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社会不得不读的一本书:大明神算师刘伯温》
第29节作者:
京城说书匠 日期:2014-10-15 16:01:55
第二则故事:《蛰父不仕》。宋王欲使熊蛰父为司马,熊蛰父辞。宋王谓杞离曰:“薄诸乎?吾将以为太宰。”杞离曰:“臣请试之。”旦日之熊蛰父氏,不遇,遇其仆于逵,为道王之意。其仆曰:“小人不能知也,然尝闻之,南海之岛人食蛇,北游于中国,腊蛇以为粮。之齐,齐人馆之厚,客喜,侑主人以文郁之修,主人吐舌而走,客弗喻,为其薄也。戒皂臣求王虺以致之。今王与大夫无亦犹是与?”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宋王(作者虚拟的国君)想任命熊蛰父(作者虚拟的人物)担任司马(主管国家军事的最高长官)。但是熊蛰父却推脱不受。宋王非常奇怪,他对杞离(作者虚拟的人物)说道:“熊蛰父不来上班,是不是嫌我给他的官职太小?我准备提名让他做我的太宰(辅佐君王,主管百官的最高行政长官),你能劝劝他来就职吗?”杞离回答说:“那我就去试试吧。”
第二天,杞离前去拜访熊蛰父,恰巧熊蛰父不在家,只见到他的一位名叫于逵(作者虚拟的人物)的仆人。因此,杞离就向他说明了来意,告诉了他宋王打算任用熊蛰父担任太宰的意思。
得知这一切后,于逵平静地回答道:“我家主人是否会接受君王的任职,我作为仆人并不知道。但我总听主人说:南海岛上的人喜欢吃蛇肉,有一次,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中原地区游玩,带了许多风干的蛇肉作为干粮。当他们来到齐国后,齐国的主人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南海岛上的客人也非常高兴。于是,他们就拿出了带有花纹的毒蛇的干肉,用来酬谢主人。”“一看见这玩意,热情好客的主人吓了一跳,他们连忙伸出舌头逃跑了。而那些南岛的客人们不明白主人为什么会跑,认为是自己馈赠的礼物太薄了。于是,他们立刻回到了南岛,扛来了一条名为‘虺’的毒蛇之王,用来酬谢齐国的主人。”
最后,于逵平静地告诉杞离:“我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我觉得,您家主人宋王做的这些事情 ,应该和南岛上的客人差不多吧。
杞离听完这番话后,愧得满脸通红,赶忙回去复命了。
通过这个故事,刘伯温是想告诉我们,宋王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他自信地以为,熊蛰父是因为嫌“司马”之位太小而不愿意接受,还准备用“太宰”的高位继续吸引熊蛰父。殊不知,对于熊蛰父而言,那个令他人羡慕的“司马”之位,在他眼中就是一条带有花纹的毒蛇;而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宰”之位,更是一条毒蛇之王。
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刘伯温一定是痛快淋漓、激动不已的,这样形象地讽刺了元朝的官位,也顺便冷嘲热讽了一番那些想通过科举考试获得毒蛇肉的人,真是快哉、快哉!
可见,刘伯温之所以这样说,说明他的心态发生了改变,在现在的刘伯温心中,以前那神圣无比的元朝官职,现在连鸡肋都不如,甚至就是一个蛇窝,谁跳进去,谁就与蛇共舞,还不如现在这种清心寡欲、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呢。但是,如果再给他一个显赫的官职,刘伯温还会不会接受这块“蛇肉”呢?
