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埋孩子使用巫术的事还没完全平定,那边是风波又起。公元744年,有星星大和亮,像月亮一样,坠落到东南,坠落后有响声,也就是流星。京师谣传官员派穿狗皮铁爪的人掏人的心肝以祭天狗。人们非常惊恐,京城附近县城尤其厉害,皇人派使者安抚他们。这谣言可真可怕,而且民与民之间相传,越传越厉害。有个豆最后能说出个西瓜来。早些年说岳母给姑爷买罐头,能让姑爷避灾,最后避没避了不知道,反正罐头厂家可赚个盆满钵满。这连续的谣言让李隆基有点吃不消了,不过不久一个好消息传来了,武威郡上奏,番禾县天宝山有甘泉涌出,岭上之石化为吉祥大麦,远近贫乏的人取来充当食物。这下子李隆基高兴了,把番禾县改为天宝县。
后国内形势动荡,稳定后李隆基成为了太上皇,太子李亨已经继位。这李隆基干脆也放下了一切,在临死前的一段时间内,他亲自拜五陵,这五陵是唐代的五个皇帝的墓。到他爹李旦的桥陵时,见金粟山岗有龙盘凤飞之形势,又靠近先皇之陵墓,于是李隆基对对侍臣说:“吾死后应葬此地,得以侍奉先人陵墓,不忘孝敬了。”结果为他建造了泰陵,死后便葬于此。
日期:2014-09-24 23:13:00
在唐朝20多个皇帝中,有一个比较“奇葩”的皇帝,那就是唐宪宗李纯,这个家伙最开始执政的时候不信邪,认为神仙什么的都是扯淡的,全是瞎编。结果到了执政晚期还是吃了仙药。
这李纯继位后,湖北进献两只珍奇的乌龟,这乌龟属于神兽,自古就是祥瑞的征兆,还能通过龟卜去预测未来,在当时是实属难得。但没想到这皇帝李纯不吃这一套,还专门为此事下了一个诏书,宪宗发出诏书说:“我属于孤陋寡闻的人,老是考虑着治理根本在于贤能的人才。至于神异的禾稻芝草,珍奇的飞禽走兽,都是对王道教化的虚假粉饰。所以东汉光武皇帝在诏书中明文禁止,《春秋》这本书里没有关于吉祥符瑞的记载,我的德行实在不高,但还是希望赶上先辈圣贤。从今以后,凡是发现吉祥符瑞,只让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官吏报告说明,不准告诉朝廷;有关奇异的飞禽走兽,也应当停止进献。”在之前,凡是有祥瑞出现,那地方恨不得以火箭的速度直接通知皇上,皇上也喜欢这个,所以一理有祥瑞出现,那地方的官就有高升的希望了。但这唐宪宗干脆就不听了,有什么事直接找史官去说吧,别来烦我,我也不信。
干完这件事还不过瘾,李纯又诏令和尚、尼姑、道人全部由长安城内的功德使管理,有什么事直接和功德使说,别和我说,让礼部的不再向皇上禀奏这些和尚尼姑的事。
其实这李纯这么干,是对以前的否定,自己心里也画魂儿,闲下来的时候也合计,到底这么做对不对,真是不是有神仙呢?于日他召集大臣开了一个会,问大臣们:“神仙的事情可信吗?”朝臣里有一个叫李藩的,也是摸透了皇上的心思,回答说:“神仙的学说,是从道教产生的;它以老子的《道德经》作为根据。《道德经》的主旨,跟儒家的《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没有什么不同。后代喜爱稀奇荒诞的人们,假托老子的名义来制造散布神仙的学说。所以秦始皇派遣方士用船带上少男少女到海上去求仙,汉武帝把女儿嫁给方士求取吃了永远不死的药物,两位皇帝受了蒙蔽,终究没有得到长生。文皇帝服用了外国和尚的长生不老药,导致暴病逝世无法补救。古诗说:‘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这句话是何等中肯啊!作为国君,只有努力追求天下大治,黎民百姓拥护爱戴,江山千秋万代永无止境,自然是万寿无疆了。”这文皇帝是谁,就是李纯的祖宗唐太宗李世民,当时他也是吃了仙药被毒死的。这李纯一听,说得太对了,深合我意。
其实不信神仙在历史上来说算是一个小进步,因为有不少皇帝穷其一生去追仙,干了不少荒唐事,如果这李纯坚持下去也有小有作为,但他到了执政晚期,还是退缩了。
