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是女鬼---讲讲那些被鬼雇佣的惊悚经历和感人故事》
第25节

作者: 北风之神www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23 09:56:19
  只听到工作人员跟那个富豪介绍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徽宗的真迹呀,尤其是这幅他临摹的唐怀素和尚圣母帖,是真真的难得一件的珍品呀,你看这笔锋,这韵味,都是宋徽宗创作最高峰时的作品呀。
  “好的,好的。”
  只见那个富豪眯缝着眼睛,也不知道听懂了几句,只是一个劲儿的点头。要说这位长的也真够可以的,身材不高特胖不说,脸上就跟月球表面一样,不是坑就是包,金鱼眼突突着,酒糟鼻子,蛤蟆嘴,真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他伸出一只手来,指指点点的问道:“依照您看,这幅贴的前景如何呀?”

  我还没明白他说的前景是什么意思,工作人员却马上心领神会的说道:
  “这个您放一万个心,这东西比黄金还保值呢。因为现在宋徽宗的真迹大部分都收藏在各国的大博物馆里,能流通到市场上少之又少,所以这幅贴的价格必将是一路上扬,要不是卖家有事,根本不会出手,更不会只标五千万美元。”
  这时候我才明白,原来这位土豪问的前景是钱景,指的是他要是买了后,再卖的话会不会升值。
  “好的,好的。”

  听到这样的回答,土豪满意的笑了。
  日期:2014-10-23 11:34:22
  “你们能收集到这样的好东西,又可以大赚一笔了。”
  “哎呦,哪儿能给您比呀,我们到了什么时候,都需要像您,王老这样的大行家,大藏家捧场才行呀。”
  “连我都看出来了,这哪里是什么大行家,大藏家呀,分明就是个挖煤的土鳖嘛。这工作人员说话真不嫌肉麻,我浑身的鸡皮疙瘩都快掉下来了。”
  小灵说着还抱了一下胳膊,好像是很冷的样子,我见了报之一笑,其实也是这么觉得的。
  “静静呀,你看看有什么你喜欢的,青花瓶儿,粉彩碗,想要哪件跟爹地说一声,爹地都买给你。”
  这位所谓的王老旁边的女孩竟然是她女儿,这是让意想不到,因为问这位爹地相比,女儿弯弯的柳叶眉,秀丽的杏仁眼,双唇不点而红,犹如一颗西湖边的垂杨柳一般亭亭玉立,这反差未免也太大了点,简直不像他亲生的。
  日期:2014-10-23 14:02:57
  女儿没有答话,甚至是没有看父亲一样,人虽然长的好看,但我怎么觉得此人浑身冷得跟一块冰一样。只见王老又接着说道:
  “你要是不喜欢,明天还有玉石珠宝的预展,我知道那些大钻石,大猫眼什么的你都看不上眼,觉得俗气,但你不是最喜欢玉了吗,无论是秦汉古玉,还是康乾的顶级玉雕,你看着有喜欢的,我们这次就都拍了。”
  按说老爸这么热情,当女儿的怎么也得意思两句吧,可这位静静小姐却只不冷不热的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看看吧。”
  这一大家子呼呼啦啦的走后,几个刚才在一旁同看这幅宋徽宗临摹唐怀素圣母帖的人当中,其中有一位身形瘦削枯干的老者,弯着腰看着玻璃柜里的圣母帖,边看边摇头,口中还止不住唠唠叨叨的。
  “真是世风日下,人不复古呀,现在的人都疯了,都疯了,群魔乱舞,丑态百出,这还是人世吗?什么人都想到这行来混世,真是越来越没意思了。就这东西也敢标五千万,真是疯了,疯了。”
  日期:2014-10-23 14:50:53
  此人口中连道“疯了,疯了”,指的肯定就是刚才那位王老了,而且语气之中不乏嘲讽贬低之意。
  丘老师看到这位,却连忙双手一抱拳,凑过去热情的打招呼。

  “呦,这不是古文宫博物馆的王老吗?您怎么也来了?”
  “唉,王老头,王老鬼都行,就别说王老这两个字,我觉得臊得慌。(显然刚才的那一幕让这位王老实在是汗颜。)敢问您是?”
  “在下姓李,久闻王老的大名呀,今天一见真是三生有幸呀。”
  “得了,得了,这位丘先生,您就别给我戴高帽子了。”此王老摆摆手道。

  “要说我是一无名之辈,谁也不知道,但要提起王老您,北王手,那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呀。”
  一听丘老师提到“北王手”三个字,他眯缝着的双眼放出一道光来,顿时来了精神。
  “这都快有三十年了吧,自从我被收编成正规军,进了古文宫博物院,就再也没人这么叫我了。没想到今天,在这里,还有人知道我当时的诨号。”
  “什么诨号呀,那就是传奇呀,现在这行里新人太多,但稍微老一点的人,谁不把您当初的事迹都传为美谈,津津乐道呀。”
  显然这位王北手性格挑剔,言语刻薄,应该是不大好相处的人,但被丘老师这两句一哄浑身都感到那么受用,把丘老师立刻当成了知己。

  “我说老弟,看你在这幅圣母帖跟前看了半天了,莫非你对它也有意?”
  “是呀,这幅帖是难得的珍品,又是我的最爱,所以正想明天全力一搏呢?”
  “嗨,我跟你说吧。”说着,王北手凑到丘老师耳边说道。“别买,这是幅假的。”
  “假的?”
  日期:2014-10-23 15:32:49
  看到丘老师大吃一惊的样子,王北手忙说道:“小点声,别让人听了去。”
  “可这幅圣母帖一是流传有序,你看帖上的乾隆时期三希堂印章,等等的收藏证明一应俱全,而且1949年时,一位国民党大佬将其带到台湾,后又几次易手流亡海外的种种过程,这些也都一清二楚,再有就是你们古文宫博物院不也是有好几位专家都给了鉴定意见了吗,都是说此乃真迹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