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听桶子来讲讲那些真实存在我们身边的灵异故事》
第45节作者:
蓝桶绿桶小白桶 日期:2015-09-04 18:15:00
27、青寨内
青寨内,其实是鹿港小镇一处非常老的原始住宅。青寨内面朝一条活溪,背倚着轮廓分明的青翠小山,虽然在现场看已经看不到溪水的源头是在哪了,都被那些苍苍郁郁的树木已经大大小小的岭南民居给遮得差不多了,但据说那溪水的头也在那群山之上。青寨内那里全部都是用石头彻成的老宅子,宅子里面有天井,有大小对称的小间,是潮汕典型民居建筑的前身。虽然都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头彻成的宅子,但每一块石头的棱棱角角,全都被磨得整整齐齐,每一块石头,不管是大石头还是小石头,累积起来便彻成了方方正正的房子。从远处乍一看,青寨内大大小小的宅子似乎很破落很原始,甚至带着野性的粗犷,但走近了才发现,这些石头宅子一点也不显得破落和难看,它像是带着一种天然的自由和灵巧,带着一丝江南水乡的温润,带着一种人性的随意却又与自然界归一的结构美和装饰美,非常符合建筑美学的范畴。
季然几个人站在离青寨内不远处的一座石板桥上,溪水清澈,阳光柔烂。石板桥的两头俨然是两个世界,一边人声沸鼎,一边清寂空灵。人声沸鼎的一头是午市,卖什么的都有,人声清寂的是一些老人家在参天大树下走象棋,玩纸牌,侃家常,外加一两个小卖部,一两个卖香烛纸钱的摊子,令人觉得一种诡异的和谐的是,这边谁也不曾大声嚷嚷,谁也不曾闹出大动静来,怕是惊扰了什么似的,最后耳朵中就只剩下早春的一些无名虫子叫得欢闹得快了。
日期:2015-09-04 18:16:00
“真奇怪,这桥的两边,就像是两个世界一样。”余浩说。
沈峰点点头,“我也这么觉得。这桥也不是很长,感觉就像是隔开了什么一样。”
季然细细地观察着周围的地貌以及远处若隐若现的小山,心里暗自惊叹,这鹿港小镇的先人真真是不容小觑,青寨内这片住宅肯定是整个鹿港小镇最好的阳宅风水之地了。
“那边也不像旅游景点,而且人那么少,气氛那么古怪,若溪,你当初怎么就来了这样的地方?”余浩好奇道。
“不是很记得了,当年我和同学去过的地方都没有详细规划的,就是走到哪玩到哪。这鹿港小镇的青寨内不是我们特意要来的,我还记得,当初我们只是受她另一个朋友的热情邀请,来这边呆了一天,吃了顿饭,顺便补充点生活用品。那时候同学是带我来集市上买些日用品的,我站在这桥上等她,然后我就看见桥的那头的青寨内,好奇心驱使,我就走了进去。可是我还没走几步呢,我那同学和她朋友就出现了,马上把我拉走。”
日期:2015-09-04 18:18:00
“这地方会不会是风水不太好?”余浩望着桥那边的青寨内,开玩笑地说。
季然瞪了他一眼,“别瞎说。所谓藏风聚气,得水为上。这里背山,环境近水,方位朝阳,生气旺盛,肯定是块极其好的阳宅之地。这样子的风水来居住人,虽不至于能让后代子孙世代为官,但肯定能让后代子孙富足安泰一生。”
季然的话让其他三人感到新奇,毕竟风水这种东西他们是听来已久,但说句实在的,一直并不太相信的。
“风水是真的存在么?”沈峰问。
季然被问得有些无奈了,特别是要向这些科学观特重的现代青年小白解释风水这种东西,她确实是有些力不从心的。很多东西吧,用科学这种唯物主义观去解释根本是解释不清的,特别她走的这条路,说真的,这个搞不好就会被定义为是危害社会的迷信邪教活动,所以如果不低调,她早被丢进监狱或者几回了,甚至还有可能被拉去做研究。
日期:2015-09-04 18:19:00
不过她现在面对的这三个人俨然都有些“出生入死”的共同经历了,跟他们说一说也无妨。
“民间的看风水,用专业的术语来说,应该叫‘堪舆’。它是以河图洛书为基础,结合八卦九星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将天道运行以及地气流转还有最主要的人在其中,结合到一起,形成一套比较复杂和特殊的理论体系,从而推断或改变人的吉凶祸福,寿夭穷通。所以堪舆与人之命运休戚相关。堪舆又叫做相地术、青囊术、相宅、青乌、地理等等。一般说来,它就是给人们确定阳宅(住宅)和阴宅(坟地)的位置、朝向、布局、营建等一系列主张和方法,是选择宅基和坟地的风向山水的一种术数。我国的传统建和传统墓地,没有不讲究风水的。在古时候,尤其是统治阶层的帝王和官贵,他们都认为宫殿家宅的营建风水都会影响着他们叱咤一方的大业命数以及自己后代子孙的命运。不仅是生的时候居住的阳宅,更重要的还是那死后的阴宅,所以他们都会招揽天下懂堪舆之术的术士为自己所用。据历史记载,在这行里的大师有很多,很多人的官职都是特别高,专为皇帝办事,严格说来,那些年代里,盛极一时的风水潮里,民间是很少出大师的,因为能力超群的堪舆师基本都是被统治阶级给聘用了。比较出名的那些堪舆师有郭璞、杨筠松、增文摞、廖瑀等等。我个人最佩服的当属杨筠松了。”
几个人听得是意犹未尽。
“为什么?”余浩问道。
“他是一个非常传奇的堪舆大师。杨筠松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管灵台地理事。因为其用地理风水术行于世,使贫者致富,所以世称‘救贫先生’。著《疑龙经》、《撼龙经》、《一粒粟》、《青囊奥语》等,每一部都是风水学里的宝典。传说中,杨筠松带着他的两位爱徒增文摞、廖瑀寻了个适合传承绝学的风水宝地居住下来,就在江西的三僚村中。现在的兴国县三僚村曾、廖子孙就是沿袭增文摞、廖瑀这两位祖师的绝传而扬名天下的。曾、廖两姓人才济济,据统计,共出国师24位,名师72位,其中由各朝皇帝亲封为钦天监博士者就有36人。最著名的当属为永乐皇帝勘择万寿山十三陵的廖均卿,营建紫禁城、重修长城的增从政,被嘉靖皇帝钦点为‘风水状元’的廖文政等等。而且,我们现在不是在潮汕吗?潮汕人可以说是最看重风水这事的。在三僚,就有‘不到潮汕不出师’的说法,在广东,也流传着‘七廖下潮汕’的传说。所谓‘七廖’,是宋朝的廖月山、廖子安,元朝的廖国玉,明朝的廖炳章、廖胜概,以及清朝的廖炳子和廖仁,他们是成百上千出外闯世界的三僚地师中的佼佼者,都是杨筠松的徒子徒孙,他当年确实是为自己看了一块能将自己绝学发扬光大的风水宝地,也确实是徒子徒孙无穷匮了。随着潮汕人不断向海外拓展生存空间,三僚风水的名声也远播港台和东南亚一带。现在,三僚更是被誉为‘中华风水第一村’,吸引着无数民俗研究者和风水爱好者前往探究。”
日期:2015-09-04 18:22:00
林若溪听得也是一脸崇拜,“季然,你说的这位风水大师好厉害,听得我都有些热血沸腾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