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事件改编,讲述当代灵媒的故事——当代灵媒杂谈》
第14节作者:
张小槿 “这孩子孝敬长辈的,怎么能说世俗。”田峥笑呵呵地请安槿坐下,又问,“这周家的事,我算得可准?”
“不能说是全准吧。”安槿回答道,“不过要不是您那一卦给我指明方向,结果估计就不一样了。”
“嘿嘿,我就说吧。”田峥很是得意,正赶上饭点,便要请安槿和周小易一起吃晚饭,安槿欣然同意,只不过最后还是自己抢着结了帐。饭桌上,她向田峥请教起鬼手的事,问得田峥连连摇头,说自己帮不上忙。又劝她不要管这种闲事,毕竟鬼手过于神秘,别再沾惹到自己身上。饭后,安槿缓步走在街上,不知如何是好。田峥的话自然有道理,那些至邪的东西,自古都无人愿意招惹,也正因此,那些东西才越发神秘。可又一想,自己毕竟与肖雅相识一场,若是就此撒手,未免太不仗义。不如只管努力,若是真的毫无办法,也就只能怪那肖晴命薄了。
回到家,肖雅刚吃过饭,正一脸茫然地和肖晴看着电视。见安槿回来,肖雅忙起身帮她关门,肖晴却显得十分麻木。安槿坐到她身边,看见这个原本美丽的女子目光呆滞。安槿本就心软,见她如此,就想用言语宽慰。肖晴自打来了安槿家中,总是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平日里从不说话,安槿只得从肖雅口中了解她的基本情况。
这肖雅和肖晴的父亲是堂兄弟,也是肖家到了那一代唯一的两个传人。肖晴比肖雅大四岁,两姐妹很小的时候,两位父亲就因为救几个落水的孩子牺牲,这对姐妹因此成了孤儿。可是两位父亲见义勇为的申请过程几经波折,农村的孤儿想进入城市的孤儿院也十分困难。亏得村里有几位善心人,东一家西一家地好歹把两姐妹养到十几岁。肖晴虽然是姐姐,却善良懦弱,总是需要肖雅的保护。肖雅十四岁那年,两人离开家乡来到梦城,带点痞气的肖雅很快跟一群混混熟了,跟着他们混了三年日子,而后到了一家会所做了公主,从此深陷其中。肖晴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加上村里人和肖雅偶尔的资助,总算完成学业。凭借自己的努力,她毕业后便成为一名中学教师,虽说至今都没有编制,但也是迟早的事,算是在这偌大的城市里稍微有了着落。
肖晴当老师的第二年,也就是2005的夏天,肖晴和同学校的一位叫张子悠的男老师确立了恋爱关系。可是到了2006年,大概一个月前,张子悠却莫名其妙地提出了分手。肖晴根本弄不清楚状况,茫然后陷入了无边的悲伤和绝望。据肖雅说,这一个月来,堂姐都像丢了魂似的,班也不上了,饭也不怎么吃,整天对肖雅说“度日如年”“不如死了算了”之类的话。肖雅觉着这是女人失恋后的常态,也就只是安慰。几天前的一晚,她突然接到肖晴的电话,知道了鬼手之事,又想起安槿懂得鬼怪奇术,这才带肖晴前来求救。
日期:2014-02-12 00:11:00
这几天,肖晴都静坐着不怎么说话,今晚却突然主动开口,说是下午睡着的时候,恍恍惚惚看到一些景象,也不知道是不是梦。
据她描述,下午两点的时候,她看着电视,靠在沙发上睡去。不知是几点,朦胧中睁开眼,却看见周围异常的景象: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只是运行速度都快了许多倍。电视的节目一个接一个,肖雅也是瞬间往返于各个地点,声音快到无法分辨,窗外的日夜迅速交替。总之,仿佛一切时间都被上百倍地加速。等她恍惚中醒来,发现一切又安好如初,那感受别提有多诡异了。
安槿听完正思索着,肖晴突然喊她看电视。电视上,是梦城电视台播放的梦城城市景观,用的是延时摄影的手法。所谓延时摄影,是以较低的帧率拍下图像,然后用较快速度播放画面的摄影技术。目的是为了使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平时难以观察的景象。这种拍摄方式,常用来记录城市景观、植物行为或者星空变幻。
“我那个时候看见的,就是这样的世界。”肖晴不停地这么说,看样子,这情景似乎足够真实,不然不至于让她如此印象深刻。
“那你自己呢?”安槿随口问道,“你自己也跟着世界加快了速度么?”
肖晴似乎不能确定。
“小槿,今天……今天几号了?”她似乎突然觉得不对劲。
“6号,8月6号,怎么了?”
“6……6号……”肖晴听完,眼中满是恐惧和不解,“不是4号么,我下午睡之前还是,还是……4号……”
8月4号,是两姐妹来到安槿家中的第二天。
“晴姐,你……确定?”
肖晴脸色惨白,十分肯定地点点头。“我特意看的,因为4号下午有‘梦见’(梦城电视台一档收视率很高的节目),我特意看了日期的……我……”
安槿不可思议地看着她,不由地联想起一些传说,感觉难以置信。
“可今天的确已经6号了呀,槿姐……”肖雅紧张地问道,“这跟那只……那个……会有什么关系么?”
安槿完全摸不着头脑。要说起肖晴描述的情景和感受,倒也真有相似的前例。南朝祖冲之所编撰的《述异记》中,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说是晋朝(也不知东晋西晋)时有个叫王质的樵夫,有天到一座名为石室的山上砍柴,偶遇几个孩子围在一块石头周围,一边下围棋一边唱歌。这王质平日里也是围棋爱好者,就把斧子放下,驻足观看。一个孩童见状,给他一个枣核一样的东西。他吃下去,竟然完全没了饥饿的感觉。不一会儿,孩童对他说该回家了。王质这才想起砍柴之事,起身去拿斧子,斧柄竟然已经完全腐烂。他回到家,发现家乡已经完全变了样。他向村中之人说起自己的事,才知道时间已经过了上百年。也就是因为这个典故,这石室山后来便被称作“烂柯山”,连围棋这一运动,也有了“烂柯”的别称。
这样的故事民间还有不少,类似的概念也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比如《西游记》里那句“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就能视作从原理上对“烂柯”现象的解释。安槿也在外公留下的书籍和笔记中见过一些相似描述,当时只是觉得离奇。可今天听肖晴如此描绘,加之她十分肯定的态度,安槿也不得不相信了这样故事,这与肖晴身上的鬼手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槿安抚了两姐妹,回到房间,找到一本外公留下的一本,名为《袁天罡志异》。这袁天罡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精通星象学、周易与预测学,其著作颇多,最为出名的便是与李淳风同作的那部《推背图》。而《袁天罡志异》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未能通过官方渠道传于后世,只是在民间艰难传播,到了郑国庆这里,已是损失了大半内容的残本。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本千古奇书,里面记载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人和事。其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说是隋末,两股地方势力交战,一方大败,军师和将军尽皆被俘。敌方将他们禁于两个囚室,逼问军情。二人都是忠义之士,自然不从。敌军便不准两人饮水进食,以此煎熬。那将军不出五日便脱水而死,只是那军师神态自若,竟一连撑了数月而无恙。敌军见他如此,以为神明,遂不敢妄动。后来两军再战,军师得救。原来这军师懂得奇门异术,饲养了一头名为“时饮”的怪物,这时饮以吞吐时间为生,善于操纵与时间相关的一切。这位军师回营后告诉主公,因为有时饮的力量,旁人眼中的数月,于他而言只是一盏茶的功夫,主公与众将听闻,尽皆佩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