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事件改编,讲述当代灵媒的故事——当代灵媒杂谈》
第3节

作者: 张小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天晚饭后,他和父亲谈论生意上的事一直到深夜。周建业突然觉得背疼,便让儿子帮忙敲打敲打。周嘉实给父亲捶了几下之后,觉得父亲的衣服里似乎藏着什么东西。他便掀开父亲的衣服,看见两个的黑点隐藏在父亲背部的皮肤之下,仔细看后才发现,黑点似乎还在不停地晃动,发出隐约的嘶嘶声。他用手轻轻触碰黑点,黑点突然从皮肤处鼓了起来,在周建业疼痛的喊叫声中,两只黑色的甲壳类昆虫从他皮肤里钻了出来!周嘉实惊恐地愣在原地,看见两只虫子似乎在盯着自己,发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

  父亲被连夜送往医院,除了皮肉伤外,倒是没有大碍。虽然当时的情景十分可怖,但周嘉实宁愿相信那是自己看到的幻象。之后的几天里,臭味依然存在,父亲的身体倒是一直无恙。但好景不长,一个夜晚,周嘉实被母亲的惊叫声吵醒。他跑到父母的房间,看见脸色惨白的母亲,顺着母亲的目光,他看到在床上熟睡的父亲,父亲周围,爬满了黑色的甲壳类昆虫!正是前几天从父亲皮肤里钻出的那种虫子!周嘉实壮着胆子走到父亲身边,忍不住干呕起来。只见黑色的虫子一只接一只地从父亲身体里往外爬,而父亲却仿佛完全没有知觉。

  周家人先后请了许多知名医生,但是大多数医生只是看了一眼周建业的身体便惊慌离开。直到前几天,一个医生在观察后,告诉周家人:周建业的情况并非医学可以处理,应该是中了某种咒术,需要找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帮忙,才能查明原因。周嘉实立刻就想到了安槿。
  “伯父现在在哪儿,能不能让我看看?”

  在周嘉实母亲崔伊婷的带领下,安槿在隔壁的房间里见到了处于昏迷状态的周建业。这个房间里臭味很重,是一种腥气和腐气的混合气息。几只黑色的虫子在地上爬动,安槿捏起一只仔细观察,虫子很像一种黑色的臭虫,但头部的构造颇为奇特,有完整的耳目口鼻,似乎还长有整齐的牙齿。它挣扎着看着安槿,发出嘶哑而满足的笑声,安槿把它扔到地上,用力一踩,虫子立刻化作一片灰黑,蒸发在空气之中,只留下一股明显的恶臭。

  “虫噬……”安槿心中一惊。
  “姑娘,你说虫、虫什么?”一旁,崔伊婷紧张地问。
  “伯母。”安槿抽出一支烟,“麻烦你先出去一下。”
  崔伊婷离开房间,留了个门缝,她和儿子,以及丈夫的两个兄弟,透过门缝紧张地看着屋里的情景。安槿点上烟,深吸一口,吐出烟雾,地上的虫子似乎都注意到了她,纷纷聚拢过来,凝聚成一个灰黑色人影。安槿把烟头戳到人影上,火光开始在人影上蔓延,人影发出一阵嘶吼,挥散在空气中,屋子里的恶臭立刻减轻了不少。安槿走到周建业身边,发现他身上并无明显伤痕,她习惯性地又点上一支烟,一面给周建业盖上毯子,一面点着头走出房间。

  “怎么样?”周家的十几口人围过来问。
  “暂时没事了,但要想从根本上祛除缠绕在这个家的东西,我还得好好想想办法。”
  “这个家?”崔伊婷惊恐地问,“你是说,这东西不是只缠在建业身上的?啊?!”
  “虫噬。”安槿简单解释说,“这是一种很古老的灵体,本身不具有危害性,但常被内行之人用来祸害某个家庭。伯母,周哥,这是一种很少见的咒,不是不能祛除,但我需要时间好好考虑和计划。”
  “那今晚……”周嘉实的叔叔忍不住担心道。
  “我保证今晚不会有事,明天我再来。”

