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摩者说:精灵寻找替身,白领寻找爱情》
第5节

作者: 云南西木
收藏本书TXT下载

  “师父说巫师天生就是巫师,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一个人若生来就是巫师,他就会有很强的通灵能力。巫师能够施法术,以及拥有一些难以解释的自然力,是天生的。也就是说,具有特殊材质的人,是可以往来于天地之间的。”
  “我见过毕摩的法器。”
  “我知道。法器通灵,你看过法器,法器已经告诉过我。”
  “我见你师父存有一些厚厚的经书?”
  “我们彝族是一个既有语言又有文字的民族。彝文是一种古老的自源文字。师父的经书,有牛皮经卷、羊皮经卷、布面经卷、古宣纸经书、草纸经书、竹经、兽骨经、羊骨经,还有竹简、骨书和木牍。从书写上有人血经、兽血经、牛血经、猪血经、鸡血经、木炭经、墨汁经等。经书有祭祖经、诅咒经、通神经、生育经、毕摩史经、鬼神像经、招魂经、送魂经、护身经、治怪病经等。经书涵盖着天地形成、神话传说、婚姻世族、战争迁徙、族群分支、祭祖仪轨、历史人物等内容,涉及到历史、哲学、医学、谱牒、宗教、天文、律历、地理、文学等学科。”

  “我知道,各地对创造彝族文字者的说法不一,但大家都共识的一点是,毕摩是彝族文字的集大成者,所以彝文又被乘称作毕摩文、贝玛文。”
  阿木格鲁拿出一本经书,“读这本经书需要‘左翻倒念’。”
  “怎样解释?”
  “写的时候从上到下竖行书写,阅读的时候需将经书向左调转九十度角横看。”阿木格鲁挡住我伸出去翻书的手,“师父说过,所有神物,你只能看,万不可触碰!”
  “听说老毕摩还会毕摩画?”
  “是啊,师父经常在纸张、兽皮、树皮、竹简、石板、木板、骨头等载体上画一些日月星辰类、风雨云雾雷电类、动植物类、异域世界的神灵鬼怪类、生产生活用具类以及战争场景、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图腾符号等‘线条式’的原始图画。师父用这些画来叙述故事、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反映历史生活、表达志向和愿望。”
  “我想听你讲讲毕摩经书?”
  “彝文古籍集成了彝族的语言、哲学、历史、谱谍、地理、天文、历法、民俗、伦理、文学、艺术、农学、技艺、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医药、宗教、文字、民俗、农牧业、占卜等内容。其中,毕摩经书包括了安灵送灵、指路招魂、做斋祭祀、婚丧嫁娶、建造房屋、祛病禳灾、出行远门、祈求农事生产等内容。”
  阿木格鲁从经房抱来一摞经书,拿出其中的一本牛皮经卷,“这本是祭祀经。是师父在主持祭祀亡灵、送灵、安灵、祭祖、祭山神、祭灶神、祭天地等仪式时用的经书。”阿木格鲁又拿出一本骨书,“这本是占卜经。师父为彝人预测吉凶祸福时用的经书。”阿木格鲁指着一本布面经卷,“这本是百解经。是消除一切邪祟之意。”阿木格鲁用“左翻倒念”的手势翻开一本草纸经书,“这本是祈福经。是师父在进行祈福、招福、播福、许愿、还愿等仪式时用的经书。”阿木格鲁指着书卷最下面那本竹简,“那本是指路经。师父为死者主持葬礼、作祭、作斋等仪式时,念诵此经,可护送亡灵回到祖先发源地与祖宗团聚。”阿木格鲁指了指经房,“里面还有很多经书,《观音经》、《洒净经》、《开场经》、《回熟经》、《领生经》、《请神经》、《送神经》、《太上老君咒》、《阴阳书》、《火神经》、《五谷经》、《灶神经》、《祭虫经》等。”阿木格鲁神秘地向毕摩师父的房间望了望,郑重其事地说,“经房受神灵庇佑。师父说了,你不得进入经房,否则,将会瞬间灰飞烟灭。”

  日期:2014-10-26 16:18:04
  6.初识楚雄
  年底,董事长通知我到他的办公室。
  他当面通知我,说公司在云南省楚雄市新开了一家分公司。董事局开会决定,派我驻该分公司一年,开拓文化市场。
  公司近年全面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目前已经涉足计算机信息产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酒店业、影视产业。近年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都出台了有关文化发展政策和文化产业政策文件,各地财政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公司大概不想错过这波热潮。
  文化?我读书时一直学的都是呆板的经济学科,跟有上下五千年深厚历史沉淀的、可以大力挖掘的文化打交道,真是求之不得的意外派遣。何况董事长还开出一份待遇不菲的薪水。我欣然应允。
  董事长问我何时可以启程?
  我爽快地回答:明日。

  离开公司,我忽然觉得有些盲目乐观。
  等等,楚雄的地理位置在哪儿?那可是一个我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地名。
  手头有限的资料显示,那是一个彝族自治州,享有欢庆当地州庆和火把节假期的法律。
  公司给我的资料上写道: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这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丰富多彩四字被加了着重符号,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有独特的饮食和服装文化。
  下面是一段加了着重符号的文字: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彝族音乐风格古朴,品种繁多,民族特色鲜明而浓郁。民歌或高亢激越,或轻柔优美,或压抑低沉,或敦厚朴实,但皆朴素优美,别具韵味。

  彝族的歌曲有史诗歌、情歌、喜歌、风俗歌等。其中又分为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师调等多种曲调。
  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
  彝族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包括叙事歌曲、结婚歌曲、劳动歌曲等。
  彝族民间器乐不是仅供伴奏,而是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胡琴、彝箫、坚笛、唢呐等。还有吹木叶,即以一片树叶来吹奏乐曲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
  彝族舞蹈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分为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舞,如跳歌、跳乐、跳月、打歌舞等。民间舞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动作和表现生产过程。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跳锅庄舞、跳都火舞、对脚舞、被毡舞、芦至舞。
  彝族的四大腔,即海菜腔、山药腔、五山腔和四腔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种大型多段套曲,多为男女在吃火草烟这类交际习俗活动中演唱。它篇幅长大、结构复杂、演唱形式多样,特别是历史渊源流长、旋律优美动听、演唱别具一格的海菜腔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资料中间有大段的空白,我以为是资料员的疏忽,看到最后,才看到这样一行字眼: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