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9-01 11:47:29
布娃就爱跟别人讲她的情史,但从不讲婚史。
情史还非要从头讲,从初恋开始。
“她的情史太他妈长,没耐性听第二遍。”
所以,稍有苗头,朋友们便纷纷找合适甚至不太合适的借口逃之夭夭。
只有梦想成为新情史中最佳男主的人,才会满怀厌恶又面带微笑的洗耳恭听,接受前任们给自己的远程打击。
蔚蓝就是这样一位不幸中奖的人。
此刻,他正备受煎熬地妄想努力听清布娃的每一段。
毫无例外,从头开始。
布娃的初恋发生在小学五年级。
那个年代很乱。
她随父母下放到边远山区。
学校师生对这位城里来的小女生宠爱有加,就仿佛今天我们身边的非重点小学里来了一位欧美留学生,总会有些另眼相看的。
布娃参加文艺汇演、参加诗歌朗诵,出了学校里所有学生能出的风头。
一天,副校长领来个人,并向此人介绍了他们的校花布娃。
当时是课后,布娃和几个文艺宣传队的小伙伴们正在排练一段反帝反修的舞蹈。
来人是个年轻人,穿一身当时最时尚的褪了色的旧军装。长的并不怎么好看,但在那么个环境里显得特干净特干练,总之很抢眼。
校长介绍说,他是县委书记的儿子,高中毕业来此下放锻炼,(也算是个知青)被派到本校当代课老师,(当然了,谁也不敢安排现任书记的公子去下地务农)学校指定他负责文艺宣传队。(后来好像听说是他毛遂自荐)
来人看了看这群比自己差不多矮两头的小孩子,说了声“解散!”转身就走了。
这个开头很不温和,也因此都对他生了几分畏惧。
第二天,排练照常。
他不知从哪弄来一些枪。枪很沉,是模仿三八大盖用木头削出来的。
他把那首反帝反修的歌曲改成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他给每人发了一支枪。
排练开始。
他让布娃出列,面对他,站到一排人之前,貌似领舞。但之后证明不是,他只是把布娃当成中介,他只对布娃一个人发号施令,概不理其他。
他编舞。他让布娃两手端着枪双脚随节拍不停地蹦,像跳绳一样。
美感没有,新奇十足。
布娃带领众人蹦起来。
布娃身后是她的同桌,一个有着一对红脸蛋儿的胖小子。
每当跳动超过三下以上,胖小子就撒出个怪声怪气的屁来。
谁也不敢笑。大家的脸都憋红了,胖小子的脸却惨白了。可是,当那终究挣脱了管制强行挤出门的屁又细又长又拐着弯时,连这位原老师也忍不住笑了,这时众人才敢爆出狂笑并瘫坐在地上。
看得出,胖小子确实尽力了。显然,这不是技术问题,只是压强太大。气体在高温高压下本就不会安生,你再强力震荡,那没有不失守的,就算高压锅也可能炸开,何况人还没有安全阀呢。
这本与布娃无关,可是原老师总是脸对脸的站得很近,并目不斜视地始终盯着布娃,看她蹦。布娃就有四分羞怯六分紧张,她生怕自己万一也一个不留神弄出点什么响动来,那可就甭活了。
她不想让他看着自己,但那又能怎样呢。
布娃就只是傻笑,笑到脸都酸了。
谁知布娃越笑原老师凑得越近。
布娃的笑很好看,这是很多人的共识。
从此,原老师的眼睛总在任何不能脸对脸的场合搜索布娃,比如间操、比如师生大会。就连他在场上投篮后,也能在场地边围成一圈的众多学生中准确找到布娃的位置,然后不停地向那里扫射。
布娃并不知道这些,是同学们告诉她的。
那时学校几乎所有女生都暗恋原老师。这种事对一所小学校的学生来说,年龄有点偏小,但布娃感觉农村孩子在这方面似乎成熟得更早些。
布娃什么也不懂,但她莫名为此而骄傲。直到有一天晚上发生了一点小意外以后,布娃才彻底惊呆了。
那天晚上公社放映队放映电影《红灯记》,地点就在公社的集市上。
接下来的情节有点像某知名导演作品的片段:(那个特定年代是这个特定情节多发的原因)布娃正看得高兴,突然觉得身后有人碰到她,她以为是太挤了,就向前挪动了一下,接着看。
怎么搞的,一再躲却躲不开呢?身后的人不仅贴到了她身上,手臂还从后面环绕过来放到了她的下腹部。
布娃反感地回头看去,吃惊不小,后面的人是原老师!
布娃虽然在这方面单纯到有点弱智,但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的行为,她不相信全校女生的偶像原老师会干出这事来。她直愣愣的一直扭头脖子看着原老师。
原老师转身挤出人群,走了。
不久,原老师消失。
后来布娃听妈妈说他参军去了,因为他走前特意托人捎信给布娃妈妈。妈妈不明白一个学校老师参军为什么要告诉她,更不明白自己念信时,旁边的布娃为什么望着远处的大山哭了。
……
“这也叫初恋?这分明是一个小流氓曾经意淫过你,你傻呵呵的不知道,还差一点被猥亵!真是气死我了!”蔚蓝心里十分不服的说。
日期:2014-09-01 11:49:41
2(更新版)
到中学时,布娃才开始对男孩有知觉。比如,眼光跟着某甲走;经常用余光偷瞄某乙;随众人八卦某丙;最严重的是,当某丁出现时,她会莫名其妙羞得满脸通红然后拔腿逃掉。
但真正改变她那一小段历史的是不在其列的另外一个人。
此人叫做兵小汉,是后转学过来的。
他的年龄应该不比其他人大多少,但他特别具有成年人的沉稳,而且号召力很强,身后总有一众追随者,这种领袖风范带来的地位已经威胁到了班主任的权威。
不用说,他先是被选为班长,(真的写纸条投票)后又被选为学生会主席,转眼成了全校学生的领军人物。
“这么优秀的人物你难道不崇拜?美女爱英雄啊,颠扑不破的真理呀。”蔚蓝酸酸地插话。
“不是不爱,告诉你吧,是够不着。”布娃对蔚蓝的专心听讲很是满意,朝蔚蓝做了个鬼脸,爽快的说。
布娃向来极单纯,倒不至于做了日本鬼子,(缺心眼子)但完全可以说毫无心机。
当时班里有个女生,无论性格还是人品都被公认为极坏,最要命的是她敢和老师对着干。老师觉得她无可救药,就公开在班会上号召全班同学“孤立她!”
作为老师,选这种拒绝育人的做法是未免显得小气和无能了一点,但对这种蒸不熟煮不烂还不断往外冒坏水腐蚀污染周边的学生,一个中学老师自认也只能这样了。
全班女生积极响应,没人敢也没人愿意与她为伍。
她真的被孤立了。
大概人天生就是具有社会性、群体性、从众性的动物,如果不是自愿,被孤立,应该是对一个人心理上的重度侮辱和惩罚。
这女生不是那种轻易服输的人,她要和老师较量,她要把至少一个人拉到自己身边。只要身边还有一个,就不算孤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