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出墙》
第39节

作者: 谷育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8-15 13:21:42
  两人终于从山坡上下来,英姿肩上挑了担子,这时候就想歇一回,况且自己脚步慢,将张志军一直拦在后头。
  因此他就放下担子,好让出道来让张志军先走。
  她刚放下担子,张志军就说:“要不我帮你挑一程吧,这么重的一担草,山路又陡峭,你也真是能吃苦。”
  英姿就推辞说:“不用了,我自己能行。”
  张志军就不再说什么,自己跃到前面去,叹了声气,走了。
  英姿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感觉他刚才那声叹气里仿佛还包含着一点别的像遗憾,像怜惜之类的情愫,自己心里沉了一下,低下头来看着手里的扁担,一丝沉重的无奈涌上来,或许这就是命吧,命里注定自己要这么艰辛地活着。
  她歇息了片刻,又蹲下身子,将扁担压在肩上,这一次,她感觉那担子又沉重了许多,压得她的肩膀生疼。

  她费尽吃奶的力气挺直身子,艰难的走向她的鱼塘,她要将这地里锄出来的杂草顺便放进鱼塘里养鱼。
  等她将草洗进鱼塘里,挑着空粪箕回到家里,天已经大黑,小梅和小海这两个孩子在豆大的煤油灯下,做在板凳上双手撑着脑袋,一副闷闷不乐地瞪着眼睛发呆的神情。
  英姿走进屋来,一天的劳作令她腰酸背痛,因此她一回来就在一张竹椅上坐下来休息片刻。
  看见家里清锅冷灶,就问两孩子:“你们姐姐哪里去了?这么晚还没做饭?”
  小梅就回道:“二姐本来要做饭,可是家里没有井水了,大姐才刚回来,和二姐一起去井里抬水了。”
  英姿一听赶紧站起来,又挑起一担水桶朝外面走去。小芳才刚满了十岁,两孩子都还没扁担和水桶高呢。能抬多少水来。
  她走到山下,两个孩子正蹲在地上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她就问:“你们两这么晚还在这里干什么呢?不快回去?”
  小芬回道:“妈妈,大姐不小心踢到了脚,脚拇指的指甲都踢掉了,正流血呢。”
  英姿上前一看,可不是,那大大的一块指甲生生地翻在一边,血肉模糊的。都说十指连心,这疼痛可想而知。
  英姿放下担子,问:“怎么这么不小心?”
  小芳先前还忍着痛,这会儿见母亲问起,就失声哭起来,说:“我和妹妹抬水上石阶,妹妹力气小,走前面,水桶在扁担上滑下来,我的脚就撞上石阶了。”

  英姿俯下身子,用手轻轻碰了下那块翻在一边的指甲,小芳立即痛得哇哇直叫。吓得英姿赶紧将手缩了回来。
  她问:“还能走回去吗?”
  小芳说:“动一下就痛。”
  英姿检查了一番,可不是,那块指甲还有几丝连在皮肉上,一动可不就牵扯地痛。英姿不假思索,决定背孩子回去。
  又见两孩子抬的那桶水虽然洒了不少,但也还够做一顿饭,洗漱用的河水应该还有。她记得昨天她挑了满满的一缸。
  她蹲下身子,让小芳爬上她的背,将孩子背回去,然后又回头来将那桶水连同她挑下山的那担空桶挑回去。这一番动作下来,她本就疲乏的身体更加地筋疲力尽。
  日期:2015-08-17 12:57:21
  小芳自己用剪刀将那翻起的指甲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剪掉。她也懒得去管了。
  饭菜自然是小芬做,小梅帮忙烧火,小芬在灶台边忙忙碌碌的,身体太小,经常跪在灶台上,菜也不会切,英姿看着这孩子别别扭扭地做着这些,她也无心指导。
  吃饭的时候才发现这孩子做的清炒四季豆放多了盐,本来这孩子才刚刚接过大姐的手,学着做饭菜,难免把不住盐的多少,经常不是咸就是淡,不是煮焉了就是没煮熟。
  孩子们口味重,倒吃得下。英姿却没法下口,只好舀过一瓢井水往碗里一倒,将饭和四季豆在水里搅开,算是和着汤将一碗饭咽下了。
  孩子们吃得也不多,放下了碗筷,小芬独自收拾。一家人守住哪盏豆大的煤油灯,谁也没有说话。某种不可言说的沉重似乎由于英姿的疲乏和沉默而默默地转移到孩子们身上去了。
  英姿拖着疲惫的身体,洗完澡就躺床板上了。这日子老这么过下去,何时才是个头啊。要吃没吃,要喝没喝,劳动却日复一日更严峻地压在她那并不坚实的肩膀上。
  一直以来,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她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拼死拼活地劳作,可是这一刻,她感到一种虚瘫的无力。她真想放下这一切,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顾。哪怕是去死,只要能放下这种疲惫,无力和沉重,她也甘愿。

  可是想一想孩子们,她又觉得自己不该有这样的想法,孩子们还指望自己呢。要是真有一天自己突然不在了,这四个孩子可怎么办?
  她想到再生,也不知道他在城里怎么样了。如今,她实在是盼望他在城里多挣点钱,否则这接下来的日子是真没法过了。
  光阴迅速,很快,孩子们的暑假就过完了。九月初一这一天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背起他们的书包准备报名上学了。
  英姿的四个孩子中,最高兴的要数小梅和小海,因为这学期他们要上一年级了,不再是学前班的娃娃了。
  英姿整整齐齐地从衣柜的抽屉里数了一把票子,这一把票子是这个家的所有积蓄。她有些心痛,辛苦了一年,孩子们一上学就全交给了书本。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不让孩子们上学。如今是新社会,听说那些肚子里有点墨水的都能在外面混个好差使。她自己还常常埋怨当年不懂事,不读书,错过了如今这个大好的时代。
  她数好了票子就带着四个孩子去学校报名。一路上,小芳就问:“妈妈,今年家里有钱交我们四个的学费吗?不要又叫我向老师打欠条。”
  “打欠条怎么了,咱有了钱还不是还上了,打个欠条就让你丢人了?”英姿责问道。
  小芳瘪着嘴,低下头,只管用手搓弄着衣襟,不大高兴地跟在母亲身后走着,心想自己每年报名十次有八次都是向老师打欠条,要是这一次还打,我干脆不去上学了,免得老被同学们笑话。

  英姿嘴上虽是那么说,心里何曾不知道这孩子所受的委屈,可是要是钱真不够,那不还得打欠条,毕竟小芳是最大的孩子,成绩也不赖,和她的班主任说起话来也好说一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