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的一千种活法——写给我九岁女儿看的历史》
第11节

作者: 流浪猫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番话其实很是牵强。如果刘邦真的是这样,就会通知函谷关的看守:如果是项羽来,就放他们进来。

  但是项羽居然相信了。刘邦第二天来见他的时候,他有无数次机会可以杀死刘邦,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
  为什么呢?固然有项伯、樊哙等人帮忙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项羽自身,并没有统一天下,做天子的心思。用一句不那么贴切,然而又出奇贴切的话形容,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法相信范增所说的,刘邦有统一天下的心思。
  志向的局限,就是为什么最后的赢家不是六国的贵族的主要原因。也是刘邦,而不是项羽,成为天子的原因之一。
  你,就是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日期:2014-09-29 11:22:55
  三、坚强的意志,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都不会绝望
  虽然排在第三,但这点其实是对刘邦最后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的优点。
  楚汉相争的过程中,刘邦常常吃败仗,就很少打赢过。数次都是自己孤身一个人,或者仅带几个随从逃跑。
  有一次逃跑途中,回去接自己的妻儿老小,正好遇到项羽的部队也去劫持他的家人为人质,差点连他都抓住了。
  为了不被抓住,他甚至连两小孩都从车上推下来,靠滕公夏侯婴下车去又去把两小孩捡回来,两小孩才幸免于难。
  你可以看出他的无赖,绝情,来不及的时候连自己的小孩都不顾了。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出他坚强的意志。不管遭遇怎样的失败,也无论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包括失去自己的家人小孩,他都准备好要承受了。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他就打不垮。你看不到他主动放弃。
  不过你不要担心,你的父母都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志向这么远大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抛下你不管的。
  相应的对比,我们来看看项羽。
  项羽对刘邦一直是胜多败少,一直到垓下之围。这里有个成语叫“四面楚歌”。意思是四面都传来楚国的歌声。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真实的原因不过是萧何的计谋,令汉兵学唱楚国的歌谣而已。这是一种心理战的战术,能不能生效要看个人。
  如果是刘邦的话,他才不会管呢。就算只剩他一个光杆司令了,他也要继续坚持下去。
  但是项羽听在耳中,心理战就产生了作用。他认为自己的家乡那一带已经被刘邦占领了,这样心理上就彻底垮了,没有了打下去的志气。

  也不想想,地方永远在那里。被刘邦打下来了,再夺回去就是,有什么好唧唧歪歪的。
  他就像一个完美主义者,不能接受失败,仅仅只是想到了失败,就认为天塌下来了。何况,还不是真正失败了,只是他想象中的失败。
  这种人,从小什么都太顺,强横霸道惯了,只允许他给别人失败,把别人活埋了、煮了,到自己身上,都想象一下失败都受不了。
  于是他就逃了,而且还是个路盲,在野外迷路了,向一个农夫问路。
  这时候你就可以看到人心的向背了。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点起的作用。刘邦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

  那农夫骗他说“向左”。他向左走,却遇到了大湖,所以给刘邦的人追上了。
  后来逃到乌江边。乌江的亭长撑着一条小船对他说:“江东地方虽小,也有方圆千里(不小了,韩国才九百里),数十万人口,我们也愿意拥护你做王。赶快上船吧。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就算追上来了,也没法过江。”
  但是项羽自己已经失去斗志了,对乌江亭长说:“这是老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做什么?而且当初我和八千江东子弟一起向西渡江,现在只有我一个人生还,就算江东父老乡亲怜惜我,而拥护我为王,我自己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就算他们不说,我难道自己心里不惭愧吗?”说罢没多久,他就拔剑自刎了。
  从他们两个身上,你可以看到:哪里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日期:2014-09-29 11:26:48
  四、信任与沟通
  六国为什么那么容易中秦国的反间计,原因就是缺乏信任与沟通。反间计要成功,必须你自己本来就有疑心,又不给人家机会解释。

  单单因为自己疑心,就疏远一个人,不再用他是不明智的,因为事情很可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项羽就中了刘邦的谋士陈平的反间计,疏远了他最重要的谋士——范增。
  当时项羽已经把刘邦围在荥阳城里了,刘邦请求和谈。范增劝项羽不要和谈,赶紧攻下荥阳城,直接捉住刘邦就可以了。刘邦为此很头痛。
  正好项羽的使者去刘邦那里,刘邦的谋士陈平特地准备了丰盛的宴席,让人端去见项羽的使者,故意假装惊诧的说:“我还以为是亚夫范增的使者呢,原来只不过是项羽的使者呀。”随即就把酒菜又端了出去,改端了几份盒饭来。

  使者回去以后,就把所见到的禀报项羽。项羽果然对范增大加怀疑。也不当面说清楚,只是对他尽快攻下荥阳城的建议置之不理,也不管人家说的有没有道理。
  你说范增冤枉不冤枉?但是最吃亏的还是项羽自己,本来也就范增这么一个谋士,这样一来就等于孤家寡人了。
  刘邦也遇到过类似的事,看看他怎么处理的。
  周勃、灌婴等对刘邦说:“陈平虽然美如冠玉,但是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听说他在家的时候和嫂子有暧昧的关系;为魏王做事,人家容不下他,他逃走去了楚国;在楚国不行,又逃到我们这里。现在大王器重他,让他担任护军,负责监督各位将士。他收受很多将士的金钱。给的金钱多的,就得到比较好的对待,给的金钱少的,就能到比较差的对待。陈平是个反复小人,乱臣,希望大王明察!”

  刘邦听了,心里也犯嘀咕,但是他没有像六国的国王那样,仅仅在心里猜疑,也没有像项羽那样,就此远离陈平,而是主动找来推荐陈平的魏无知,问是怎么回事儿。
  魏无知并不否认这些事,说:“我推荐陈平是说他的才能出众,又不是说他的品行高洁。就算有为了守信,宁愿抱柱而死的尾生那样的品行,却没有能够对胜负产生影响的才能,对陛下又有什么用处呢?如今楚汉相争,我向您推荐胸怀奇谋的人,只用看他的计策是否确实对国家有利,至于私通嫂子、收取贿赂,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刘邦不仅和魏无知沟通,也找来陈平,直接责问他:“先生您先侍奉魏王,自己跑到了项羽那里,在项羽手下做着做着又离去了,现在来跟着我,守信义的人是这样三心二意的吗?”
  陈平说:“我在魏国的时候,魏王不能用我,所以我去投奔了项羽。项羽不能信任人,他所任用的,要么就是项家的子弟,要么就是妻子那边的亲戚,虽然有奇才也不能用。听说汉王您真正能够用人,所以才投奔您。我来的时候什么也没带,不接受贿赂的话,日常生活都应付不了。如果我出的主意真的有可以采用的,愿大王采用;如果没有可以采用的,那些钱都还在,请让我封存好送到官府里,我愿意辞职。 ”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