他还会过这种清心寡欲、闲云野鹤的生活?一个字形容:悬。
虽然现在刘伯温能够写出这样的生动、刻薄、尖酸的文章,但是不免给人一种“事后诸葛亮”的嫌疑,甚至还有一种“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心理。要知道,想当年刘伯温自己考取进士的时候,怎么没有说出这样的话?因“平乱”而升官的时候,还不是屁颠屁颠地去了。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佟平先生在自己的《真假刘伯温浅析》文章中,就提出了这么一个奇怪的观点:
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既不是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谋略家,也不是成功的大政治家,甚至都算不上是情操高洁的隐士,只是一个官瘾很大的儒生而已。抛开有意“哗众取宠”的部分不说,就纯学术研究而言,佟平先生的这个观点,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日期:2014-10-21 12:54:02
第三则故事:《枸橼第六 . 噬狗》。
楚王问于陈轸曰:“寡人之待士也尽心矣,而四方之贤者不贶寡人,何也?”陈子曰:“臣少尝游燕,假馆于燕市,左右皆列肆,惟东家甲焉,帐卧起居,饮食器用,无不备有,而客之之者,日不过一、二,或终日无一焉。问其故,则家有猛狗,闻人声而出噬,非有左右之先容,则莫敢蹑其庭。今王之门,无亦有噬狗乎?此士所以艰其来也。”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
有一天,楚王问陈轸道:“寡人对待士人,可以说得上是尽心尽力了,可四方的贤能之人,他们还是不肯赏寡人的脸,这是为什么呢?”陈轸回答道:“臣年轻的时候,曾经去过燕国,就暂住在燕国都城的客栈里。那个客栈的周围,全都是成排的店铺,其中东边的店铺最好,锅碗瓢盆、坐卧用具、饮食器皿,无一不备。但是,那里的客人却最少,每天只有一两个人,有的时候一天都没有一个客人。我就很奇怪地问别人,说这倒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家主人养了一条恶狗,只要一听见外边有声音,这条恶狗就要冲出去咬人,除非主人事先打好招呼,否则这些顾客都不敢上门。可见,大王您的门前,之所以没有一个人,可能就是有一条恶狗吧,导致这些士人都不敢来了。”
刘伯温写这个寓言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叫作“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如果皇帝身边,全都是这样狗仗人势的小人,只会妒贤嫉能、欺压良善,那么谁还会为这个朝廷效忠呢?即使是那些原本的贤臣(比如我),也会因为这些小人的谗言,最后因不愿同流合污而离开。
通过这篇寓言故事,刘伯温也彻底表露了自己的决心,刘伯温不愿意跟方国珍这样的小人同流合污,更不愿意看见朝中奸臣当道,因此他决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要不就去学屈原跳河,要不就仿效张良、陶朱公归隐山林,最终刘伯温选择了后者,彻底跟这个元王朝说拜拜了。
在写完这篇寓言后,刘伯温彻底过上了一种闲云野鹤般的归隐山林的日子,而在隐居期间,刘伯温亲眼目睹到了民间百姓的疾苦——老百姓一年辛辛苦苦地耕作,到头来却混了一个“四海无闲田,农民犹饿死”的地步。在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之下,刘伯温又写了一篇寓言,他要以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将元王朝的某些“猫腻”公之于众,以泄其愤。
这就是第四则故事:《郁离子 . 术使》。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悟。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来觉也,一理有开之,其术穷矣。”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
楚国有一个养狙(猕猴)谋生的人,楚国人称他“狙公”。每天早晨,狙公就会给猴子们分配工作,派老猴子带领众猴去山中摘各种果子,并要它们出十分之一的收获,用来供养自己。有的猴子不给,狙公就用鞭子抽打,导致猴群们都害怕他,因此没有一只猴子敢违抗他。有一天,一个小猴子突然问道:“山上的果实,是狙公栽的吗?”众猴回答道:“不是的,是天然生长的。”小猴子又问道:“是不是除了狙公以外,我们就不能摘取吗?”众猴继续回答道:“不是的,大家都能摘取。”这只小猴子就奇怪地问道:“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给他果实,还要被他奴役呢?”
小猴子话未说完,众猴们都醒悟了。于是,当天晚上,他们就趁着狙公入睡后,冲破栅栏、毁坏笼子、取走那些积存的果实,一起逃入森林,从此一去不复返了。而狙公因为再没有人照顾了,最终活活饿死了。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民不可愚,术不可使。治理国家要靠法度,而不是权术,蒙蔽群众使其不察内情,不明真相,只能得逞于一时,一旦大家觉醒,其权术也就一文不值了。
可见此时的刘伯温已经完全抛弃了大元帝国,开始站在百姓的一边评价统治者了。而刘伯温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深入了解了民间疾苦外,也是对自己生前作为的一种忏悔,更是对自己处州“平寇”的一种反思。
总之,不管最终是什么原因,元至正二十年,即公元 1360 年,已经 49 岁的刘伯温终于大彻大悟,涅槃重生。
虽然刘伯温彻底跟元朝分道扬镳了,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也曾是一名元朝的官吏,且根据“一女不嫁二夫,良臣难侍二主”的正统儒学的思想,刘伯温真的能够摆脱这样的心理障碍,重新投靠新的明主吗?而且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中,这些揭竿而起、四处征战豪杰的英雄们,谁才是刘伯温的“真命天主”呢?
我们拭目以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