  朱永刚派头很足,一看就是当过官的。他斜靠在藤椅上,大腿压着二腿,嘴里叼着香烟,手里捧着水杯。那架势就跟国家领导似的,特别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朱永刚原先做过工会主席,掌管上千人的劳保福利,家里油盐酱醋从来没买过。因为把女职工肚子搞大了,才被发配到保卫科。他对蹭电视的比较友好,家里凳子搬出来不说,还特地准备一桶自来水,谁渴了都可以喝。
  藤椅两边挨着两张木椅,左边坐着一个大男孩,右边坐着一个美妇人。那男孩头大耳大,头发茂密;那妇人短发过耳,脖根雪白。这是城市女性的独有特征,农村妇女连屁股都是黑的。有天晚上,边上突然多个女孩。从背影看非常相似,只是一个丰腴,一个苗条。当时他并没有多想,只羡慕人家坐得舒服。一晚上站下来,累得腰酸腿疼。要是自家有台电视,就是躺在床上也行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