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上卿:晋国诸卿家族史(下)》
第56节

作者: 虎公
收藏本书TXT下载
  (3)黄父之会
  前517年夏,晋国的赵鞅、宋国的乐大心、鲁国的叔孙婼、卫国的北宫喜、郑国的子大叔,以及曹、邾、滕、薛、小邾共十国代表在晋国的黄父(在今山西省沁水县西北)召开王室问题专题会议。赵鞅通知各国代表,各国都要立即提供粮食支援周王,拨调军队保护周王,并决定,明年出兵,护送周王回到王城。
  这次黄父之会上也出现了不和谐的杂音,宋国执政、右师乐大心提出:“我们不出粮食,因为宋国是周的客人啊,主人怎么能让客人给自己干活?”原来,西周建立后分封诸侯,杞、宋两国因为是夏、商两个王朝之后,所以周王以客礼相待。但那毕竟是几百年的老黄历了,士弥牟当即驳斥:“自践土之盟以来,你们宋国哪次活动没有参与,哪次盟约没有参加?盟约规定‘一同支持王室’,您有什么权利逃避义务?您奉了君命来参加这么重大的活动,却要使宋国背叛盟约,这怎么可以呢?”乐大心不敢再顶,只得伸手接过文牒,默默退下。事后士弥牟告诉赵鞅: “宋国的右师一定会流亡的。奉君命出使,却要违背盟约而冒犯盟主,没有比这更不祥的了。”

  其实,乐大心的态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狂妄,另一方面大概也与宋元公有关。三年前,晋国出兵帮助宋国平定内乱,最终却压迫宋元公接受楚国的要求,将自己的叛臣交给了楚国人,这件事情大大伤害了元公对晋国的感情。乐大心这次试图推脱对晋国的责任,讨好宋元公的因素可能还要更多一些。
  日期:2007-07-30 14:20:18

  3王室暂安
  (1)二次出兵
  前516年4月,晋国再次收到单穆公的告急书:周王所在的刘真的就要守不住了!
  5月5日(戊午),刘文公一度在尸氏(在今河南省偃师县西)打败前来进攻的王子朝部队,乘胜追击,但10天之后,又在施谷(洛阳市东)被王城的部队杀得大败。随即,战事急转直下。7月17日(己巳),刘文公只得放弃自己的根据地,保护着周敬王出逃,敌人愤怒之下,一把火将刘邑烧为平地。敬王君臣先后逃奔渠(在今洛阳市)、褚氏(在今洛阳市东)、萑谷(在今洛阳市东)、胥靡(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东),直到29日(辛巳),在滑(在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遇见晋国派来救急的荀跞、赵鞅,这才算安置下来,晋军随即派大夫女宽(女叔宽,女叔齐之子)防守阙塞(今洛阳龙门)。

  在晋军的支持下,10月16日(丙申),周敬王从滑起师,21日,再次进驻尸氏。11月11日(辛酉),晋军主力攻克巩。眼看大势已去,王子朝的大臣召简公反戈一击,赶跑了王子朝。晋国人一旦下了决心,王子朝就再也没有了对抗的实力了,只好带领召氏的族人、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逃亡到了楚国,此外,还有王子朝的党羽阴忌跑到莒(周邑,非山东的莒国)负隅顽抗。召简公随即来到尸氏迎接周敬王,并与单穆公、刘文公结盟。11月23日(癸酉),敬王进入成周,次日,在襄宫与群臣结盟。当天,晋军留下成公般帮助天子防卫,主力班师回国。12月4日(癸未),在外蒙尘了三年的周敬王终于重新住进了王城的庄宫。

