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书——东北玄学那点事儿》
第33节

作者: 焱还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8-18 09:00:00
  其实,杨小佛是不是有神通,有什么神通,本来与太爷爷没有什么关系。杨小佛在县城里呼风唤雨,太爷爷在屯子里安享生活。本来是八竿子打不着。
  但就这么巧,两人还真就扯到一块去了。
  杨小佛成名的时候,已经是1942/1943年了,日本人的战线拉得长,尤其是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已经有点强弩之末的意思了。

  杨小佛人很是精明,在明里绝对是跟日本人划清界限,不相往来。但暗里也是跟日本人安通款曲。这样日本人中国人两头讨好,也是让自己的营生好过一点。
  日期:2015-08-18 09:05:00
  甚至,杨小佛明里还救过几个抗联的战士,也驱逐过几个与日本人交从过密的弟子。这一时间,杨小佛的声名日隆!
  等到了1945年,日本人投降。太爷爷实在是想念爷爷,就到县城里去找杨小佛,想请他帮着给看一下,爷爷什么时候能回来。其实太爷爷这也是多此一举,久静思动,是想去县城里溜达溜达。
  自打张老道他们一档子的事情出来后,太爷爷是紧闭大门再也不敢给人看什么事儿,扎什么针了。老马婆子可倒好,见到太爷爷,恨不得都得绕道走。太爷爷闲得没事儿,非到没有惹。就是实在太寂寞了,看着人家都是夫妻团聚,儿女双全,自己眼馋得不得了。
  日期:2015-08-18 09:16:00
  等太爷爷进了县城,到了杨小佛的道场一看。嚯!气派!

  这道场完全是按照中国传统的建制来,要说是庙的建制来得,不是!要说是按照达官贵人的建制来得,也不是!倒像是二者的混合体。两个大石狮子竖在大门两侧。还有专门站岗的。这站岗的穿得一身青衫,留着光头,偏又双手合十,眉目低垂。看着有点不伦不类。
  太爷爷自认为也是见多识广了,毕竟在屯子里也是一个名人。但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什么门道出来。就小心翼翼的上前去。
  “敢问,这可是杨家佛爷的道场?”
  这看门的的倒也算是和气,伸手一指:“偏门排号去!”
  日期:2015-08-18 09:20:00
  太爷爷顺着看门人指得方向可也就奔偏门来了。一看,嚯!上百号人在前面排着呢,闹闹哄哄的。

  太爷爷一打听。原来这杨小佛现在得讲求个缘法。太爷爷听人家罗里吧嗦地解释了半天,就明白一件事。想要见杨小佛,杨大师,先交半块大洋挂号。但是能见你不见你,得人家杨小佛说了算。有缘法就见你,没有缘法就不见。
  太爷爷一琢磨,这半块大洋不就打了水漂了吗?但又耐不住想让杨小佛给算算爷爷什么时候能回家。思来想去,一咬牙跺脚,可也就把这半块大洋给交了。
  日期:2015-08-18 09:29:00
  太爷爷把这半块大洋交了,也就得在这一堆人里等着吧。这一等可也就等到晌午了。太爷爷是又饿又渴,就到街边买了两个烧饼对付着吃了,让后继续在这偏门里等。
  知道傍晚,算是排上了太爷爷的号。进去了一看,是一个和尚模样的人接待的太爷爷。问太爷爷有什么事情?太爷爷就把自己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向这和尚说了。末了,太爷爷还是试探性地问了一句:“杨家佛爷,可否帮我得忙?”
  接待爷爷的这位和尚冷笑一声:“你想什么呢?就你这半块大洋,连我们家佛爷的脚趾头都见不着。没有缘法。你这事儿,我也知晓,今晚给你上柱香,包你儿子平平安安!”
  太爷爷一听,这火可就窜起来了:“什么玩意?我等了一天,花了半块大洋,你就这么给我大发了。你当我是谁?瞎蒙人?”
  这和尚也不理太爷爷,一怕巴掌,两个彪形大汉就出来了,把太爷爷一太,直接就在另外一个门给扔了出去。恶狠狠地跟爷爷说:“以后别在这县城里让我们看见,否则你这老骨头还不够喂狗!”
  太爷爷正要发作,却觉得后背有一只手把爷爷给摁住了。
  日期:2015-08-19 08:58:00
  太爷爷回头一看,却是张白白。张白白几年不见,已经是一个彻底的大小伙子了。身材比太爷爷足足的高了一头。
  “他郑大爷,您老在这里忙啥呢?”张白白笑眯眯的问道。
  太爷爷一看有熟人了,立马腰杆就硬起来了。连比划带说,就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张白白听完后,皱了皱眉头,对着这几个光头和尚一拱手。“列为,这钱你们拿走也就是了,何必还要打人呢?”

