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玫瑰》
第17节

作者: 文渊阁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4-02 13:03:49
  对于女人的贪婪,胡允初确有切身体会,而且感触颇深。他曾交往过好几个女人,但关系均未维持多长时间。他发现了,这些女人无一例外是为了钱财,都是想从他手里捞好处,而且越多越好。所以他认为女人都是靠不住的,包括自己的老婆。尽管他很有钱,却从不让老婆知道,何况别的女人。
  魏虎的电话兜头给胡允初浇了一盆冷水,使他从剧情中解脱了出来,变得兴味索然。他没想到李玉如此难对付,竟然以把柄相制衡,还动用了检察院的关系。他领教过李玉的孤傲和倔强,知道她不好驾驭,却没料到她来这一手,顿时手足无措起来。
  李玉真的掌握了证据?胡允初觉得有这种可能。魏虎说得十分逼真,称足有厚厚一叠材料,连检察院的人都露面了。可她掌握了哪些证据呢?胡允初半天也想不明白,因为做的坏事太多,记不清了。他把能够想起来的统统回忆了一遍,每件事,每个细节都过了一遍电影,总觉得没有纰漏。
  李玉会不会虚张声势呢?胡允初认为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不能全听魏虎的。狗急了跳墙,李玉被逼急了,也有可能故弄玄虚,通过魏虎给刘松年施加压力。魏虎又没有看材料,岂能知道是真是假,搞不好是被吓唬住了。或许那个冯志也是假的,是装样子的,不是检察院的。
  接下来怎么办?胡允初苦苦思考了一夜,却始终理不出头绪。天亮后,他早早地来到了办公室,打算跟吴长安和刘松年沟通一下,看如何处理这件事。可是,如何跟他们说呢?这让他左右为难。说浅了怕两个人不当回事,说深了又怕他们不愿意听。正琢磨这些的时候,恰好王玲珑来找他,添枝加叶地说了那一通。
  第五章 惊慌失措

  [经过与王玲珑交谈,胡允初终于相信了李玉握有自己的把柄。反复权衡之后,他同样策划了一场针对李玉的阴谋。]
  王玲珑以为该说的都说了,胡允初没工夫搭理自己,便想去找吴长安汇报情况。她起身刚要走,却突然惊叫了一声:“哎呀妈呀!我怎么这么笨啊!”
  “又怎么了?大呼小叫的。”胡允初正低头踱步,被吓了一跳。
  “我,我碰到李玉了!”王玲珑声音都变了。
  “在哪里碰到的?”胡允初一头雾水。
  “就是那天早晨,我在厂部门口碰到了她。”王玲珑把那天早上撞见李玉的事说了一遍。
  这回胡允初不踱步了,坐在沙发上闷头抽起烟来,王玲珑何时走的不清楚。此时此刻,他仅有的一点侥幸心理无影无踪,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他明白了,那天早上李玉是拿证据去了,有了那些东西,她才敢跟刘松年叫板,敢说那样的大话。她放出来的风不是没有根据的,她有这个底气。而且他相信,那些证据多半是自己的,李玉如果告发,主要矛头也是针对自己。自己当了六年厂长,起初有些事没瞒着李玉,后来瞒着了,让王玲珑处理,却不可能捂得严严实实。刘松年刚干了不长时间,且一上台就用王玲珑,即便有把柄落在李玉手里,也不是很多。

  胡允初埋怨起王玲珑来,直恨这个女人缺心眼,脑筋一点不会拐弯。李玉那么早去厂子,明显是拿东西去了,她倒好,不把这当回事,现在才醒过味来。他觉得重用这个女人是天大的错误,不应该只看吴长安的面子。他现在后悔了,当初应该劝阻刘松年,不让他挪动李玉。但说什么都晚了,事情到了这一步,总不能束手就擒,得想办法挽回才是。他马上要找王玲珑,提醒她回去注意点,正好她在吴长安那里,便去了经理办公室。

