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玫瑰》
第8节

作者: 文渊阁老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王玲珑已报过一次电脑学费了,只是没敢让李玉看到传票,因为李玉学电脑是自己花钱。这次她并未去学电脑,而是开了一张假发票,钱不多,区区六百多块钱。然后她跟刘松年汇报了一下,说参加了一个电脑培训班,请厂里报销学费。刘松年一向另眼看待王玲珑,没仔细看就签字同意了。就这王玲珑还不满足,又在六百前面加了个“壹”字,多报了一千。这样的事宋佳也常干,此时只是想坏王玲珑一把,没想到刘松年无动于衷。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刘松年不好意思去食堂就餐,便带着宋佳去了四海饭店。刘松年经常在四海饭店记账,定期由厂子结算。当然,这些都是糊涂账,没人说得清。

  到了晚上,刘宁陪着李玉去找哥哥刘安。刘安在市政府给领导开车,认识不少人,兴许能帮上忙。“我哥在家吗?”一进门刘安就问嫂子于慧。
  “正从外地往回赶,还有一个小时到家,坐下慢慢等。”于慧说。
  趁着等刘安的工夫,李玉把事情对于慧学了一遍,于慧听了非常生气,直骂刘松年不是东西。说话间刘安回来了,问了事情经过后,没细想就对李玉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认识你们副局长,烦他打个招呼就是了。”
  听刘安这么说,李玉和刘宁顿时松了一口气,感觉踏实了许多。接下来,刘安开车拉着两个人来到了一处高档小区,求助那位副局长。副局长姓魏,名虎,住在一栋高层里,三个人便来到了底层会客厅门口。门口有保安把守,听说刘安是市政府的,马上让三个人进去了。大厅里的装修极为奢华,地砖能照出人影,李玉走在上面都不敢迈步。她从未来过这样的高层,认为这就是人间天堂,其豪华程度不亚于电视里见过的五星级酒店。

  三个人很快来到了十九层,按响了右侧一家的门铃,魏虎的老伴开了门。一进门李玉就傻眼了,只觉得晕头晕脑的,连方向都辨不清。这是一处复式结构的楼房,足有二百多平方米,室内装修一看就上档次,金碧辉煌的,仅大厅那盏水晶灯就值几万块。这盏水晶灯李玉是认识的,在其他地方见到过,知道其价格不菲。魏虎家的门是通透的,李玉搞不清有多少个,只觉得老两口住这样的房子太浪费,得白扔不少钱。地板是深褐色实木的,墙面不知贴了些什么,既富丽堂皇,又庄重典雅。那面电视墙更是气势恢宏,电视里正播着叫不上名字的电视剧。至于其他东西和装修,李玉压根就没听说过,更说不上名字和价格。而刘安是见过世面的,认为魏虎这样的装修法至少也得百八十万,可见也是个大贪官。

  见了魏虎怎么说?他会不会推脱呢?李玉暗自琢磨着,心里直打鼓。好在刘安吩咐过了,见面时都不要说话,由他一个人说,免得言语不周惹人家反感。魏虎的老伴很客气,请三个人在客厅里坐下,然后进书房招呼魏虎去了。
  魏虎正在练毛笔字,笔墨纸砚摆了一桌子。这是他的业余爱好,有空就关在书房里鼓捣,水平算不上精湛,倒也马马虎虎。魏虎很愿意为人题字,这样显得他有水平,上档次,是当局长和市长的材料。人们知道他有此喜好,便时常请他留下墨宝。当然,润笔费是少不了的,用一字千金来形容并不为过。偶尔也有人奉上文房四宝和名人字画,其中不乏存世珍品。这就是送礼的艺术,双方均心照不宣。以文会友嘛!不能把高雅之事理解俗了。

  一听有人前来拜访,魏虎满面笑容地来到了客厅。一番寒暄之后,刘安试探着说明了来意:“魏局长,我弟妹叫李玉,是仪表总厂的财务科长,干了快二十年了,人很老实,能力也挺强,算得上是一把好手。这次厂子让她去郊区分厂负责财务,虽然是信任她,但她不想去,因为离家太远,坐车上下班得两个多小时,早出晚归不方便。一个女同志,家里又有孩子上学,困难的确不小。麻烦您给吴长安经理打个招呼,让刘松年安排别人去。这也是没有办法,我弟妹的确有困难。”

  日期:2013-01-26 13:53:24
  刘安没敢说别的,怕魏虎听了不高兴。他常接触领导,懂得跟领导说话的分寸。要是说刘松年调李玉去郊区是为了改制时做手脚,魏虎肯定不愿意听。魏虎也是当官的,比刘松年官还大,说刘松年就等于说他。若在他面前说刘松年的不是,他会觉得李玉是刺头,不好管理。
  “你弟妹叫什么名字?”魏虎问了一句,但没有表态。刘安重复了一遍,魏虎便记在了一张巴掌大的纸条上。
  刘安清楚,魏虎不会轻易表态的。他可能不熟悉吴长安,更不要说刘松年,跟他们打招呼不方便。也许他要理一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刘松年为什么这样安排,背后有无其他原因,与其他事情有无瓜葛。他还要考虑自己说话是否合适,能否给自己带来不便,或者担心对方不买账污了脸。即使他表态,也是模楞两可,怎么理解都行。领导都这样,不会轻易表态的,一定会前思后想,反复琢磨,能说一分,不说二分,能推就推,能躲就躲,点到为止,从不过头。要不怎么是领导呢,个个都是金口玉言,这里面说道太多。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魏虎没再说什么,净聊些天气不错之类的闲话,刘安等人便告辞了。等出了门,刘宁一脸纳闷地问刘安:“魏局长好像不愿意管,开始挺热情的,说到正事怎么不吱声了呢?”
  “这是领导的一贯作风,遇到具体问题从不轻易表态。这件事他不是不愿意管,而是要想想清楚。也许他不熟悉吴长安,更不熟悉刘松年,连听说也没听说过,所以没法表态。假如他答应了,到时候又做不到,就会污了脸。对于领导来说,这张脸比什么都重要。假如他真的管了,吴长安偏偏不买账,他在吴长安那里就污了脸。事没给咱办成,在咱们这里又污了脸。这要是传出去,的确不好听。他又不能说不管,既然求到了他,应付差事也要应付。我在市政府开车,他多少也得给点面子。”刘安笑着解释了一番。

  “噢,有道理,人家是局长,说话办事不能跟老百姓一样。既然这样,就不着急了,耐心等两天再说,也许会有转机。”刘宁同意刘安说的,李玉也表示认同。

  李玉和刘宁回到家时,儿子已经睡着了,连衣服都没脱。看着儿子熟睡的样子,李玉既喜欢,又心疼。她觉得对不起儿子,要不是因为刘松年,说什么也不能让他自己在家,毕竟人还小。躺在床上睡不着,两个人又商量起了次日上不上班的问题,只听李玉说:“我想歇几天,等魏虎打完招呼再上班。魏虎不打招呼,刘松年还会逼我交接工作,没法应付。”
  “千万别歇着,尤其是刚跟刘松年吵完架,更不能休息。一旦刘松年趁机做下一步安排,就既成事实了,再也无法挽回。何况这会加剧你与刘松年的对立,即使你今后不去郊区分厂,也不好工作。另外,要是你在这个节骨眼上休息,人们会以为你不行了,处境更加孤立。”刘宁说了自己的看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