  其中一个光头和尚一看张白白是一个小白脸,还做了一个道士的打扮:“管你屁事儿,你也不在县城里扫听扫听我们杨家佛爷的本事,哪里来烂眼睛到我们这里来撒泼,真是瞎了你们的狗眼。赶紧滚蛋,再让我看见,就打折你们的狗腿1”
  日期:2015-08-19 13:36:00
  张白白“嘿嘿”一乐,也不见他做了什么动作。这两个和尚面目一僵,“妈呀”的一声就往回走。但,这两个人就像瞎投的苍蝇,到处乱撞,瞎摸了半天,也没有摸到回去的门。最后,竟然倒地不起。
  说来话长,其实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这两个光头和尚一倒下,把太爷爷倒是吓了一跳。

  张白白倒是笑嘻嘻地跟爷爷说:“他郑大爷,咱爷俩赶紧走吧,今儿你大喜啊!”
  太爷爷也猜到,这俩和尚估计是被张白白做了手脚,拉着张白白就往出走。边走边问:“有啥喜事,不晦气就不错了,没怎么地呢,半拉大洋没了。真是败家到家了。”
  张白白笑嘻嘻的也不答话。两人出了侧门所在的胡同,转到大街上来。张白白拉着太爷爷就往大车店的方向走。
  日期:2015-08-19 13:40:00
  所谓大车店,在过去一般每个县城都会有,实际上是为远走的、但是不富裕的旅客准备的。这大车店里面就是一个大通铺,来人就与别人一块谁在大通铺里。一般也就是打尖对付睡上一个晚上。
  等到了大车店,张白白指着里面的人说:“他郑大爷,所谓喜从何来,喜就是从这里来!”
  日期:2015-08-19 13:47:00
  太爷爷一看,登时老泪就下来了。
  原来,日本人投降之后,爷爷一家辗转回到北平。刚到北京歇了一下脚。就赶忙带着奶奶、姑姑、爸爸往家里敢。这么多年不见,实在是担心在东北老家的老父亲。
  爷爷转头一看是太爷爷,也是激动的不已。连忙把太爷爷让进来坐下,然后行跪拜大礼。奶奶、姑姑、爸爸也在爷爷身后跪下。太爷爷连说“好!好!好”.然后把姑姑和爸爸拉起来,左看看、右看看的。那时候姑姑8/9岁,爸爸才4/5岁的年纪。太爷爷一看两个孙女、孙子,自然是老怀欣慰。
  “他郑叔,你这是孙儿女双全,有福气啊!哈哈”
  太爷爷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张老道。只不过这张老道手里拿着一个拐棍,一瘸一拐的。

  “呀!张道长啊,这脚咋了?”
  “事故!事故!”张道长连忙说道。可这是张白白却清了清嗓子。张老道立马扯着嗓子对张白白说道:“车雇着没?让你师傅今晚住这里吗?”
  日期:2015-08-19 13:53:00
  原来,爷爷一家和张道长师徒刚到县城,城里的旅店已经客满,无奈只能到这大车店里落脚。张老道就打发白白出来,看能不能雇到马车,从县城里到太爷爷的屯子基本上就5个小时的路程,如果来得及,当晚就走,赶在半夜之前也能到屯子里。
  白白一出来,马车都是嫌太晚回不来,不走,就误打误撞地碰到了太爷爷。
  太爷爷连忙说:“王大壮今儿跟我一块出来的,他两口子去走亲戚,我们去看看他们今晚会不会去。”
  爷爷和白白陪着太爷爷找到了王大壮。两口子倒是无可无不可,一看人这么多,大车店有比较差,也就决定连夜往家里赶。说话这功夫,太阳还没落山。以大壮赶车的功夫,没准掌灯先后也就到了屯子。
  说走就走。爷爷连忙到小得酒馆买了一些熟食点心,带足了水,在路上吃。众人一行赶了一辆马车就往屯子走了。
  日期:2015-08-19 14:00:00
  二十九、魂儿狗

  众人浩浩荡荡地往回走。这个时候正是初秋的时节,东北的乡村风光正浓。爷爷就跟大壮和大菊商量,不用那么着急往回走。慢慢悠悠的,也可以慢慢欣赏着一路的风光。
  王大壮人憨憨的,都是王大菊做主。王大菊自然满口答应。王大菊家里的小子也是5/6岁的年纪。王大菊喜欢女孩,可以就是没有女孩。一看到姑姑这个城里来的小女孩,怎么看怎么顺眼。马车赶得慢。大菊就领着两个孩子在庄稼地边上边走边玩,采个黄花给姑姑带上,抓个蜻蜓了,摸个蛤蟆肚子来。爸爸和姑姑也是第一次在东北农村,什么都新鲜。自然是玩得不亦乐乎。
  玩得累了,就爬上马车歇着。王大壮的马车是拉粮食用的,宽敞的很,这些人躺在上面还有富裕。众人也都是感觉到身心放松。
  日期:2015-08-19 14:03:00

  等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这路才走出几十里地。爷爷就提议,趁着还有太阳的余光,众人先吃点东西。找了一个平坦的地方。爷爷把东西拿出来一摆,众人吃得不亦乐乎。王大壮到旁边的地理找几个早熟的玉米,点了一堆火,烤玉米。众人知道天黑都了,才恋恋不舍地爬上马车继续王屯子里走。
  王大壮把气死风灯点亮,能找出去一二十米远,在加上月亮升起来整个道路明晃晃地。爷爷感概:“真是难得的夜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