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神坛——中国历史上那些龌龊皇帝龌龊事儿》
第51节

作者: 快乐老申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能怪萧绎吗?只怪王伟太敬业了。所谓檄文,你骂他祸国殃民,淫荡滥杀,连带祖宗十八代全骂翻身,他也不见得记恨,比如陈琳骂曹操,骆宾王骂武则天。就是王伟早前骂高澄,被骂的高澄不也只是苦笑着对左右说:“王伟这么有才华,你们怎么都不让我知道?”
  所以,做人一定要切记,别人的伤疤千万不能揭,否则后果是我们承担不起的。
  萧绎这只"眇目"也有让他高兴的时候,就是某段时间有传言:"独梁之下有瞎天子。"他刚高兴了两天,就发现手下的杜嶷也是个独眼龙,而且瞎得比自己还严重。他疑心顿起,怀疑瞎眼天子会不会是杜嶷,索性叫人摸黑刨了人家的祖坟,破坏了风水。巧合的是,杜嶷一家后来差不多都死在战乱中。这里不仅让人浮想联翩,假如杜嶷家的祖坟没有被刨呢?
  身体的缺陷,外人的嘲笑,无疑会扭曲萧绎的人格,这也是他后来变得那么暴躁偏激凶狠的一个重要因素……
  早在萧绎第一次出任荆州刺史的时候(普通七年至大同五年,即526年至536年),曾因触犯法律,被他的皇兄萧续告发,因此怀恨在心,不与萧续往来。太清元年(547年),萧续病死,萧绎听说后不但不感到悲痛,反而高兴得大跳,结果把鞋子都蹦破了。
  日期:2013-03-19 21:11:00
  永远的国学大师
  大概在相貌上面实在没法跟别人比,萧绎才心有不甘,从而发愤图强的把自己的文学修养练到了国学大师的水平。
  萧绎在登皇位之前作为皇子,在太平盛世时代,不贪慕醉生梦死的贵族生活,天天勤奋辛苦地读书、著书,即便因一只眼瞎不能亲自捧书观阅也要令书僮读给他听,彻夜不停,因而著书以“成一家之言”的抱负始终是他奋斗的理想。

  在历代取得文学地位的帝王之中,“四萧”(梁武帝萧衍与三个儿子萧统、萧纲、萧绎)堪比“三曹”(曹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萧绎又是“四萧”之中的佼佼者, 
  他的才华以及学问简直无人能及无所不包。萧绎天资颖异,博学多才,对经、史、诗、书、画、天文、音律等都颇有研究。时人对他有文、书、画“三绝”的美誉,称之为“奇才”、“全才”。
  他出生在文学世家,文才十分了得。据《梁书?元帝纪》所载,他五岁时就能背出《曲礼》的上半部。他“博总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冠绝一时”,他的诗文虽然不脱轻薄浮艳习气,但也不乏清新隽永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据有一席之地。
  萧绎曾经写过一篇《春日诗》,全诗如下:
  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处处春芳动,日日春情变。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夏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欲游春园趣,复忆春时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独念春花落,还是惜春时。
  整首诗不过九十个字,但是"春"字就用了二十三个。它们犹如一片片花瓣,错落有致地组合出一朵栩栩如生的"春天"之花。后世许多文人想尽办法想要超越这首《春日诗》,但是想了一千多年,也没一个人能找出超越的办法。
  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引用过他《采莲赋》中的一段:“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文辞纤丽工雅,朱自清也不禁脱口称道“说得好”。
  萧绎还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作真正意义上的寓言的帝王作家。萧绎的文集《金楼子》中,收录的可称为“另有寄托”的寓言故事不少,涉及面广,作品思想内容都比较深刻,表现的形式也不拘一格。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善于借鉴西方的和民间的寓言故事与传说,来再度进行创作和加工,并为促进中国与东亚、西亚和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萧绎的寓言代表作主要有《盈成我百》、《岂分香臭》和《假越救溺》。透过它们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寓言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难看到它们的价值所在。
  萧绎所处的南北朝时期,亦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以及《圣经》等西方文化经典由商旅从西域传入,就使得中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出现了有别于先秦寓言和两汉寓言的南北朝寓言,并涌现出不少寓言作家,如邯郸淳、阮籍、干宝、刘义庆等,萧绎无疑是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寓言作家之一。纵观萧绎的寓言成就与影响,一点也不逊于他的文、书、画,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写寓言的皇帝作家。

  萧绎还工书善画,与他的长子萧方都是当世有名的画家,与裴子野、刘显、萧子云、张缵及当时其他俊才为布衣之交,他常说:“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
  史书中说他善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画域外人的形貌。萧绎曾作《宣尼像》,为之作赞并亲自题写,当时人称之为“三绝”。 
  梁元帝萧绎出任荆州刺史时绘《蕃客入朝图》,描写25国使者不同的相貌与服饰,记录了前来南梁朝贡的当时各个小国的人物形象,上面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这不但是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件珍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朝贡史极为珍贵的一份资料。唐代张彦远疑《职贡图》即是《蕃客入朝图》。一些美术家认为,宋人此卷即据萧绎的《职贡图》摹绘。

  因此可以说论及绘画水平,漫漫五千年历史百来个帝王之中,无人可出其右。他虽没有宋徽宗那样直到今日仍未被超越的“瘦金体”书法水准,但是对比于宋徽宗的书画,梁元帝的才华绝对不差,而且文字水平直逼后来的南唐后主,不得不说这些亡国之君的文化知识水平实在是和他们的业务能力形成天地之别,倒也是中国漫长历史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除了当诗人,他还是著名的人物传记作家,代表作有《忠臣传》;作为史学家,代表作为《注汉书》;
  萧绎博学多才,从《隋书?经籍传》留下的资料来看,他研究的花样可谓五花八门,包容万象。除去作为文学家、诗人、学者、皇帝、画家、书法家的身份之外,他还是一名音乐理论家,其对中医的研究放到今天可拿博士头衔;他的围棋水平至少是九段高手,因为他曾写过好几本棋谱研究;他是姓氏学家,也是玄学研究高手,还是著名的风水大师,写过一本《周易讲疏》,就别人一辈子都搞不明白的周易讲得头头是道,在众多研究周易专家之中仍可占据显赫的地位。

  生在重文轻武的南朝的他甚至还写了一本兵书《玉韬》,更叫人吃惊的是,南朝士大夫们对骑马十分反感,认为那是野蛮人才做的事情,萧绎却不辞辛苦花费大量时间在养马的研究上面,并且写了一部研究关于马的专著,叫做《相马经》,里面的研究成果据说超出了相马专家伯乐的水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