  日期:2013-04-17 08:40:37
  胡允初想让刘松年收手,放弃对李玉的调整,免得火势蔓延,难以扑救。但他不便急于表态,得先看看吴长安的意见。他想了,刘松年挪动李玉很可能请示过吴长安,或许还是他的主意。虽然吴长安没对自己说起过,只有刘松年提过只言片语,但此人手伸得长是出了名的,很可能插手此事。何况事情闹大了对吴长安也不利,自己作为副手,不应该过早表态。另外,自己在吴长安面前说够了李玉的坏话,目的就是为了挪动她,既然刘松年这么做了,怎么好让他纠正过来呢。这会使吴长安产生反感,以为自己问题很大,害怕李玉手里的材料。因此只能旁敲侧击,把事情的严重性说透,促使吴长安首先表明态度,摆平李玉这件事。

  可胡允初绕着弯子说了半天,吴长安始终不为所动。他有着自己的主意,认为在情况没弄清之前,不能让刘松年收回成命。此事不能草率纠正,那样不但刘松年没面子,自己脸上也无光。何况李玉不一定掌握证据,有可能是虚张声势,放烟幕弹。就算她手里有材料,也没有胆量捅上去,只要拖一拖,没准也就不了了之了。基于这些考虑,待胡允初说得差不多了,吴长安便轻描淡写地说:“这样吧,你跟刘松年说一下这件事,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假如他愿意,可以把事情纠正过来。我不能跟他说,好像惧怕李玉手里的材料。何况我已同意了他的安排,不能出尔反尔。你们不要慌,李玉很可能是故弄玄虚,她对工作调整有情绪,说这说那是正常的。至于向纪检部门告发,估计她没这个胆量。”

  吴长安这算是表了态,胡允初听罢大失所望,心里凉了半截。他原以为吴长安会态度明确,亲自让刘松年纠正这件事,没想到竟是这种态度,还对李玉的警告存有怀疑。这等于没有表态,让自己怎么跟刘松年说?他不亲自出面,刘松年不会买自己账的。唉!看来不会有舒坦日子过了,胡允初暗自叫苦,心里的恐惧蔓延开来。他耻笑吴长安过于自信,不把李玉这样的弱女子放在眼里,已经坐在了火药桶上,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态度会害了大伙,早晚要出事,即使这次侥幸摆平,以后也会出乱子。

  胡允初想把头天晚上魏虎来电话一事告诉吴长安,阐明事情的严重性,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让人知道自己跟魏虎有联系的,官场如战场,关系网就是战场机密,不能随意泄露。职务的升迁涉及关系网的重新整合,站在哪一条线上,是决定官运能否亨通的大问题。关系网泄露了,紧要关头可能失去作用。
  胡允初只得试探着找刘松年谈,先摸摸他的态度再说。实在不行,再到局里找副局长左佑,借他的口说服吴长安,给刘松年施加压力。他希望刘松年也听到了风声,而且比自己还要紧张,已经打算把事情纠正过来。风声刮得这样猛,他相信刘松年会听说的。他让王玲珑提高警惕,回去后把防盗门锁芯换了,钥匙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边的胡允初愁得要命,那边的刘松年又在为另一件事闹心。厂子下一步要改制,他觉得是个机会,便跟吴长安合计了一下,将一批设备卖了,而且是以筹措并轨结算资金的名义卖的。尽管这件事做得很隐秘,但人们还是耳闻了一些内幕,说本地买家出八十万刘松年不卖,反而以六十万卖给了外地。人们觉得价格太离谱,刘松年没少捞好处,便联合起来阻止此事。他们自行成立了护厂队,像当年的大上海一样轮流护厂,不让买家拉走设备。几天过去了,买家的车都来了,可设备就是运不走。刘松年百般解释也无济于事,事情就这么僵持着。其实人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是知道买家是吴长安介绍的,双方已合作过多次,会闹得更欢。

  当然,让刘松年闹心的不只是卖设备,李玉这边也火上浇油,手里有材料的风声已经传进了他的耳朵里,使他的心情糟到了极点。偏巧胡允初也跟着凑热闹,中午快下班时给他打来了电话,把李玉手里有材料的事说了一遍,并添油加醋地传达了吴长安的意见。胡允初把吴长安的意见作了修改,“愿意则纠正”被说成了“必须纠正”。
  但刘松年不傻,对所谓的“吴经理意见”未置可否。他心里有数,胡允初这是吓破了胆,想给李玉纠正过来,所以假传吴长安圣旨。胡允初不但有把柄落在李玉手里,而且数他的把柄最多,因此怕得要命。吴长安有此意见会亲自交代自己,用不着他传达,卖设备的事都可以合作,李玉的事有什么不能说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