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魅四起,道术缚魂》
第22节

作者: 为世
收藏本书TXT下载
  方忠坐直了身子,晃了晃脑袋,给我和师父倒上一杯热茶,对我俩说:“急也不急这一时,静儿今天喝了梁县巫祝熬的汤药,恐怕会睡到明天中午,不等她醒过来,怎么能进一步调查。我看这样吧,我先跟你们说说我年轻的时候遇到的怪事,这件事跟静儿发疯有一丝关联,你们听后,兴许会对你们有启发,到时候碰上那个老僵尸,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方忠的原话并不是这样讲的,他和他老伴儿都没读过书,他讲的话中掺杂了太多方言,我怕大家看不懂,所以大致修饰了一下,当然原意不变。
  听方忠越说越离谱,我和师父均是一惊,师父这次比我反应还大,他手中的茶杯差点没抖掉,他盯着方忠问:“老僵尸?你找我来是因为你们遇到了僵尸?”
  方忠点头跟我俩说:“不错,这僵尸已经害死了很多人,再不想办法除掉,恐怕死的人会越来越多!”
  “那为什么不找刑侦队处理?”我忍不住开口问道。
  方忠长出了一口气跟我说:“找过了,秦队长一开始还不相信,后来他带了两个人来,和我们一起上山去找,那天晚上村里的人基本上都去了,就连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也加入了进来,场面相当壮观。几百个人拿着火把进山,还真的遇到了它,但最后还是让它跑了,而且秦队长的一个手下还被他伤到了,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这么说那僵尸是从养尸地跑出来的?”师父继续靠在椅子上,眉宇紧锁,急不可耐的问道。

  “是的,而且那僵尸才刚尸变不久,他就是那天我们遇到送葬队伍时棺材里那具尸体。”
  “什么!”我一惊,差点没一口茶呛到。方忠的话越来越让人感到震惊,还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师父明显也被震惊了,他又坐直了身子,把椅子往前靠了靠,看着方忠问道“断禁指?”
  方忠点头:“没错,整件事都是因为断禁指而起,自从那个神秘的黑衣人出现之后,就接二连三的发生怪事!”
  “那人的身份确定没有?”我问道。
  “没有,我把这件事跟秦泰说过,他也派人去找了,打听了几天,都说没见过这人,就连那天送葬的队伍也说没印象。”方忠一口喝光杯子里的茶水,发现茶壶已经见底了,于是就把茶壶拿去厨房,让媳妇儿烧水。

  方忠离开的片刻,我问师父:“师父您老人家见多识广,难道也不知道那天出现的黑衣人究竟是什么人?”
  师父摇着头跟我说:“这次还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原来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听师父的语气我已经知道了答案,我总以为师父什么怪事都见过,或是听说过,原来还是有他没有涉及的领域!我想起了方忠之前讲述的那段话“当送葬的队伍在阴雨天遇到一个身穿黑衣、头戴斗笠的人,必须避让,让其先行,否则抬棺材的绳子就会断掉,惊动亡者,对死者家属也不利。这就是老一辈人说的断禁指,那黑衣人通常会在阴雨天出现,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挨家挨户的蹭饭,即使有人见过他,第二天也会记不清他的样子。”

  这就是方忠当时的叙述,只是我没把详细的内容讲述出来,我觉得那些无关紧要,现在想想,这整件事,每一个细节都是至关重要的!那阴雨天出现的黑衣人到底是什么人,又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说实话我很想知道!遗憾的是,自从离开陈家庄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遇到过,甚至根本就没再听人说起过断禁指。
  很快方忠提着一壶热茶回来了,此刻吴心怡也已经收拾好了碗筷,她也围着桌子坐了下来,似乎已经准备好了陪我们彻夜长谈。
  方忠给我们添上茶后继续说起了养尸地骇人的经历。
  三十年前,那时方忠还是个半大的孩子,也就跟我当时在他家听他讲故事时那个年纪差不多。当时改革还没有完全开放,无产阶级需要跟着群众的脚步走,不然靠个人的力量连基本的温饱都维持不了。当时方忠是生产队里的一员,那个时候群众在队伍的带动下开荒种田,以此来维持生计,方忠所说的养尸地,就是在开荒的时候发现的。

  生产队以劳动计工分,以工分换取粮食,想想跟师父年轻时一样,正好方忠跟师父年纪也差不多大,看来都是吃过苦、受过罪的人!只是相比之下,我觉得师父的命运更为崎岖坎坷,那个时候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却不敢表白,可当他想表白的时候,那人已经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这恐怕是师父一辈子都无法释放的伤痛,我时常会看到师父一个人低头叹气。师父一生清苦,除了我以外,身边就没有别的亲人了!师父的死虽说是个意外,但每次想起,我都觉得对不起他!如果我能再强一些,师父又怎么会死!师父的死也成了我一辈子无法释放的伤痛!
  方忠出生在单亲家庭,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而他的母亲,他连见都没见过。听人说,他母亲不愿意跟着他父亲受苦,所以离开了他们,方忠是靠着村里人的接济活下来的。那个时候寻常人家根本顾不上温饱,哪里有多余的粮食施舍给别人,每当方忠饥饿难耐的时候,他就会去邻居家伸出脏兮兮的小手索要吃的,有时候邻居可怜他,会给他一些,但更多时候,他要靠自己去挖草根,甚至是树皮来裹腹。

  从小就饱受饥饿折磨,方忠早已练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山上的野草,树皮都是他的事物,运气好还能碰上野兔什么的解解馋。
  在方忠十三岁那年,在群众的带动下,人们开始实施生产大队协力劳作,谁做的多就能多得一些工分,每家每户除了自己的良田,还可以用工分来换取粮食。
  当时人口稀薄,只要是有能力的人,都可以加入生产大队,村子里不论男女老少,凡是能劳动的,一时间都纷纷加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生产队。年仅十三岁的方忠,本应该像其他孩子一样到临村去听课,学习认字,但他是个孤儿,他根本交不起学费,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他只能选择加入生产大队,自食其力。
  一开始的几天里,大家都很卖命的劳作,把种子撒在开垦过的田野里,过不了多久就能收获。生产大队也是需要人带领的,当时方忠被分在三组,由村里群众推举出的人带领大家劳作,撒完种子埋好之后要浇水,方忠和村里几个年轻力壮的大汉负责浇水。通常别人提三桶水,他才提一桶,即便是这样,一天下来也把他累的够呛!
  晚上回到自己用砖头垒起的小窝,方忠忍着饥饿倒头就睡,第二天继续劳动。这样的日子过了大概五六天,有一天突然没水了,附近山沟里的水都被他们用光了,种田离不开水,不然撒在地里的种子就长不出来了!
  于是大家就聚在一起商议了一番,最后大家决定,挖水。大家都知道,只要在地上挖一个足够深的坑,一准会有水出来,而且不用管他,用完了等一会儿它还会自己沁出来,所以之前负责提水的人们就专门负责挖坑了。

  方忠和其他几个中年人一样,背着铁锹像个大人一样跟着大家来到了山沟里,和他们一起开始挖了起来。在山沟里挖了半天,大概是许久没有下过雨的缘故,依然没有挖出一滴水。这时有人出主意,说哪个地方的草长的深,那下面就一定有水!于是大家就开始留意草丛,还别说,真让他们找到了一处草丛茂盛的地方,那草丛有一人多深,并且绿油油的,跟周围的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