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掌控人类文明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文明密码》
第42节作者:
kozko 日期:2014-01-26 19:57:00
我点点头,道:“是的。我们可以假设,最早的文明是从天国流出来的,一共是四股,每一股都携带着某种能够证明血统传承的标签,苏美尔文明就是其中的一股。苏美尔人来到两河流域后,依靠从天国得到的传世天书,他们在6600年前(公元前7000年)在乌尔等地建立起了古老而又发达的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美尔文明在逐渐倒退,到了距今2000年左右的时候(公元前2400年),苏美尔王朝已经日落西山,风雨飘摇,它周围的蛮族阿卡德人、埃兰人对苏美尔人的威胁日益增大,这时候,苏美尔的国王就开始考虑要如何保护和传承从天国得到的天书文明正统了。”
阿尔茜多拉打断了我的话,道:“等等,你刚才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美尔文明在逐渐倒退’。为什么在有传世天书的情况下,苏美尔文明反而不断地在退步呢?苏美尔文明应该是不断地进步以至于无敌于天下才对啊。”
我道:“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的回答是,因为传世天书里面的知识太过高深,远远超过了人类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智慧水平,所以,最早接触天书的那些人反而对天书理解最深,从天书中得到的帮助最多,越到后面,能够看懂天书的人就越来越少,文明自然就一代不如一代。”
日期:2014-01-26 20:52:00
阿尔茜多拉道:“最早接触天书的那些人为什么会对天书有所理解呢?按理说他们的智力比后面的人类也高不到哪去啊。”
我想了想,道:“这一点我也不确定,或许人类的那些祖先有一些是天才,也或许是众神们亲自教过他们吧。”
在这个时候,我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我后来居然可以亲历其中。当然,这是后话了。
阿尔茜多拉道:“那按照你这种说法,人类文明应该是越来越落后才对,但是为什么我感觉到我们现在比几十年前要进步了很多呢?”
我道:“我刚才说的是由传世天书所推动的人类文明,这种天书文明是一代不如一代。但是,在这个地球上,还有另外一个力量在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那就是人类自己的内生文明。就算是没有外力的影响,人类自身也能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促进文明的进步,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氏族时代,奴隶社会,等等,只不过这个进程就要缓慢很多了。”
在人类自己的内生文明茁壮成长之前,地球人类只有一种文明,那就是外来的天书文明,而这种天书文明对人类社会的推动力确实是在逐渐衰落。所以孟子(公元前372-289年)就认为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历史其实是在倒退的。
日期:2014-01-26 21:50:00
无独有偶,韩非子(生于公元前281年)在《五蠢篇》中写道:“上古竞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换成“身智灵体系”的话来说就是,韩非子认为,上古的人是在心灵法则的层面上竞争,中古的人是在智慧/知识的层面上竞争,而战国时期的人则是在身体的层面上竞争。
这是不是一种倒退?
由此可见,在公元前500-600年这个时点之前,人类文明中的天书文明内核是在不断倒退的,这在当时的哲人智者中是公认的事实。
不仅中国的智者有这样的认知,同一时代的西方智者也有同样的感受。在我的印象中,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都表达过人类文明是在倒退的观点。
但是,当时的哲人智者们虽然意识到人类文明在倒退,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天书文明的存在,于是就产生了很多认识上的混乱。
比如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他显然没有意识到天书文明的存在,他以为天书文明就是人类的内生文明,华夏上古三皇时期奉行的太一之道(即泰上成鸠之道)是茹毛饮血的原始人蹲在山洞里烤火时创立出来的。老子很推崇太一之道,于是他自然而然地就对原始人的生活模式极为向往,号召大家抛弃科学技术回到远古原始状态的小国寡民生活。
日期:2014-01-26 22:29:00
这显然是啼笑皆非的,颇有智慧的老子按理说不至于鼓动人类去追求那种结绳记事的生活状态吧?所以到了战国后期,道家的著名人物鹖冠子也感觉到了不妥,他干干脆脆地放弃了老子关于小国寡民的理想,转而向人们描绘“大同之制”的宏伟蓝图。
鹖冠子这样就对了,我们可不能把太一之道的作者和原始人搅和到一起,原始人是打破头也想不出这么高深的道理的。
我继续道:“传世天书所推动的人类文明,灿烂了一会,然后逐渐向下走,而人类的内生文明在不断地向上走,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公元前400左右),两条曲线相交,然后一起向上走,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智慧逐渐可以理解天书里面的部分内容了,这就导致了思想大爆发,两个力量形成合力,然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开始明显加速。”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世界各地会同时诞生很多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宗教的原因,因为这个时期,是两种文明的交汇点。”
日期:2014-01-26 22:54:00
中国的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的出现,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的形成,希腊的米利都学派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出现,耶路撒冷犹太教的形成,这些人物和事件都发生在公元前500-600年前后。
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正是因为在公元前500-600年前后,人类自身的文明开始渗透到天书文明中,所以要找到天书文明的真迹,就要尽可能地向前去寻找,越早越好,公元前600年之后的那些学说反而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
阿尔茜多拉坐在台子上,和我面对面,她拿起酒杯喝了一口,白皙的脸上泛起了一些红润,很是漂亮。
阿尔茜多拉道:“嗯,这个事情我已经明白了,你接着说苏美尔国王在面对外敌的灭国威胁时,他是如何保护和传承传世天书的?”
我喝了口水,道:“按照第三个拓片的说法,苏美尔国王应该是以主神阿努的名义,将传世天书分成了四份,同时将‘证明’也分成了四份,然后让他的四个儿子或是亲信分别带着这些东西到远方逃避战火,重新建立家园。”
日期:2014-01-26 23:15:00
“我进一步猜想,如果吕底亚宝藏里面有传世天书的说法是真实的话,那么,苏美尔王子们走的其中一条线路很可能就是:北线,两河流域的乌尔→小亚细亚的赫梯王朝→吕底亚。我看了一下相关的资料,苏美尔王朝被埃兰灭国的时间恰好是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出现的时间(公元前2000年左右),赫梯人被亚述人灭国的时间恰好是吕底亚开始兴盛的时间(公元前800年左右),传世天书行走的路径和当地文明的兴衰都非常吻合,凡是传世天书经过的地方,都掀起了文明的浪潮。”
阿尔茜多拉看着我,眼睛闪闪发光。
我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道:“不要这样看着我好不好,你不知道你现在这个样子是多么地诱人啊。”
阿尔茜多拉微笑地道:“那又怎么样呢?”
我看着阿尔茜多拉红润丰满的双唇,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我必须得转移话题,不能和她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不然很容易擦枪走火的。
我道:“可惜,现在就是不知道那个所谓的‘标签’,它到底是什么?”
阿尔茜多拉道:“哦,对了,我忘了还有一样东西要给你看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