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坚韧的民族,多难的国家》
第21节作者:
修武兴国 1897年希特勒一家迁到了最后的定居地,多瑙河畔的林茨,阿洛伊斯打算在林茨这个地方过自己的退休生活(阿洛伊斯1896年退休)。
到了林茨以后,阿洛伊斯将希特勒送到林茨的国立初中上学,并点名让他修习工程技术。在希特勒上初中以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的成绩开始大踏步下降,也就是说希特勒不再是班上学习成绩位于第一梯队的种子选手了,他成了成绩游走在中层的第二梯队成员。
希特勒的成绩之所以能维持在中游没有像后来那样一落到底,而是勉强维持在中游,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阿洛伊斯的强大压力,要是阿洛伊斯知道希特勒成了差等生,毫无疑问阿洛伊斯会活撕了希特勒。
就这样希特勒在学校混到了1903年,这一年他遇到了一个重大转折,这一年阿洛伊斯由于心脏病而离开了人世。乍一听闻这个噩耗,不知怎的,首先出现在希特勒心中的情感不是伤感,而是解脱,对于希特勒来说,父亲阿洛伊斯一直让他害怕和困扰,他害怕父亲的粗暴,所以他不得不按父亲的意志行事,他厌恶父亲喋喋不休的唠叨,这让他烦恼。
现在,阿洛伊斯驾鹤西去了,一直套在希特勒头上的“金刚圈”没有了,在希特勒耳边飞舞的“苍蝇”也没有了,希特勒终于解放了,他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了。
1904年,失去老爸监控的希特勒同学的学习成绩终于全部触底了,据说他的德语,法语,数学等学科全部亮起了红灯,看到希特勒如此“出众”,学校的老师们十分善意的劝希特勒去做一些他感兴趣的事物,让他不要再待在学校里虚度光阴。
希特勒随后对他的母亲扯了个谎,他声称自己受到“肺炎”无情的折磨,他的健康状况不允许他继续学业,他要休学。
克拉拉一向宠爱自己的儿子,她答应了希特勒的要求,尽管她知道希特勒根本没有患肺炎。
到这儿为止,我们已然可以得到较为清晰的判断,那就是希特勒不喜欢学校,不喜欢学习,他不喜欢这种需要刻苦和耐力的脑力活动,他学习只不过是为了应付他令人恐惧的老爸而已,至于当公务员这种观念估计从来也没有出现在希特勒的大脑中。
希特勒休学以后从1905年到1907年这两年他一直呆在林茨,在这两年里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干的事,他开始疯狂的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我想这是他口才很好的原因之一),根据他在林茨的朋友古斯特尔.库比泽克的说法,希特勒总是在阅读书籍,只要是他喜欢的书,他一定要买到。
日期:2013-02-01 08:14:42
两年的时间,保守估计希特勒读书应当是破了万卷的,尽管他可能只是囫囵吞枣般的把书过了一遍而已,他仍然从众家书籍中参悟了一些道理,比如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如何使自己拥有不同于常人的能力等等。
希特勒读了很多书以后,他终于初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想向艺术界发展,他想成为一位充满艺术气息且品位高雅的画家,另外他对设计建筑和城市规划也充满兴趣。
又是希特勒的朋友库比泽克爆料,他说希特勒常常叫上他到各个地方去画风景画,还有逛街的时候,希特勒就会向他指点哪个建筑必须改造,又必须如何改造,城市又该如何规划,库比泽克表示希特勒的这些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常常令他无所适从。
希特勒为了实现他成为画家的目标,曾经专门跑到艺术之都维也纳去学习了绘画,然后在1907年秋季他绘制了大量图画,并将它们交给艺术院校的招生评委,希特勒希望评委们能欣赏他的画作,并吸收他为美术学院的学生。
经过不太漫长的等待,希特勒等到了一个不那么令他满意的结果,评委告诉希特勒,他的画技巧是很到位的,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他的画缺乏灵气,画中人物与景物有如水泥建筑般僵硬,所以美术学院的大门他是进不去的!
之后,出于善意,评委告诉希特勒,希特勒在修建筑方面更有天赋,希望他改弦更张,到建筑界去发展。
让人意外的是,一向没毅力的希特勒这次算是发了狠了,希特勒发誓他一定要考入美术学院。
为了1908年秋季的美术考试,希特勒发挥悬梁刺股的精神,再度振作,投身到美术创作中去了。
然而就在希特勒全身心为自己的理想打拼的时候,一个噩耗向他袭来,他善良的母亲克拉拉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1907年12月21日早晨,克拉拉因为无可救药的乳腺癌离开了人世。
根据已有的事实我们知道在阿洛伊斯去世时,希特勒并无太过度的悲伤,而当一直呵护希特勒的克拉拉去世时,据当时的在场人士克拉拉的犹太人主治医生布洛赫回忆,希特勒处于一种他从未见识过的极度悲伤中。
1907年对于希特勒来说是个充满悲伤的年度,这一年他没有考入美术学院,这一年他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在1908年报考美术学院再度失败以后,对于希特勒来说,林茨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什么值得自己留恋的了,他要前往维也纳,在艺术之都继续学习绘画。
就这样希特勒忘掉悲伤,带着他数目不小的遗产又一次踏上了维也纳求学之路。
日期:2013-02-01 22:18:30
第三节 希特勒的丐帮生活
如前所述,我们知道希特勒1908年带着他数目可观的遗产来到了维也纳,到了维也纳以后,希特勒用他得到的遗产租了一套条件不错的公寓,就这样希特勒一边享受着短暂的体面生活,一边继续学习绘画。
作为一个学生,希特勒显然无法获得钱财,他只能消耗自己的钱财,直到自己穷得“响都不响”(连硬币也没有)。
希特勒发现自己再也无法维系自己无忧无虑的体面生活了,中产阶级式的生活方式正在离他远去,我们知道得益于希特勒父亲的成就,希特勒的物质生活一直是比较不错的,他的朋友库比泽克告诉我们,年青的希特勒热衷于自称文雅,喜欢穿着体面的大衣和考究的披风,戴一顶黑色的绅士帽,手持一根象牙手柄的拐棍,喜欢出入相对来说能匹配他身份的高级餐厅,如此生活水准,希特勒的得到的有限钱财显然无法应付!
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希特勒无法为他体面的生活支付各种费用,希特勒不得不搬出了寓所,开始流落街头,他悲哀的发现他和自己曾经一贯鄙视的社会底层人士处境一致。在希特勒近似丐帮弟子的生活中,希特勒发现了一些他从前没有见识过的生活的残酷。
为了抢夺面包(政府善意的微小救济),慈善旅馆的床位(慈善家们的点缀举动),报酬低的可怜的短期雇工工作机会,绝望中看到希望的底层人士们使用了所有不管是合适还是不合适的方法,在这些争抢中居于劣势的希特勒(他身体差,相对文明)见识到了什么叫“丛林法则”,只有最冷酷无情的人才有机会生存。
1909年年底,迫于生计,希特勒跟一个来自德国的名叫霍尔德.哈尼施的流浪汉合作,希特勒负责绘制大量的明信片和旧印刷品的临摹品,哈尼施作为经纪人负责兜售这些作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