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用战略眼光读『西游』》
第46节作者:
老夫无奈 日期:2014-10-15 21:56:16
@老夫无奈 63 九个骷髅一条船
别人造船用木头,观音造船,用人头。这些人头,就是老沙挂在脖子上的九个取经人的脑袋。
老沙来到流沙河以后,最大的任务,就是跟取经人过不去,见一个吃一个,就连加入组织以后,仍然以吃取经人为己任,见了唐僧,就是一个饿虎扑食,要不是大圣一把抱住,唐僧有可能是第十个贡献脑袋的取经人。
老沙吃了取经人,就拿着这些人的脑袋玩儿——住在流沙河真的枯燥乏味,不拿着骷髅当玩具,真的找不到别的好玩儿的把戏。
其一,玉皇恨取经人,恨取经,老沙代表玉皇,表达了他的政治和文化成见;
其二,如来没有派观音出来主持取经事宜之前,老沙就开始在这里吃取经人了,玉皇的部署,远在如来之前。
按理说,取经人都是心向组织的人,哪一个都比唐僧虔诚、勇猛几百倍,他们为组织而死,老沙吃了他们不说,还拿着他们的骷髅玩儿,这是剿灭之上,再加羞辱了,观音一句指责也没有,最后,还要拿他们的脑袋造船,她想表达什么意思?
取经就是建立和将要建立在累累白骨上的勾当?
取经就是过去、现在、将来的留下骷髅,献出血肉?
取经的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人们的白骨累累?
取经就是全面吃人的第一步?
如果不是这个意思,干嘛不选择其它方法?
一定会有人说,那九个骷髅,因为心向组织,态度端正——起码比唐僧这第十个取经人的态度端正多了——沾了仙气儿,所以,他们的脑袋是当船的好材料。
唐僧是金蝉子,如来的第二门徒,还是大唐第一高僧,出生就出家,比那些傻里吧唧的取经人身上的仙气儿,大了去了,大圣们为什么就能不把唐僧背过河?
既然不是因为那些取经人身上有仙气儿,这些取经人的脑袋,就和别的造船材料一样,不具备特殊性,那么,观音为什么要用这些人头来造船?
二十二回:那悟净不敢怠慢,即将颈项下挂的骷髅取下,用索子结作九宫,把菩萨葫芦安在当中,请师父下岸。那长老遂登法船,坐于上面,果然稳似轻舟……真个也如飞似箭,不多时,身登彼岸,得脱洪波,又不拖泥带水,幸喜脚干手燥,清净无为,师徒们脚踏实地……又只见那骷髅一时解化作九股阴风,寂然不见。
劝看官把眼光回放,再读一遍上面这段话。
第一,没有观音的葫芦,九颗骷髅一点儿用也没有。
第二,观音这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她和玉皇的政治见解一模一样。
第三,那个葫芦自己,才是船,九颗脑袋,是个政治声明。
第四,唐僧兴高采烈坐上了人头船,一点忌讳的意思也没有显示出来,他什么玩意儿?连这样的船也能坐,这是多么可怕的佛门子弟?强盗成员,才是真的吧?起码,唐僧具备当强盗的潜质,唐僧过了观音院比宝那一关,人头船这一场考试,他又趴下了。怪不得选他当取经人呢,组织不是白给的。
第五,这段话里有一句“清净无为”,才是人头造船的点睛之笔——坐在人头造的船上,就是“清净无为”?有这么“清净无为”的组织吗?
那么,不“清净无为”,该是个什么模样?像《封神演义》里的吸血帮那样,一哄而上,一下子把对方的血肉吸光,就剩下空壳?
