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燕青有没有说谎?》
第4节

作者: 纹松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总之,诸位幸存者结局散布在容本的90回,94回,99回和100回,结局信息离不开以上三个方面的交代,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职业,活到几岁或者啥事死的,高级些的天字辈有的会三点全部交代,而最不重视的地子辈也至少要交代其中之一,可以自己去看。
  唯独例外的就是燕青。
  日期:2014-10-11 21:03:14
  有人说,燕青下落不明,因为他是中途离开的,但是中途离开的萧让、乐和、安道全、武松等,下落可是明得很。

  也有人说,燕青下落不明是因为他悄悄走的,可是李俊等三人也是悄悄走的,跑到在古人眼里几乎等于是天边的化外国,梁山这边一样是谁也不知道,书中大仙照样站在上帝视角点明他们的下落。燕青再跑怎么远,总不能比他们三个还远吧,难不成要跑到美利坚??
  所以燕青的下落不明完全是反常的,尤其他也是书中笔墨较多的一个角色,他的那个离去的过程,没有人觉得突兀吗?
  108将中的幸存者,不愿入朝为官的很多,但是每个人在问及理由的时候都很低调,李俊托病,武松托残疾,其他人则在收受官职之后找各种理由辞职回家,他们的行为显示出统一的特色:言语上不与大哥宋江的理念冲突,行动上充分低调,并不对他人尤其政府搞愤青式批判。
  而燕青的做法,与水浒其他人的风格非常不和谐,疑心这一段属于后人画蛇添足,或者篡改。
  且看燕青对卢俊义怎么说:

  “主人岂不闻韩信立下十大功劳,只落得未央宫前斩首。彭越醢为肉酱。英布弓弦药酒。主公,你可寻思,临祸到头难走。”
  ---------戏文腔调十足,赤裸裸地抄袭史记桥段,更有套范蠡文种典故的嫌疑,纵观原作者前半部的文笔构思,这种浅俗到文化人一眼看穿的生搬硬套,用的实在丢脸。
  且小乙哥还向宋江直接炫耀自己有徽宗钦赐的君王赦书,这符合他的性格吗?讽刺大哥二哥没有?如此显摆,想什么目的呢?
  我觉得,这就是后人为了粉饰燕青弃主而逃的行为,而特地为他贴金的理由,因为燕青弃主自顾自离去的行为,与之前他誓死和主人共存亡的举动,太格格不入了。
  但是后人补笔,由于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比不上原作者,所以嫁接的情节有突兀之嫌,尤其小乙哥一个市井出身,忽然说出一番史书里只有国士身份的人所言之理,与王熙凤吟古诗一样不合文化身份修养。
  后人的后人也有所觉察这个不足,于是又有其他人在更后来的版本里将“五台山”一章再添加一个“双林镇燕青遇故”,杜撰出一个“许贯忠”(有人说这是罗贯中的影射),由这个许贯忠对燕青讲一番“兄长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寻个退步。自古道:‘雕乌尽,良弓藏。’”的大道理,给燕青后来的弃主理由添加一个出处,免得人们疑问为何读书人味道何其重也?
  以下结论过于骇人听闻,请心灵脆弱者绕道行走:

  为什么燕青没有像其他好汉那样交代下落?
  因为修书者即使大着胆子粉饰一个让燕青退场的理由,也不敢乱添剧情凭空交代人物下落。
  一个最大的可能,原书里的燕青根本不会有以后的下落!他已经被杀死了!
  日期:2014-10-11 21:06:22

  让我们看一下原书里的燕青与老卢告别时的最后几句话,有没有诡异之处:
  只见浪子燕青,私自来劝主人卢俊义道:“小乙(省略邀老卢一同离开的若干字)…………………………
  卢俊义道:“你辞我待要那里去?”
  燕青道:“也只在主公前后。”
  卢俊义笑道:“原来也只恁地。看你到那里?”
  燕青纳头拜了八拜。当夜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挑着,迳不知投何处去了。
  次日早晨,军人收得字纸一张,来报覆宋先锋…………。
  ……月黑风高杀人夜,倘若这一晚有人神不知鬼不觉把燕青做掉后,再拿伪造好的字条第二天给宋江,大家团团找不到燕青,从此认定此人连夜潜逃不知所踪,结果有不同吗?

