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生,愿做一棵胡杨——过去和现在的神秘西域,前世与今生的凄美爱情》
第13节作者:
寂寞的胡杨 朝阳跟在清影后面依旧不住地唠叨着:“清影,你今天怎么走路这么快?…………。那个维吾尔姑娘竟然叫陆大哥,风!真是够亲昵的!怪不得他们两小无猜的——哎,清影你怎么越走越快了!等等我………………”
日期:2015-01-22 22:57:02
黄慕松将军和南京随行人员下飞机后受到新疆临时政府各位官员的隆重欢迎。
迎接黄慕松排在省主席刘文龙前面的是一位高大英武、气度不凡的军官。此人便是在新疆赫赫有名的盛督办,盛世才。
盛世才在与黄慕松匆匆见面后由于战事需要便向黄告辞。因为马仲英的主力部队已攻占浮远,开始对紫泥泉虎视眈眈。紫泥泉不保则阜康不保,阜康不保则危机迪化。盛世才计划率省军从阜康向紫泥泉推进,与马仲英展开决战。
在与众官员亲切握手之后,陆风才走上前向黄慕松行军礼道:“黄厅长,一路辛苦了。”
黄慕松紧紧握住陆风的手笑道:“我不辛苦,小陆你才辛苦呢,千里迢迢地来新疆已经有四个多月了吧!还把我交给你的任务完成的这么好!”
陆风也笑道:“黄厅长,您忘了?我本是新疆人,来这里就是回家,不辛苦!”
黄慕松听后也笑着说是,这时吴月南忙走上前笑着对黄慕松说道:“汝海(黄慕松的字)兄,别来无恙!”
黄慕松望了望吴月南,忙惊喜的握住吴教授的手道:“金北(吴月南的字)弟,怎么会是你?什么风把你吹到西域来了。”
吴教授笑道:“一言难尽,一言难尽呀,好了先不说了,大哥你先忙你的公事,等过几天咱哥两再唠唠。”
傍晚,柳清影独自一人来到招待所附近的一座荷花池边。这座荷花池是清光绪十三年新疆巡抚刘锦棠在迪化大兴土木时所建,为迪化历史上最早的荷花池。
夏季来临,荷花池内一朵朵含苞未放的荷花娇艳欲滴,池边绿树成荫,水草丰盛,一个个浮萍飘在水面上,装载着几颗水珠晶莹剔透。
然而荷塘夜色的美景依然不能舒缓清影那颗烦乱而忧郁的心。突然间清影想起了家乡扬州,她一时间有些想家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忽然清影的身后有一个男子在轻轻朗诵着。
清影转过身发现是朝阳。清影笑笑说“继续。”
朝阳微笑着继续背诵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背到这里朝阳停住了。
清影继续朗诵道:“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你不是什么都没有,至少还有我在你身边。”此时朝阳温柔地望着清影说道。
清影苦苦笑了笑,不语。
“你和他不合适。”朝阳接着缓缓说道。
清影扭头望了望朝阳有些吃惊。
“我不是傻子,更不是呆子。”朝阳说道,“我承认他是个优秀的男子,但是你们俩来自不同的天和地。”
清影冷笑道:“是的,他是军人,我怎么可能喜欢上他呢?”
“他有时让你琢磨不透。”朝阳道。
“我和他萍水相逢,没必要琢磨他。”清影道。
“优秀的男人总会让女人琢磨不透的。”朝阳道,“我就不同了,陆风如果是这荷塘里的雾,看不清,摸不着。我就是这荷塘里浮萍上的水滴,晶莹透明。”
清影微笑道;“你倒是会比喻,那本小姐呢?”
“当然是荷塘里的莲花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清影顿时被朝阳逗笑了:“没想到你的嘴会变得这么甜。”
蓦地,朝阳从后门用双手揽住了清影的柳腰。清影想要挣扎,却又没有。朝阳伏在清影的耳边温柔地说道:“在我心里,你比这池塘里的荷花还要美丽百倍。”
清影轻轻地说道:“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朝阳继续说道:“清影,做我的女朋友吧,做我的妻子吧,我们才是最般配的一对,今后无论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会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依偎的。”
清影只是慢慢地说道:“朝阳,这几天我有些想家了,想回扬州。”
朝阳道:“我也是,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我好想陪你一起回扬州。”
清影忍不住喃喃地吟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日期:2015-01-23 23:42:23
九 计划夺权
黄慕松来疆第二日下午,陆风领着陶明樾、陈中、李笑天拜会了黄慕松,客套话过后黄慕松说道;“我在南京和这里的电文中经常看见各位的名字,昨日听了小陆的汇报后才知道新疆有今日的良好局面全是仰仗各位的功劳,我黄某人在这里代表南京国民政府感谢大家。目前新疆的局势错综复杂,战事连连,百姓苦不堪言。我黄某人初来咋到,对许多事情还不胜了解。但为了新疆早日的统一与和平,我希望诸位多多献计献策,提出宝贵的建议。”
听了黄慕松的发言,众人起初都没说什么,过了一会儿李笑天问道:“卑职冒昧斗胆向黄厅长问一件事,不知南京政府是否满意盛世才主军,刘文龙主政?”
黄慕松听后缓缓说道:“在座不是外人,其实中央政府多次声言正慎选贤能者主新,究竟他们二人是否能当此任,我们还需进一步考察。”
李笑天接着问道:“请问黄厅长,这次中央是否想真正掌控新疆?”
“确有此想法。”黄慕松回答道。
“卑职认为,盛督办乃一介武夫、军阀,尾大不掉,实难为中央所控制;刘主席原来乃商人也,虽有才华,但主政新疆确实不敢恭维。”
“那你们为何推荐他们二人临时主政呢?”黄慕松问道。
陆风插了一句话:“当时为了推翻金树仁的庸政和暴政,获得他们的支持而采取的缓兵、过度的办法。”
“那你们认为谁最适合主政西域呢?”黄慕松继续问道。
李笑天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谁?”黄慕松不解的笑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