流沙河畔,大圣退缩了,这是整个西游故事的一个战略转折点;吴承恩没有退缩,他用一条人头船,表明了自己的宗教观,这是整个西游故事的一个战略制高点。
可惜,人们只注重坐在船上的轻巧快捷,只注重那个葫芦的高妙飘逸,看不见九颗人头的生死提示。
刚刚加入取经队伍的老沙,费了那么大的力气,落了个锦衣夜行,大概,除了徒唤奈何,他就剩下装聋作哑了。
日期:2014-10-16 21:56:56
@老夫无奈 64 取经队伍住在Ji院里——无聊的测试(1)
烦请看官别嫌啰嗦,还得交代一个背景:
其一,过了流沙河,取经队伍正式进入西牛贺洲。
其二,不能只看到大圣的五连败,天庭及其反对取经的势力,实际上一连十几个失败了:阎罗殿提示失败,金星两扔纸条失败,观音院裸奔失败,高老庄骂人失败,鸟巢禅师痛斥失败,流沙河诡计失败,骷髅船恶搞失败……唐僧和他领导下的取经队伍,一路披荆斩棘,从一个州走到了另一个州,取经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的队伍向西方。
其三,如来让观音负责纠集取经队伍,这里边,肯定有一个对这支队伍的考核验证,算是必要过程。现在,取经队伍齐装满员了,那就考试一场——晚了些吧?
咱们先看看四个考生:
唐僧,不用考试,他一路上的表现,一言以蔽之,根本就不合格,无论哪一场从哪个方面的测试,他交出的卷子,都可以辉煌地收获一个鸭蛋,但是,这是如来指定的唯一取经人,根本就没有备胎,是不是再考一回,没有任何意义。
大圣:过了流沙河,他就对猪头和老沙说,你俩是牵马挑担的,保护唐僧的事儿,不用你俩管,这是大圣版的《取经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大圣屡败屡战,也不可能不实心实意保护唐僧取经,是不是再测试一回,毫无意义。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过流沙河之前,大圣只敢在唐僧面前老老实实,生怕他紧自己的脑袋,一过流沙河,大圣就敢拿唐僧开涮:大圣告诉猪头和老沙,白马就是白龙,一身好武艺。说着说着,就拿金箍棒朝白马的屁股上猛地一捣,白马变惊马,唐僧就只能两耳生风,吓得死去活来——呵呵,过了流沙河,到了祖国的地界了,你是师父的弟子,难道我不是?吓一把你都受不了?这个脓包,总是丢人现眼,老孙早就想抽你了。
这也是阶级分析的一部分:白龙和你俩一伙儿,我捣白龙的屁股,就是捣你俩的屁股,别以为我猴头看不出来这里边的猫腻儿。
二师兄和三师弟:大圣已经说明白了,他俩就是玉皇派到取经队伍里的奸细,还是观音直接纠集到取经队伍里的,测试他俩,还不如测试流沙河是不是有水呢。
再看四位考官:
二十三回:三藏闻言,合掌顶礼,又只见那后边古柏树上,飘飘荡荡的,挂着一张简帖儿。沙僧急去取来与师父看时,却是八句颂子云:“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黎山老母是特聘考官,观音是主考,普贤、文殊,两位本组织的考官。
观音当主考,合理;普贤、文殊当考官,合理,本组织的专场考试嘛;黎山老母这位道教人物,怎么也来走穴?老吴强调了,她是“南海菩萨请下山”,问题在于,观音为什么要请她下山?
大圣大闹天宫的年代,道教没少配合玉皇和大圣对着干,连偷袭的手段都能使出来,取经本身,是在挤压、争夺道教的市场和生存空间,断人财路就是灭人父母,对取经最不爽的,必然是道教,那么,观音为什么这么离不开道教人物?
在天庭,黎山老母的地位,未必比天蓬元帅和侍卫长的地位高,她来考试这么两个在天庭红得发紫的人物,合适么?
如果说,黎山老母是这场考试的监考官,负有为天庭监察的使命,倒是说得过去。问题的症结在于,观音为什么这么看重天庭的态度?如来什么时候让她唯天庭的马首是瞻了?
还是那句话,观音的面目模糊,说不清楚她究竟最终是在为玉皇服务,还是在为如来服务。
更加狗血的是四位考官打造的这座考场:
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香梅小院春。
看这幅对子,是一户大地主的宅子吗?这分明是丽春院的广告。对了,这家人忘了一个关建,大门前只有对联,没有横批,吴承恩让他的读者自己瞎琢磨。
这也简单,既然他都“丝飘弱柳”,还“点香梅”,“小院春”,并且明说是“平桥晚”——晚上营业了,咱们只好顺杆爬,信手拈来一个现成的横批了:丽春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