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高校毕业后,我到深圳做了男公关》
第14节

作者: LUCIA的梆梆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3-10 19:21:47
  也尝试下用手机更新贴子。
  最近又到315了,楼主的神经开始习惯性地紧绷。有时候也觉得,中国的消费者挺不容易的,被坑了被骗了被侵害了权益也很难讨个说法,对于一些售后服务不佳的企业来说,它就是仗着店大欺客,如果投诉的人是普通人一个------根本不产生什么社会影响力,那么不良企业往往选择无视。但如果时机选择的好,避如就趁着315期间给客服打电话说再不解决问题就要投诉到媒体,或者干脆自己微博发好@一通(包含企业官方微博、媒体官方微博),架势做足了,一般企业这个时期特别敏感,不愿生事,如果只是小问题或者是要求不高基本都会满足,所以维权选这个时候没错。当然楼主指的是在自己占理的情况下适度维权。

  日期:2013-04-03 23:37:28
  连着一个月处理负面,这不,清明节了,咱还得随时注意观察网络舆情动向,公关这份工作,真的要付出很多,牺牲很多,包容很多。给自己鼓鼓劲吧,再累咱也还得坚持不是。
  日期:2013-04-16 15:34:28
  今天在机场等飞机,不巧或许是由于广交会的原因,中午好时段的航班都被一扫而空。也罢,在机场慢慢等待,幸好有wifi,便借着这个宝贵的时机再写上几笔。

  猎狗的嗅觉和章鱼的触角
  最近几日也不知是否犯太岁,公司的负面新闻特别多,高层领导的压力很大,当然,这种压力只会自上而下传递,就自然落在了公关同事的头上。
  这几年,新媒体日新月异,几许沉浮,我们这些围着媒体转的公关的思路也要随之改变,压力越来越大,处理的效率也渐微。这些都让我很是困惑,显得有些疲于应付。其实对于我来说,做一个有亮点的传播带来的成就感要远远大过这些。然而,食人之禄、忠人之事。我还是得想尽办法去做,当然时间精力都有限,便也疏于了这个帖子的维护。
  今天想谈一谈作为一个公关人的嗅觉和知识面技能。其实公关是一个很费脑子的事,大体来说,你得关注所有的公众事件和社会热点,因为你不知道可以给品牌借用的传播机会什么时候到来。这样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必须形成一个习惯,扎根在公关人的脑海里。觉得累的自然是不适应做这个,心里喜欢把这种思考当做一种享受才是这行的人才。
  波士顿马拉松比赛发生爆炸惨案,大多数人都是当做一个突发的社会新闻来看,关注的更多的是美国政府的应急救援和幕后的策划黑手。可做公关的人则要多一些深入的思考,上午的时候,我看到匹克的官方微博发了一条内容:大意是灾难阻止不了我们坚持跑步的决心,为惨案的死难者默哀。这个充满社会公众情绪失控风险的传播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品牌的关注度显然也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对于做公关的人来说,媒体想到的需要考虑到,媒体不会去做的内容也得关注到,因而不论是工作量还是思考的深度都会有一定的强度。
  而对于传播来说,文案的力量非常强大。这可不比写文章,可以洋洋洒洒几千字。公众没有耐心阅读,现在的人每天接收的信息量太大,所以现在的媒体都演变成了“标题党”。就我个人的感觉和体会来看,写个50字内的精炼的有感染力的能打动受众的内容其实非常艰难,往往冥思苦想,反复谋划,而不光是下功夫的需要,很多时候缺的是那灵光一现。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段子:一个老板做生意破产,不得不沦落为讨饭的乞丐。可是啊,老板就是老板,讨饭也想讨出点花样来。他找到了一位策划师,想请策划师帮忙想想办法怎样让他讨到更多钱,但是这位老板现在付不起策划费,他说等讨到钱了和策划师分成。策划师觉得很有趣,第一次有乞丐来找他出主意,便也不觉得费用是个问题。
  你姓啥?策划师问。
  我姓李。这个乞丐回答。好的,以后比就叫做“叫花李”。策划师说,我给你的第一条策划建议是,你要树立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区分于其他讨饭者。
  乞丐李照做了一面招牌,真的写上了“叫花李”。
  第二,以后你讨钱不要东跑西跑,浪费时间和精力,你要集中精力抓住自己的客户群体。
  一个讨饭的哪来什么客户,叫花李不以为然,但他还是遵照了策划师的意见,以后乞讨只集中在人流量最大的人民广场。
  最后一条建议是,你讨钱的时候每次只要5毛。别人给你1块的,你得向他解释,你只收5毛。别人给你2毛的,你得告诉他你不要,你这里最低消费是5毛。
  什么??一个讨钱的还最低消费。“叫花李”坐不住了,别人给我一块我要找他5毛,别人给我2毛我又不要,这样我讨的钱不是越来越少了吗?
  不会。策划师胸有成足地说,如果你只要5毛,就会区别于其他乞丐。这叫差异化营销,你想想啊,一个给你1块的人,你只收5毛钱,还要找给他5毛。他回去会怎么说,他肯定在他的家人和亲戚朋友面前大肆广播:唉,今天我遇到个乞丐啊,好稀奇啊,给他1块还找5毛,头一次见到乞丐找钱的。那个给你2毛的人,回去肯定会怒气冲冲地向他周围的人抱怨,今天遇到个稀奇事了,给那个乞丐钱他居然嫌少不要,还说有什么最低消费,气死我了!

  最后的结果呢,就是他们都在为你传播你的乞讨事迹,这就是口碑。
  乞丐顿悟,便上街按此操作。
  一段时间过后,策划师见乞丐再没有过来,也很想去看看自己策划的点子效果如何。他悄悄来到人民广场,只见角落一处人山人海,挤开拥挤的人群,他果然看到了“叫花李”的招牌,他的生意异常火爆,排队收钱,可是真的每次只要5毛,嘴里还念念有词:您的一块,找您5毛。
  可是,眼前的这个叫花子分明不是老李。

  策划师十分惊讶,他走过去问那个叫花李呢?
  那人回答:他啊,他说去街对面的百货公司门口开分店了,我啊,是他花钱雇来,在这守摊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