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10-02 17:38:00
引子
2014年7月中旬,盛夏,荷花盛开的季节,病中,我终于坐下来开始写这本“书”。
初稿(第一天)写下约一万六千字。从早上六点半到下午近四点。没吃早饭,中午喝了一包奶,接了一个电话,休息了一小会儿。这是第一天的成果。
原本想只要每天写3000字,一个月18万字,就是一个长篇了。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今天就写了1.6万字,33页纸。照这样的话,大约十天半月大概就能完成吗?但是灵感不常在,写作的激情不常有,(如果常有,那写文字的人就得被胸中的烈火焚烧得像火炉中的钢铁一样火红,可烧红之后,还是需要冷水降温淬火的。)我是平庸之人,缺乏天赋,以后也许不能天天都写出来东西,只能看状态吧,顺其自然。现在主干出来了,以后慢慢添枝加叶。
我写这个,只为圆一个梦。多年之前,我就想要写这样一本书。那时候,我曾经希望,写出它,并在临终前出版这部作品,这就像是我的孩子——不是怀胎十月,而是怀胎十年——的孩子。
多年来,我一直听到内心有一个声音对我说,写一本书。一定要写出来它。
我对自己说,“上帝给了我一支笔,让我用文字复仇。我不能辜负这份天意。”如果不能成为一个作家,就成为一个业余写手吧。不能被社会认可而出版,就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吧。
我要写一本自己认可的真正的书,一本略微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这就是我给这个世界留下的一个后代,我的“孩子”。他是个男孩,一个强健的有灵魂的儿子,他携带着我的基因、气息,遗传了我的性格和骨气。
我暗暗祈求上苍:如果上天肯成全我,请给我足够的时间,让我能从容地看到文中故事中这些人的结局。书中有一个上帝,是编剧(写作者);生活中也有一个上帝,他一直在俯视着滚滚红尘,那些男男女女。所有人都是他手中的演员,按照上帝的旨意来演绎属于自己的角色。
女作家是女人中的女人,也许是写作让她们变得格外坚韧、通透、宁静和淡泊。她们之中不乏长寿者。比如张爱玲75岁,冰心活到100岁,杨绛先生活到103岁,(今天是她的生日)。
我不是作家,不敢与她们这些女人中的“人杰”相比。我也不奢求那么多,我想再给我40年,足矣——让我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打磨这部作品,在白发苍苍的时候,精雕细刻出这部作品。就像手中的一块玉石,可以问心无愧地传给我的后人。
在这之前,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练笔、磨砺内心、创作这本书。我愿意用五年到十年的光阴,甚至一辈子,完成这本书。我视之为一生中唯一的一本小说。它是小说,也许比散文更真实。
我要写出来我的声音。我自己的,还有跟我同命运的女人的。那些被男人离婚的,被小三伤害过的,还有再婚后承受各种尴尬与屈辱的……等等。我要写社会底层的女人们。她们受到社会歧视,被男人伤害,她们自尊自爱自强不息……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用笔,也用扎扎实实的真实的人生,来“写”这本书。我不能在将来让读的人看了之后说,“瞧,她是个失败者,一辈子的失败者。小三快快活活地享受,她只能躲在家里写虚构的小说出出气。”——不,那不是我要的人生。
尽管人生不过是鸡肋,我依然要把这小小的少肉的鸡肋积攒起来,熬一锅味美的白菜汤——以此渡过漫长的冬季。是的,我要变废为宝,化伤痛为力量。我也想做一个魔术师。
诚然,大鱼大肉我没那个命,好在素食更健康(这个当然也可以说是酸葡萄心理吧?呵呵。)我们都知道,人生是一次单向的旅程,人只能活一辈子,无论你贵为天子还是草芥之人,在这点上是公平的。可最有价值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谁能告诉我呢?
以我愚钝的资质,我是觉得,它不是一帆风顺的吧?而且,那些酸甜苦辣咸都尝过的人,更不枉来世间走一趟,那也是丰富的精彩的人生,不是吗?
那么,多肉的猪排牛排让幸运的人统统挑选了端走了吧,给我留下一盘没肉的“鸡肋”足矣。我虽然不是孔夫子门下有德的高徒,也能够安然于萝卜白菜粗茶淡饭。我虽然不是一个好厨师,但是我要用“鸡肋”蕴涵的悲欣,熬出一锅人生的百味汤。
这汤的名字就叫做《鸡肋人生》。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围城内外》。我不知道,读到的人,会喜欢哪一个?是不是更喜欢后一个呢?
因为,婚姻就是一座“围城”。男那女女的人,不是在城中,就是在进城的路上……
杜鹃
草于2014.7.18日
16:46
日期:2014-10-04 16:04:35
婚姻就是一座“围城”。男男女女的人,不是在城中,就是在进城、出城的路上……
但是人们究竟为什么要进城?不得不进城呢?
如果一些男人是为了传宗接代而需要一个家庭,那么女人,需要的则是一份安全感。离婚的女人,之所以再婚,更多是因为离婚身份所受到的社会的歧视。
没有吃过梨子的人,不会知道梨子的滋味。
离婚之后的杜鹃,经历了涅槃一般的心灵历练。首先,是感情世界的一片废墟,暗无天日。其次,是工作中,似乎也出现了问题,挨了领导批评。有一次,明明不是她的错,还是被当众狠狠批了一顿。女人多的地方,本来问题就多,口舌也多。而一些女人的心理,往往是“恨人有笑人无”。本来都好好的,差不多境况,还能维持表面的和气,一旦有人出现了变故,她们作为旁观者同情是有的,更多的则是打心底里的鄙夷——有参照物的悲惨,才能映衬出自己的一点点优越感,人毕竟还是有动物性,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职场中是不会消失的。
所有的女人都是同行。这点张爱玲看得透彻。
所以离婚后的杜鹃,最先学会的是不向人诉苦。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把你的不开心说出来,让我们开心一下。”
离婚的女人,千万记住,不要随便跟人诉说自己的伤痛。大家一定记得《祝福》中的祥林嫂吧,很多人提起这个名字就嗤之以鼻。然而我们都忽略了,鲁迅先生写这样一个人物,绝不是讽刺和贬低,那里面是对人性深刻的洞察、讽刺和揭露。
祥林嫂是不幸的。她身边的女人,和她一样身份的女仆都变着法子逗弄她说那些事,当她们听完之后,腻了,就纷纷拿她取笑。
如果祥林嫂是现代女性,有文化的女子,她不会是那个样子。聪明的女人,只会在合适的人面前,露出自己隐藏的伤口。那个人,如果是同性,应该有相似的遭遇和经历,所谓同病相怜,才可能有真正的尊重和体谅,才会有彼此相拥的温暖。
杜鹃很佩服魏老师,魏老师离婚多年,从来不曾在女同事面前露怯,从不让人觉得可怜。她的女儿上初中,清清爽爽的学生头,乖巧懂事。母女俩相依为命多年。魏老师从不曾向前夫祈求复婚。在那场婚姻的战争中,她维持着最后的尊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