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秘录:从秦岭里的离奇经历说起一直到长生不老的秘密》
第36节

作者: 朝山放歌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和张厨子都表示同意,毕竟旁边有只死猴子,心里总别扭得慌。
  此时,已经到了中午,我和张厨子都把皮带紧了紧,把枪背好,跟着林大个儿重新上路。
  找了这么长时间,没有发现一点刘师兄的痕迹,我的心里早已如同一团乱草。
  时间已经过了十二点,我们急于找个位置高一些的地方,好观察观察四周的情况,看看是不是有炊烟升起来的地方。
  往前走,坡度果然陡了些,能感觉出来海拔正在升高,可向四周看去,仍然除了大树什么都看不到。
  后来,实在没办法,我们找了一棵高高的大树,打算爬到树顶上,瞭望一下周围有没有人活动的迹象。
  要说爬树,最擅长的是林大个儿,可他一只胳膊还肿着,根本没法爬这种大树。张厨子那身材爬细一点的树还行,这种粗粗的树,他往前一凑,手还没摸着树,肚子就已经顶上了。再说,他上去,小一点的树杈子都顶不住,根本没法爬到树顶上。
  爬树的任务理所当然地成了我的。
  我围着大树转了一圈。这棵树下面的直径大约有一米,其实在这种老林里不算粗,但难能可贵的是,树干长得又高又直,一直穿过其他树的树冠。如果能爬到这棵树的树冠上,肯定能看到特别远的地方。
  可是,一米粗的树,我胳膊抱不住,根本使不上劲,试了半天双脚连地都离不了。
  林大个儿看我为难吃力的样子,笑了笑说:“小山子,算了,咱再想个办法。”
  我有时属于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不了,心里也会很难受的人,说白了就是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况且,我知道,如果林大个儿没伤,他肯定能设法爬上这棵树。
  所以,他这么一说,我就觉得脸上烫烫的,心里暗骂自己无能。
  我不甘心地看了看四周,急中生智,忽然想出了一个办法。
  日期:2014-02-15 22:01:00
  在这棵大树的周围,有好几棵相对小一些的树,枝杈都已经搭到了这棵大树的树干上。
  也就是说,只要爬上其他的树,顺着树杈就可以来到大树上。
  我把想法跟林大个儿和张厨子一说,他俩都不住地摇头:“不行,不行,太危险。老刘还没找到,再把你摔个好歹,不行。”
  后来,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林大个儿拍了拍我的肩膀,伸手摘下五四式步枪上的牛皮背带,将一端挂在我的皮带上,为我讲解怎样做一个简易的安全带,告诉我有危险的地方要先把自己固定好。
  我点头答应,把鞋子一脱,皮带又紧了紧,抬头选好了一棵树,顺着树干就爬了上去。
  等到了我在树下看好的那个树杈,我双腿一夹骑上去,把牛皮带的另一端系在树杈上,然后一点一点地往大树那边挪。每挪一小段,我就将牛皮带解开也往前挪一点再系住。
  就这样,几分钟后,我终于到达了大树的树干。
  此时,我离地面已经有十几米的高度,大树的树干也已经变得细了很多。更让我庆幸的是,它的树干上生出了很多树疖子,可以用脚蹬住。
  我攀住大树,沿着树干往上爬,再低头时,其他树的树枝和树叶已经挡住了下面的林大个儿和张厨子。
  现在想起来,我真地佩服当时的胆量。所以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懦弱,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有真正需要坚强过。

  最终,我越过了周围的树冠,如同一只鸟一样,来到了密林的上方。
  尽管这棵大树的树冠也没有比其他树的树冠高出太多,但毕竟在密林之上,视野一下开阔起来。我迫不及待地向四周望去,远远地能看到河道那边的悬崖,可再往别的地方看,雾蒙蒙的,除了山还是山。别说住户和炊烟,就是一块突兀出来的岩石都看不清楚。
  “小山子,怎么样?能看到什么?”脚下传来张厨子和林大个儿的喊声。
  我满心失望地收回目光,想告诉林大个儿和张厨子什么都看不到,可透过树冠的间隙,我猛然间发现就在正前方不远处,似乎有一队人在那里。
  林子下面虽然比较闷,没有一丝风,可在树冠之上却能感到树在摇动,无边无际的密林也像风拂过水面一样,不时荡起一层层绿色的波浪。

  树影摇曳间,我忽然发现在前方不远处有几个人若隐若现,最前面的一个似乎是在弯腰拖着什么东西。
  刘师兄?
  还没等我看得更清楚,不知是这棵大树晃动了,还是远处摇摆的枝叶遮挡了视线,那队人忽然之间又不见了。
  我又盯着看了半天,确认看不到了,赶紧顺着原路下树,心里默默记着刚才的方向。

  刚一换到那棵细一点的树上,我就迫不及待地冲着树下喊:“前面有人!前面有人!”
  “小心脚下,下来慢慢说!”林大个儿抬头望着我叮嘱道。
  我一路出溜,从树上滑下来,不顾肚皮被磨得生疼,兴奋地指着前面说:“快走,那边有人!”
  日期:2014-02-15 22:07:00
  他俩一听也都来了劲头,跟在我后面穿过层层灌木就往前跑。

  在树上看着不远,可到了地面上,从茂密的树木间穿过去的时候,就觉得远了很多。
  我们三个人几乎一路都是手脚并用,大汗淋漓地跑到我在树上看到的那个地方,可一看眼前的场景,张厨子和林大个儿一下都泄了气。
  只见沿着山谷向上,每隔几米就站着一个石人。石人的大小和真人差不多,沿着山谷的走势纵向排成一列,面部都冲着我们来的方向。石人脚下是长宽均约一米的方石,方石下半部都被枯枝败叶盖住,不知埋得有多深。
  “小山子,你看错了,都是石头人!白跑那么快,我还以为能找到老刘呢!空欢喜一场!”张厨子唉声叹气,又发开了牢骚。
  我仔细想了想,说:“不对呀!刚才明明是动的。应该没看错,确实是真人。”
  “咱来了都变身了?那不成见鬼了呀!”张厨子走上前去一下下拍着最前面的一个石人,一边拍一边说:“你会动吗?你会动吗?”
  林大个儿没说话,只是走过来端详着这些石人。
  我满腹狐疑,四外找了找没发现什么线索,也跟在林大个儿后面看这些石头人,一遍遍回想在树上看到的景象。
  仔细一看,各个石人和下面的方石是连在一起的,应该是一整块石头。从质地上看,石人跟我们见到的那些条石石质完全相同,应该是采自相同的地方。我猜想,这些石人也有可能是就地取材,直接从这片废墟中找石头雕刻的。
  虽然石材不错,石人的雕工却糟得很,尤其是最前面的几个石人,线条粗陋,只能大致看出雕的是女人,别的特征一概没有。并且,从前往后,石人的风化程度越来越严重,似乎越往后年代越久远。
  我们顺着石人的排列方向走了一圈,大致数了一下,包括后面已经倒掉的几个,一共有差不多二十个。另外,在这一列石人的两侧,除了那些之前就看到过的有过人工痕迹的大石头,我们又发现了很多散落在地上的小的石人。小石人最大的也就半米,最小的也就十多厘米高,雕工也都极为粗糙,像是随意丢弃在四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