公元819年,也就是李纯死前的一年,他开始服用方士柳泌的金丹药,当时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种丹药的毒害,有一个姓裴的大臣上表恳切地劝谏,认为“金石包含着酷烈的性质,再加以烧炼则火毒难以控制。如果金丹已经炼成,暂且令方士自己服用一年,观察其效果,再进奉给皇上才可以。”那意思是说,皇上你先别吃,谁炼的让谁先试药,要不毒害到皇上您就麻烦了。真是好良言难劝该死鬼,这李纯怒了,直接将这个大臣给贬了。结果吃了两多月,到了公元820年正月的时候,李纯因为金丹身体不适,最后都上不了朝了。当年就死了,死的时候才43岁。是被毒死的还是被宦官杀死的,现在还没有一个说法。
日期:2014-09-24 23:22:00
唐宪宗李纯去世后,他的三儿子李恒继位,为唐穆宗。李恒继位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给他爹金丹的柳泌给收拾了。他下了一个诏令,说:“山人柳泌,心邪道,从前迷惑了先朝皇帝。一心只想谋求官职,富贵之后还想迷惑众人,连自己也知道荒诞无稽,最后变更姓名逃跑。而僧人大通的医道不精,药方都是假的。他们既然带来了祸患,都是奸邪之徒。国家向来都有一定的刑律,这两人是人神应当共弃的,把他们交给京兆府以杖刑处死。”直接将两人活活打死了。这僧人大通我们前面没介绍过,他是谁呢?原来在唐宪宗李纯末年时,执意于服药,当时与李泌一起被举荐给皇上的,还有和尚大通,他是为翰林院待诏。这唐宪宗轮流吃两个人炼的仙药,结果一天比一天烦躁、干渴,最后就不明不白就死了。这李恒十分痛恨这种事情,直接把两个人弄死了。
日期:2014-09-25 21:26:00
到了唐朝的第15代皇帝唐敬宗李湛时,一个被上臣上报的名为李龙迁的仙人开始被皇帝所熟知,他所葬的山被称为唐朝的龙脉,这唐湛用了数万民工去填补被挖去的龙脉。那么这李龙迁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引起皇帝的这么大的重视?而又是谁专门挖断了李龙迁的墓地,让唐朝的龙脉断了呢?
唐敬宗李湛在位时,有一个人向皇帝上书,挑起了这件事情的波澜。当时江王府长史段钊向朝廷上书,称他在任龙州刺史时,龙州是四川的一个地方,现在来看是四川平武县,位于绵阳的北部。这段钊说,离龙州不远处有座牛心山,山上有仙人李龙迁之祠,很灵验,当年唐玄宗到四川时,特地建立祠庙。皇上于是派朝中大员张士谦去龙州查看,回奏牛心山有被掘断处。群臣都说宜填补修筑。当时正是冬天,天寒地冻,这李湛征用民工数以万计,去填补被挖断处。
一个祠至于皇上这么兴师动众的吗?为什么让上万人去填坑?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首先说说这个祠的主人李龙迁,李龙迁是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属于龙阳时的大户,有钱,后自立为王,后投靠梁朝,做了官。死后就葬在了牛心山这块地方,不过当时是块平地,也没有牛心山,这个人在当地比较有德行,老百姓都挺尊重他。死后当地老百姓立庙祭祀他。当地老百姓将他下葬时,当天晚上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第二天老百姓去看他的墓时,发现已经找不到墓所在的地方了。平地里起了一座高山,直接将墓压在山底了。形成的这座大山像一个牛心,所以起名为牛心山。唐朝的开拓者们都认为李龙迁是唐朝的祖先,他所葬的地方就是唐朝的龙脉,又武则天即位后,听说这件事,直接让人给牛心山给挖断了,把你龙脉挖掉,看你老李家还能做皇上不,结果传说后来的安史之乱都是由于龙脉被挖所致。这李湛这么做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实到了唐朝,也没有提出龙脉这个词,不过当时已经有了这个概念,武则天想破坏的其实就是一种她认为的风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