  前几贴已经谈到在水浒流传的过程中,有人为保护水浒,有意通过修改强调《水浒》的忠义思想,尽量弱化它的反面信息,使水浒披上忠义光环。
  如果这个修改者是知道原剧情的,那么出于对元祖本的敬畏,他会不会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语,既保留元祖本真实剧情在字里行间存在的可能,又可以暗诱读者朝着他希望的方向去理解?
  “也只在主公前后”
  卢俊义最后是被水银毒死了,燕青并未在老卢临终之际冲出来,再度抱住卢员外,放声大哭,老卢再喊一声“小乙莫不是和你魂魄相见”了了,那么这算什么在主公前后呢,难道前后的意思是暗示一个前死一个后死?
  卢俊义笑道:“原来也只恁地。看你到那里?”

  这句更有意思,隐隐透露出一种胸有成竹的味道,燕青既然把要走的信息透露给老卢,老卢焉有不追究之理?家奴如妾妇,背主而逃在封建社会是大逆不道,不要和我说卢俊义与燕青人权平等,那是现代社会的观念。按古人的规矩,卢俊义不同意,燕青根本就走不了。就算燕青那句也只在主公前后是缓兵之计,卢俊义这一晚也会盯得他什么地方也别想去。
  于是乎,就只能“迳不知投何处去了”,一夜醒来这个人没有了,都不知道哪里去了?与其他好汉寥寥数语的后事交代相比,燕青的消失就是人间蒸发,只不过现代电影《蒸发密令》是假托死亡实则隐居,而此处的人间蒸发是假托隐居实则…………?!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从水浒其他好汉的文字交代看的出来,隐居无需假托,用上帝视角写出来就好,哪怕一句就可以圆满,可是这样简单的一句交代,后人就是不添,必然有它的原因。
  深更半夜,小乙哥挑着一担金银珠宝,走到某个僻静之处,忽然身后出现一个黑影…………天亮之后,大地一片干净,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有人捡到一张纸条,连忙送给宋江,宋江只见上面写道:辱弟燕青百拜肯告…………。
  从此不再有人追究,亦不再有人看见燕青。
  凡事有果必有因,那么最有可能杀燕青的会是谁?又会是为了什么缘故杀他?

  日期:2014-10-11 21:07:39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这句话概括的可不仅仅是王熙凤的命运,而是世间所有聪明过了头的人物。
  人生在世,不算不行,算多了更不行。站在大地上,人就要和大地学厚道。
  有时候算计得多了,把自己也绕进去了,甚至赔上了性命。

  利用李师师帮忙找徽宗皇帝索要赦书这一节,就充分地说明了燕青是多么善于替自己打算!
  皇帝还没来之前,燕青就早早地叮嘱李师师要这个“御笔赦书”。等见了皇帝之面,先是各种曲意逢迎,引得龙心大悦,趁机央皇帝赦免自己,徽宗口头答应还不行,一定要纸面文件,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大哭”(这个大哭不禁让人质疑他当年抱住卢俊义的“大哭”,真心耶?假戏耶?)。见哭也不奏效,皇上还是不肯写,燕青便对李师师“以目送情”,利用李师师吹枕边风给皇帝压力,最后终于如愿以偿成功地拿到了皇帝的亲笔赦书-----------这整个过程的的好手段,半点自尊不要,纯属死乞白赖,如果是为梁山事业讨出路还好说,但是这一番忙乎,其实为的只是一张写了“燕青”名字的赦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