  这次王子朝奔楚,还将宗周的所有典籍一并带到了楚国,这是整个东周时期最大的一次文化转移。范文澜认为,原来周、鲁、宋是春秋时期的三个文化中心,而楚国的文化要落后于中原。此次事件以后,楚国就取代周成为一个新的文化中心。鲁国产生出孔子与儒学,宋国产生出墨子与墨学,而楚国产生出老子与道学。其实老子虽然是楚国人,但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解,老子后来担任的是周的图书馆馆长,按老子年长孔子20岁计算,此时的老子已经50多岁了,思想应该早已形成。更大的可能是,经过这次事件,周王的图书馆里再无更多的书可读、可管,老子只得下岗,于是骑着牛出关去了。但这批典籍无疑灌溉了楚国的文化,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可能就是依靠这些典籍的灌溉才有那般才华的。

  日期:2007-07-30 14:21:19
  (2)子朝之怒

  来到楚国,王子朝实在难以释怀:5年的斗争,3年代王位,就这么灰飞烟灭了?他不甘心,愤而写了一封控诉书,通报天下诸侯。控诉书写得慷慨流离,理直气壮,因爱其文词之美,试译于下:
  从前武王克商,成王平定四方。康王与民休息,分封兄弟为诸侯,作为王室屏障,说:“我不能独享文王、武王的功绩,并且,后世若有荒淫败坏的天子导致王室倾覆而陷入危难时,也会有人去援助他们”。夷王恶疾缠身,诸侯们莫不奔走祭祀于各自境内的名山大川,为他祈祷。后来的厉王乖戾残暴,万民难以容忍,将他流放于彘;诸侯们纷纷离开自己的君位,为王的政事而操劳。宣王成年后胸怀大志,诸侯们就把大权移交给他。到了幽王时期,上天不佑宗周,幽王昏聩,倒行逆施,因此他失去了王位;携王违背天命称王,诸侯们废除了他而拥立了好的继承人,并迁都于郏鄏(洛阳)。以上都是兄弟们出力辅助王室的典范。到惠王时期,上天再次不让宗周平静,生出包藏祸心的王子颓,叔带也出来效尤,惠王、襄王为了避难,离开国都;多亏晋、郑两国挺身而出。将乱党歼灭,从而绥定了王室。这是兄弟之国奉行先王之命的典范。

  定王六年,秦国生出一个妖人,这婴儿出生后就说话了:“周将出现一位胡子王,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让诸侯归附而享有自己的国家,两代王恭敬地恪守自己的职位。而后王室中有人图谋不轨,诸侯们出力相助,从而遭受动乱和灾祸。”后来的灵王一出生便有胡须,灵王十分神敏圣明,并且善待诸侯。灵王、景王两代天子都得到善终。如今王室混乱,单旗、刘狄搅乱天下,专权强横而倒行逆施。说:“先王哪有留下什么常规,我么想立谁就立谁为王,谁敢不服?”二人帅领一群恶徒在王室胡作非为,贪得无厌,搜刮不止,亵渎鬼神,背弃刑法,违反盟约,蔑视威仪,污蔑先王。晋国无道,居然对他们支持赞助,放纵他们无涯欲壑。因此,不(谷)(自称)才颠沛流离,远逃荆蛮,至今没有归宿。

  现在,若有我的一两个兄弟甥舅之国,顺应天理,不去援助不法之徒,以遵行先王之命,不为自己招致天罚,并能消除不谷的忧患,为不谷操心出力,则正是我所期望的。特此尽述自己的胸臆以及先王的法令,希望你们认真考察。从前的先王之命很明确:“王后无適子,则立庶长子。年纪相同则衡量德行,德行相当则占卜决定”。王不立爱子,公卿不怀私心,这是子古相传的旧制。穆后和大子寿早早过世,单、刘二人出于私心而立先王幼子为君,违反了先王的意志。以上种种,请伯仲叔季(兄弟)们认真考察一下吧!

  ——鲁国的闵马父看了王子朝的控诉书如此评价:“文辞是漂亮。可文辞是用来推行礼的。子朝违背景王的命令,疏远强大的晋国,一意孤行,太无礼了,文辞再漂亮又有何用?”其实这个评价颇有落井下石的小人之态——王子朝不得晋国的支持是真,但景王的心思,却实实在在是想立王子朝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