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神坛——中国历史上那些龌龊皇帝龌龊事儿》
第57节作者:
快乐老申 萧詧后来在江陵称帝,国号“梁(后梁)”,年号“大定”,为西魏附庸;在位七年病逝。子萧岿继位,在位二十三年,病逝;孙萧琮继位,一年后为隋朝所灭。后梁国祚三十三年(555—587),三世而亡。
日期:2013-03-20 22:13:50
不知幸福为何物的梁元帝
萧绎是一个爱读书、爱藏书的人,从这个角度上讲古今无有出其右者,萧绎一生沉迷于书,勤奋读书,辛苦聚书长达四十多年。他先后在会稽、建康、江州和荆州任职期间,通过各种手段共收集图书达7万卷,再加上他在江陵的7万卷旧藏,据估计他的藏书达到了14万卷之多。
公元554年底,当西魏军攻破他的都城江陵时,梁元帝萧绎眼见江山就要易手,竟然下令烧毁了那十四万册藏书,抱着对那十四万册书深恶痛绝的愤慨和不甘,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王夫之后来说:“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未有不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元帝哉。”其实当我们苛责梁元帝的时候,静下心来想想,古今那么多的亡国、亡天下之君又有几个曾把责任归结到自己的身上呢,不都是自以为自己无错,错在别人或者天命吗?
中国历史上的毁书事件说起来足以支持起一部堂堂的博士论文了。隋人牛弘有“五厄”之说,明人胡应麟甚至有“十厄”之说。 牛弘总指出中国文化典籍发生过五次大灾厄:一是秦始皇下令焚书;二是王莽灭亡,赤眉军入关;三是东汉末年董卓迁都;四是西晋末年“五胡乱华“;第五次就是南朝梁元帝萧绎破国自焚万卷藏书了!当然了最大的一厄恐怕得要数二十世纪的文化大革命了。
据专家估计,梁元帝焚书从数量上说,毁灭了当时传世书籍的一半。梁元帝这一把火,几乎将当时南方中国的图书烧了个精光,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次浩劫,这么说应该是不过分的。
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规定以吏为师,禁止百姓收藏图书,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经典没能保存下来,只能靠口头传播,从而也造成了后世文化史上的一些重大分歧和纷争,自不待言。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设置了收藏全国所献图书的专门机构。到了汉成帝时,命令光禄大夫刘向等人对所收集的图书加以校阅整理,刘向的儿子子刘歆继承父业,完成了将三万三千九十卷书分为七类的重任,并编成《七略》一书。
等到王莽政权覆灭时,皇宫中图书被焚烧殆尽。东汉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依旧收集各地献书,得以充实了皇宫中的石室和兰台的藏书,于是将新书集中在东观和仁寿阁,令傅毅、班固等依照《七略》分类整理,编成了《汉书?艺文志》。但是董卓制造的长安之乱,这些书籍又被一扫而光。
魏国建立后,开始收集散在民间的图书,由中央机构秘书负责收藏整理,根据不同内容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加上西晋初在汲郡(治今河南汲县西南)古墓中发掘出来的一批古书,共有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随后的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又将曹魏和西晋初年重新收集的皇家图书毁坏的荡然无存。
东晋在南方立国后,虽然陆续收集了一些,但对照原来的四部目录,只剩下三千十四卷。此后北方的遗书陆续流到江南,到宋元嘉八年(431年)秘书监谢灵运编成《四部目录》,已著录了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梁初又在文德殿集中、整理图书,不计佛经共有二万三千一百六卷。
到唐初修《隋书?经籍志》时收集到的书共有一万四千四百六十六部,共八万九千六百六十六卷。
由于唐初的藏书包括了公元555年以后问世的书籍,实际恢复的旧籍还不满原来的一半。因此从数量上说,梁元帝毁灭了传世书籍的一半是有道理的。从质量上说,他所毁的是历代积累起来的精华,质量自然远在民间所藏或太建年间抄本之上,所以损失是无法用数量来估价的。
从唐初到现在,天灾人祸又难计其数,当时的近九万卷书中大多也没有能保留下来。
可以说梁元帝萧绎一次性的焚毁十四万卷书的记录,在二千多年间古今中外历史上是相当罕见的。
位列亡国皇帝的萧绎,在历史上的人气比起隋炀帝、南唐后主这些大腕来,还算是个小角色,基本上是处于被历史遗忘的旮旯里,以至于今天还很少有人知道他。
萧绎的一生也说不上太曲折,他人生的前四十年作为皇子养尊处优,除了读书著作,写诗作画,没有在史书上留下什么痕迹。只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因缘际会,借助“侯景之乱”的机遇登上了历史前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突然来了一个华丽转身,突然成名,为了确保聚光灯能够照到他的身上,才做出了很多被后人所诟病的举动。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的人,他是不幸福的,也许他的内心有着太多的苦涩需要对人诉说,作为人夫的他,夫妻生活极不美满,他的妻子特别是徐妃给他戴上诸多的绿帽子。作为人父,到了晚年他先后丧失五个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令其悲痛欲绝。作为亲兄弟亲叔伯,他残忍的将对他的皇位可能构成威胁的兄弟子侄一一诛杀,“父子兄弟之恩”,到他这边,“可谓绝矣”!作为皇帝的他,登基时间前后不超过三年,身死国灭,江陵数十万百姓成为他的陪葬品,或惨死于刀光剑影之下,或被马踏如泥,或被掠入关中从此一生为奴,曾经繁盛一时的萧梁王朝也被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所取代。
作为一国之君,他读书多而无用,终成败国之君。
日期:2013-03-21 17:20:04
疯子、变态、残忍、智慧集于一身的北齐文宣帝高洋
饱受歧视的少年郎
高洋(529年—559年),字子进,高欢次子,南北朝时期北齐开国皇帝,550年至559年在位10年。高洋于550年就废掉了元善见,自立为帝,改元“天保”,建都邺,北齐建立,年仅二十一岁。北齐天保十年(559年),高洋病死,谥号文宣皇帝,庙号显祖。
按照高欢的说法,他是河北大族渤海高氏的后裔。不过也有人认为“高氏实为鲜卑人”。到底那种说法为真,恐怕还真得要好好的考证一番,当然那就不是本文的任务了。
高欢六世祖高隐曾经当过西晋玄菟市长(太守),高隐其后三世多在鲜卑人建立的前燕、后燕政权里当官。到了曾祖高湖则在北魏政权官至右将军。祖父高谧官至侍御史,因犯法依律徙居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南)为兵户,以后高氏便“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成为鲜卑化的汉人。
高欢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由此更是一落千丈,高谧活着的时候最起码还能做到一家子人衣食无忧,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等到了高欢老爹高树生当家的时候,非但不能开源,还做不到节流,只会游手好闲,养花逗鸟,坐吃山空,到高树生死时,老高家早已经加入到了光荣的无产阶级行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