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抬棺人--真实的抬棺经历》
第7节作者:
钮钴禄清平 日期:2014-10-21 10:32:00
我尝试着去拉那条铁链,可是刚才明明很松的铁链像是被拴住了一般,无论我怎么用力都不能拉动分毫。
就在这个时候我的身后来了两个人,他们穿的都是现代的衣服,可是我知道他们并不是人而是鬼。因为他们的脚尖都是惦着的。
”这种地方不是你能来的,赶紧走吧。“
其中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跟我说,眼里满是恐惧。
日期:2014-10-21 10:39:00
我问他你们是怎么死的,他们说是在修地铁五号线时死的。然后就不再说话了,两个人走到井边准备往下跳,我非常不甘心,因为我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们为什么没有投胎,还有你们去井里做什么?”
“投胎,我们这些人注定是不能投胎的,我们还要去工作。你赶紧离开吧。”
工作,到底是什么工作要把这么多的冤魂拉进去。
日期:2014-10-21 10:43:00
后来因为工作去了一趟南京,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他们所谓的工作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宫殿起先是在南京的,可是朱棣因为怕冤魂的报复所以执意迁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每个皇帝的身上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点龙脉,也称龙气,他这一迁都就损坏了龙脉。而清朝的灭亡也损坏了一部分,这些人去井里是修复受损的龙脉去了。
这个以后会讲,先说一下我在紫禁城和皇城根下又经历的一些诡异事情,以后就会逐步的引到龙脉和华夏五千年的文明。
日期:2014-10-21 10:49:00
我又朝井里看了一会,发现没有异常之后便失望的离开了。回到家我便拿出了太爷爷留下的那本族谱,想从上面找到答案,我爷爷临死前曾经跟我说过,我可以看到家谱中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但是我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
我估计我太爷爷怎么也想不到科技会发展到如此水平,之前上朝的时候大臣凌晨三点就要从家里往宫里赶,有的甚至要绕大半个京城。而现在呢,地铁很快就能到达。
但是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许多文物的丧失和更多灵异事件的发生。
日期:2014-10-21 16:39:00
82年的冬天,那个时候我已经正式接替了自己的父亲。早上起来,大雪覆盖了整个京城。
从屋外进来一个老人,面黄肌瘦的,不过眼睛却是非常有神。他是冲着我爸爸来的,可是我爸爸却把这次的工作交给了我。
老人也没有反对,没有做声的在前面带路。他是坐马车来的,雪基本上已经把木质车轮遮住了大半。我从家里拿出来东西,然后又拿了一件大衣,跟着老人坐上了马车。
马车在雪地里竟然走的丝毫不费力,甚至有越走越快的趋势。终于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停了下来。那个时候的京城远不像现在这般豪华,但是像这种只有不到十户人家的小村庄还是很少见的。
日期:2014-10-21 18:57:00
马车停了下来,我跟着这位老人走进了他们家。他家里连一个像样的大门都没有,显得非常寒酸。只有一个正堂还保持着清后期的建筑风格,屋里面黑漆漆的,不过地面上却躺着一半废弃的大门。门上有两个门丁,看样子也是清官的后人,可能后期没落了。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一直留着这一半的大门。
大门的旁边是一张并不算宽松的床,同时睡两个人都有些费劲,床上躺着一个老妇人,寿服已经置办妥当了。
“去请棺吧。”
这是老人第一次跟我说话,声音显得非常的空洞。我走出正堂发现刚才的马车竟然消失不见了。
日期:2014-10-23 21:55:00
所谓的请棺就是帮死者挑选合适的棺材,当然有时候还真要费一些力气。我随着老人踩着积雪来到一个非常破旧的木屋前面,里面冒着青烟不知道是在做什么东西。
“老李头,给我打一口棺材,什么材质让这个小伙子定就行了。”
老人朝着屋里面大声的喊了一嗓子,虽然也算是中气十足但总给人感觉里面好像少了什么感情一般。
“吆,这个小鬼是?”
从门里走出来一个留着辫子非常邋遢的老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玩世不恭的老顽童。不过他身后的大辫子却是非常惹眼,因为清政府覆灭以后这种习俗已经完全取消了。
日期:2014-10-24 10:12:00
老人给这个老李头介绍了一下我,但却是先报了我爷爷的名号。我明显看到老李头的眼神有些不对,但他很快就掩饰了过去。
“原来是老故人的孙子啊,哈哈,快点里面请。”
我和这位胡姓老人进了那间破旧的木屋,里面东西摆放的异常邋遢,而且还有一种奇怪的臭味。这种臭味我知道,就是合坟时尸体散发出来的尸臭味。
日期:2014-10-25 13:31:00
“你看一下应该用什么木材做棺材比较好?”
胡姓老人转脸问道。
“如果是寿终正寝用杨木就可以了。”
“好那就杨木。”
胡姓老人没有丝毫含糊的便答应了下来,我总感觉他好像有些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妻子下葬一般。不过仔细一想也对,谁还不盼望着入土为安呢。
“我这里槐木比较多,还是用槐木的好。不就一个棺材吗,哪来的这么多事?”
老李头一脸不在意的说道。
“当然不行,棺材的木材怎么可以随便乱用。”
日期:2014-10-25 22:54:00
槐木为至阴之木,如果不是那种冤死的人是断断不敢用的。既然请我过来应该会听取我的意见才是,为什么老李头显得这么漫不经心呢?我甚至都怀疑他到底是不是做棺材的。
“杨木就杨木吧,我现在就做。”
我原本以为他那里有现成的,没有想到竟然是要现做。我看了看时辰还有不长时间就要正午了,如果这个时间点赶不出来的话就会出乱子的。明显那位老婆婆已经放了有一段时间了,肯定要比三天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