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之恋》
第44节

作者: 北方金雕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3-01 21:54:08
  第二十三章 重获新生
  转眼到了一九四八年的冬天。天津城里死气沉沉,民不聊生。街上除了衣着褴褛的老百姓,就剩下军人、警察和流氓、混混儿。庆华虽然天天从早忙到晚,但他们母子和其他普通老百姓一样,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种莫名的沉闷压抑在人们心头,他们都盼着天上赶紧划过一道闪电,撕破灰蒙蒙的天幕,从此不再过这浑浑噩噩的日子。
  孙大哥的主家已经带着家眷坐船跑了,临走时他给了孙大哥点儿工钱。这些日子,孙大哥一家全靠这点儿钱度日。钱花完了该怎么办呢?孙大哥心里没谱儿。连日来,他到处找活儿干,但都吃了闭门羹。
  一天傍晚,孙大哥来到庆华家。这时,庆华刚进家一小会儿,石婶儿正忙着做饭。孙大哥和庆华随便闲聊了几句,然后伸过头来小声地说“兄弟,知道吗?城外有军队打过来了,不少官宦人家和有钱人都跑了。”
  庆华也听说了这个消息,见孙大哥说起此事,他不停地问这问那。“听说他们不偷不抢,不欺负老百姓,是这样的吗?”庆华的眼睛里闪动着奇异的光彩。像他这样一个遭受过日本人奴役,现在又天天卖苦力的穷人,是多么希望让他扬眉吐气的那一天尽早到来啊!

  饭熟了,哥儿俩在吃饭的时候,仍然小声地谈论着此事。石婶儿细心地听着,心里不停地琢磨着。吃完饭,孙大哥起身告辞,因为他必须在宵禁之前赶回家。
  进入腊月后,天津城外枪声不断,解放军已经兵临城下。商号已经没有什么生意可做了,庆华不得不呆在家里,和母亲一起等待着命运的安排。腊月十六早晨,庆华早早地起来,用剩下不多的棒子面熬了点粥,然后跟妈妈一起喝了起来。喝完粥,庆华坐了一会儿,就想去外面找点活儿干。虽然外面很危险,但他们总要吃饭啊!可还没等他出门儿,城外突然枪炮声大作。石婶儿一看不好,急忙拽住了庆华,死活不让他出门儿。这一天,从早到晚,枪炮声此起彼伏,一直到晚上也没停下来。大杂院里的人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第二天下午,城内终于安静下来。这时,大杂院儿里所有人的心情都异常忐忑,不知道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过了一会儿,刘志成端着他那台宝贝电匣子走到院子里。电匣子里反反复复地播放着《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与人民约法八章》:“本军奉命歼灭国民党匪军,解放北平,天津,唐山,张家口诸城市。兹特宣布约法八章,愿与全体人民共同遵守。(一)保护各城市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望我全体人民严守秩序,各安生业。如有***分子或其他破坏分子乘机捣乱,抢劫破坏者,一经查出,定予严办。(二)保护民族工商业,凡属私人经营之工厂,商店,银行,仓库等,一律保护,不受侵犯。望各业员工照常生产,各行商店照常营业。(三)没收官僚资本。凡属国民党反动政府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铁路,邮政,电报,电灯,电话,自来水等,均为民主政府接管。其中如有一部分民营资本经调查属实者,当承认其所有权。所有在官僚资本企业中供职之人员,在民主政府接管前,均须照旧供职,并负责保护资财,机器,图表,账册,档案等,听候接收处理。保护有功者奖,怠工破坏者罚。其愿继续服务者,在民主政府接管后,准予量才录用。(四)保护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及其他一切公共建筑,任何人不得破坏。学校教职员,文化教育卫生机关,及其他社会公益机关,供职的人员,均望照常供职。本军一律保护,不受侵犯。(五)除首要的战争罪犯及罪大恶极的***分子外,凡属国民党省,市,县各级政府机关的官员,警察人员,区镇乡保甲人员,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者,本军一律不加俘虏或逮捕,并责成上述人员各安职守,服从本军及民主政府的命令,负责保护各机关资财,档案等,听候接收处理。这些人员中,凡有一技之长,而无反动行为或严重劣迹者,民主政府准予分别录用。如有乘机破坏,偷盗舞弊,携带公款,公物,档案潜逃,或拒不交代者,定予依法惩办。(六)为确保城市治安,安定社会秩序,一切散兵游匪均应向当地政府,本军部队及警备司令部或公『安』局投诚报到,凡自动投诚报到,并将所有武器交出者,概不追究;其不报到及隐藏武器者,即予逮捕查究,决不姑宽,窝藏不报者,亦须受应得的处分。(七)保护外国侨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一切外国侨民,必须遵守本军及民主政府的法令,不得进行间谍活动,不得有反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行为,不得隐匿战争罪犯,***分子及其他罪犯,否则,当受本军及民主政府的法律制裁。(八)无论在本军进城以前和进城以后,城内一切市民及各界人士,均须共同负责,维持全城秩序,免遭破坏,凡保护有功者奖,阴谋破坏者罚。

  “本军纪律严明,公买公卖,不取民间一针一线,望我全体人民一律安居乐业,切勿轻信谣言,自相惊扰。切切此布。”
  大杂院儿里的人这时都走到院子里,围在刘志成旁边,收听《入城约法八章》和其他公告。就在人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着的时候,几个身穿便衣的年轻人来到大杂院门口儿张贴布告,并亲口向人们宣传《入城约法八章》。在他们的动员下,庆华加入了打扫战场、拆除工事、清理街道的群众队伍。大杂院儿里的居民们也都领到了人民政府和解放军发放的粮食,不再担心忍饥挨饿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解放军的剧社深入到学校、工厂和居民区搞演出,大杂院儿的老少也有幸看到了剧社的演出。《王大娘赶集》、《王大发归队》、《买卖公平》、《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王宝山参军》,一出出弥漫着乡土气息和革命味道浓郁的演出,让他们时而群情激奋,时而喜笑颜开。从渤海大楼到官银号,秧歌队在街上走走停停,拉开场子就大演一场,演出现场常常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庆华跟着清理队伍干了好几天,虽然很累,但他的心里却是甜的。城内恢复平静后,由于商号老板不知去向,刘志成和庆华只得想着自谋生路。很快,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对失业人员进行了登记,并给他们安排了工作。庆华和刘志成被分到了一家纺织厂。从此之后,庆华和母亲才算过上了塌实的生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