  “我送你。”周嘉实说。
  “不,不必了。”安槿一面制止他,一面走向门外,“你们陪陪伯父吧,看他能不能醒过来,如果能醒过来,对祛除虫噬是非常有帮助的。”
  当时,安槿还住在父母留下的老宅,每次回到家,看见对面紧锁的门,她就难免想起夏远城和他的父母,每当此刻,仇恨和怨愤便要加深一些。但这晚不同,她一门心思想着虫噬,想着周家的事。事实上,三年来,她早已将外公留下的书籍尽数牢记,对虫噬自然有着详细的了解。只是,她深知周家的事情一定非常复杂,方才不便点破而已。
  她翻开一本书,书名是《开宝灵媒实录》,记录了从后周末年到北宋开宝年间的中原地区的各种对付魔物的实例,其中就有一例祛除虫噬的记录。所谓虫噬,源自上古的某种仪式。两千多年前,在中原的某些地区,为了祈求来年丰收,人们便以活人祭祀大地。其中,祭虫神是重中之重。祭祀方法便是收集各类昆虫,聚于成人大小的器皿中,再将献祭的活人扔入器皿,严加封闭。七日之后打开器皿,若是活人骨肉尽毁,便是来年丰收之兆。随后,这些器皿又会被原封不动地埋入固定地点。作为祭品的活人,在祭祀过程中受尽万虫噬咬,产生强烈的怨念,怨念在死后依然存于器皿之中,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诡异的灵体,即为虫噬。

  因为长久封闭,虫噬逐渐失去了主动攻击性,所以,即使后世的破土无意间放开了这些远古灵体,它们也只是压抑着愤怒,而从不主动伤人。想要用它伤人,还需要行家里手的引导才行。
  西汉末年,王莽乱政,残暴无度,遍寻天下恶毒之法处置异己,以畏众臣。此时,便有人献上虫噬咒法。据说,被虫噬纠缠的人,会在昏迷中体验万虫噬体的感觉,恐惧和绝望的情绪会逐渐将灵魂抽干,进而致人于死地。也有零星记载认为,除了害人性命,虫噬还有着更为广泛的用途。至于具体是何种用途,则是无从考查了。
  想利用虫噬的力量,说易也易,说难也难。须得家中一人亲自做引子,将虫噬所依存的器皿带回家中,于凌晨三点埋在门庭前方,方能将虫噬请来。可以说,这是一种自我毁灭的咒术,这也正是安槿无法当面道破虫噬行咒之理的原因。
  周嘉实是周建业的独子。那么,请咒之人,如果不是周嘉实,就必然是他的母亲,崔伊婷。

  日期:2014-02-11 23:44:00
  第三章 卦象 
  经过一夜努力,安槿总算在天亮前弄明白了虫噬的祛除之法,并制定了完善的计划。按古书的记载,祛除虫噬有两法可行。其中一法较为实际: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祛除虫噬,须得做引子的人亲自解咒。方法是捉数十只昆虫放于一个白色布袋之中,袋口扎紧,虫子需保持存活。然后令此人拿着布袋,绕着被虫噬纠缠的宅子行走。此人是虫噬的领路人,虫噬自然能感应到他的存在,布袋中的昆虫则会让虫噬骨子里对虫类的恐惧放大,进而引起其愤怒,虫噬便会离开宅子闯入装满虫子的布袋之中,根除之法,便是要趁此点燃布袋,等布袋燃尽,再将门庭前所埋的器皿挖出,送至十里之外,这个虫噬便将彻底消失,咒术自然也会解除。

  在这一过程中,虫噬不会在布袋之中过多停留,而是在杀死袋内的昆虫后,迅速回到先前的宅中,因此必须把握好时机。古法中强调了布袋内昆虫的数量,为了给祛除虫噬提供更多时间,虫子自然越多越好,但过多的昆虫有可能会让虫噬的恐惧胜过愤怒,从而不会进入布袋。书上记载,昆虫的数目以50~~70只为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