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个朋友的故事整理出来,试试水--华夏秘档》
第46节作者:
灯影本尊 两人寒暄一句之后,我直接进入主题,说:“干妈,我有几件事想问你一下。”
“什么事?”
“你还记不记得我当年是怎么来到的天堂孤儿院?”我问。
陈桂兰满脸疑惑,问道:“为什么要问这些?”
这个病房只有陈桂兰一个人,另一张病床是空着的,我凑近了一些,小声说:“也没什么。就是最近发现,我的亲生父母好像并不是出车祸死的。”
陈桂兰身体微微一动,神情更加激动,说:“不可能啊。当年你父母出了意外这件事是警察局证实过的。”
“警察局?”我问:“是他们亲口和你说的吗?”
陈桂兰摇了摇头,说:“你当时还小,估计不记得了。你是被你们家邻居送来的。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你被一个很厚的襁褓包裹着,小脸儿冻的通红。我们问那对儿夫妇,这是谁家的孩子。他说是邻居家的,前几天由于他们工作的原因,需要出趟远门,所以就把你先放在了他们家。但是,过了大半个月还不见你父母回来。又过了一天,就有几个警察去他们家了解情况。说你的父母出了车祸。实在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将你送到了天堂孤儿院。”
警察证实我的父母是出了车祸。但是,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儿。他们刚刚发现沉入大洋深处的两尊大鼎,准备去找长宗我部盛赞,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样的意外。
绝对不可能。肯定不是意外!
“干妈,你还记不记得我家之前的那个地址?”我决定弄清背后所隐藏的真相。
“记得啊!”说完之后,陈桂兰又有些犹豫,她看着我,说:“小奇,不是出什么事了吧?”
我摇了摇头,笑着说:“没有。”
陈桂兰很相信我,说:“没有就好。”
“那里现在住着人吗?”我问。
陈桂兰摇头说:“这我就不知道了。”她努力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接着说:“你被送来没多久,警察局的人又来了一趟孤儿院,将那所房子的房证和有关证件交由孤儿院保管。说那所房子是属于你父亲的,好像是单位分下的。他们想先保存在孤儿院手里,等你长大之后再给了你。”
“是吗?那太好了!”我激动的说:“我想回去看看。”
这时,陈桂兰的表情突然变的有些为难,说:“现在这房子估计已经不是你的了。”
“为什么?”我皱眉问道。
“因为它有被政府收了回去。”陈桂兰说。
“这怎么可能。”我的声音有些大,说:“之前他们不是说,房子是属于我父亲的吗?怎么又收回去呢?”
陈桂兰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我记得没过几天,政府又派来几个人,一个个都穿的是西装,好像权利很大。他们是直接去找的院长。至于他们属于什么部门,我也不太清楚。过了一会儿,院长就找到我们一个同事,将那所房子的房证和钥匙交给了那些人。后来我还专门去找过院长理论,院长说那些人手里有中央干部的批文,指定要那所房子,他也没有办法。”
中央?
这怎么都上升到中央机构了?我越来越觉得这件事情背后好像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可怕程度远超我的想象。
“那个院长住在什么地方,我想去找他一下。”我急忙说。
陈桂兰叹息一声,说:“他已经去世了。”
之后,我与陈桂兰聊了一些其他事情,都是比较轻松的话题。但由于我心里想着其他东西,所以有些心不在焉。
临走时,陈桂兰希望我能再来看她,我答应了。她还说当年包裹着的那个襁褓她还一直留着,希望我再来的时候,她可以将其交给我。我说你就留着吧,她也只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我看的出来,陈桂兰的表情有些无奈和苦涩。
从病房出来之后,我一直在想和陈桂兰的这次对话。其中,我最感兴趣,或者说最使我疑惑的就是中央机构的干部为什么要将我父亲的房子强制收回去。这其中显然存在猫腻。
难道他们也在找九鼎?
想着想着,我走到了这一层的服务前台,这时候我才看到墙上贴着一个十分醒目的牌子:肿瘤科。
随机,我就问护士陈桂兰得的是什么病,对方说是胃癌晚期,还说她真是可怜,没儿没女,就连老伴儿也在两年前去世了。孤零零一个人,只能等着死亡的降临。
我终于知道陈桂兰为什么急着想把那个襁褓交给我。也许对于她来说,那个东西很重要,希望在她死后,我能一直替她保存下去。
我想了好几天,最后还是想去那所老房子看一看。因为我觉得那里的某个角落说不定隐藏着许多线索。不管是关于九鼎,还是我父母的死,这两件事一定存在着某些联系。最重要的是,中央机构既然都涉足进来,那就更可以说明,房子有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区,破旧的外表,古老的建筑风格。这样的小区在北京城有很多,它们都隐藏在这个繁华大都市的各个角落。今天是星期六,苏晓雅休息,所以我就把她一起叫来了。不仅如此,我还将几天前和陈桂兰的谈话一并告诉给了苏晓雅。
听完之后,她也觉得很古怪,就决定和我一起来看个究竟。
找到门牌号之后,敲了敲门,给我们开门的是一个男人,戴着厚厚的眼镜,头发很长,穿着普通,甚至可以说是朴素。
“你们找谁?”他看我们的时候,眼睛像是看的别的地方,我断定,这哥们的眼睛不怎么好使。而且,眼镜的度数貌似也不是很符合。
我编造了一个谎言,说我从国外刚回来,这里之前是我父母住的地方。现在想来看看房子变成什么样子了。
说完之后,家里又走出一个女人,还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大男孩儿。想必分别是他的妻子和儿子。有意思的是,这三口都戴着眼镜,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知识分子家庭。而且,我还发现,他们不是本地人,说话口音有些奇怪,好像带着一些东北腔。
“这……”那个女人说话了,尴尬的笑了笑,说:“这好像不太方便吧?”
苏晓雅凑在我身前,笑着说:“大姐,我们就进去坐一会儿,耽误不了您多长时间的。”
“不行,不行!对不起哈!”说着说着,就要将门关起来。
这时,我突然将手推住了门,看着这三口之家,和颜悦色的说:“我想买了这所房子。”
我现在不缺钱。当下不是流行一句话么,有钱,任性。我姑且任性这么一次。更何况,这所房子本来就是我父亲的,要不是政府强制收回,现在还属于我元家的财产。说起来,也算是我这个当儿子的为自己的家尽的一点孝心吧。
日期:2015-02-15 07:54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