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作为读书人,看书写作毕竟是主业,刘基辞官是为了返乡治学,为日后得到伯乐欣赏打好更扎实的基础,而绝非要改行成为农业问题专家。刘基把大部分时间还是用在阅读和写作之上。
刘基从小兴趣广泛,爱好颇多,但当年为了对付科举,主要精力还只是放在那些儒家经典上。现在有了更充足的读书时间,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更准确的甄别能力,还有妻子照顾生活起居,有农活强健体魄,从而保证他能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阅读和鉴赏各种经典。
而这样的系统学习,将让他受益终生。但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
日期:2014-02-15 13:03:14
刘基的祖辈,曾经有好几位大宋将军,刘怀忠与刘延庆还战死沙场。刘基从小虽然体质偏弱,却特别喜欢军事。也许在潜意识里,他也希望能够像这些先辈一样,跨马横刀,保卫河山。正因为如此,他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兵书战法的研读上。
华夏大地自古兵戈不息,而武学战略研究也有很高的水平。宋神宗曾命人重新整理编辑《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种经典兵书,总称《武经七书》,提供给国人阅读,以培养国民热爱武学、报效朝廷的意愿。当然遗憾的是,批判的武器抵挡不了武器的批判(语意晦涩),宋神宗自己的军队在西夏人的铁骑面前溃不成军,他的亲儿子和亲孙子又被金人掳走,并丢掉了半壁江山。
感谢刘怀忠,刘延庆和刘世光这些光荣的名字,因为他们,他的血管里有着武学的血脉,他的细胞中有将军的因子。对于兵书,他有一种本能的亲切感。对于行军打仗,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信心。再加上他本来就有很好的学习天赋,掌握这些兵书对他来说并不吃力。
他又拿出了当年学习四书五经的热忱,日夜苦读这些看似枯燥机械的兵书经典。刘基不光看书,还做了大量阅读笔记,结合自己的想法,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他还制作了战术模型,进行实际推演。甚至连做梦,他也会梦到与先祖讨论行军打仗。
相比现代战争可以借助大量科技手段,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更依靠天时。行军打仗,天文地理对战略实施影响很大。刘基自小喜欢天文地理,这时更是潜心钻研,颇有建树。不借助高科技手段(当时也没有),他就能知道明后天的天气趋势。不用出门,他就知道哪里的地形有什么优劣。在日后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的战斗中,他的这两项特长为自己带来了极高的声誉,也引来了极大的麻烦,这是后话。相传他还写出了《天文秘略》《地理漫兴》等著作,死后被朱元璋抄家搜走,藏在南京皇宫中,靖难时被朱允文一把火烧没了。
不偏执,不成魔。不吃苦,不成器。几年下来,刘基的武学造诣已经提高到了一个很高层次,并且据坊间流传,他在家乡还写出了一部总结武经七精粹,并且有所提高和突破的武学专著《百战奇略》。但更多的专家学者却认为,那不过是一部托名刘基的作品。但不管怎样,没有居家力学的这些年,也不会有日后那个料事如神、决胜千里的刘伯温。
不过,这时的大元王朝依然统治稳固,蒙古铁骑依然是最强悍的兵种。刘基再聪明睿智,恐怕也不可能预测到元朝即将灭亡,被汉人王朝取代的命运。他研读兵法,并不是为了充当姜子牙、张子房之类的角色,更不想成为周武王和刘高祖。他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朝廷重臣的赏识,让自己有发挥才能的舞台。当时,大规模战争虽然已经了五十多年,但零零星星的反叛还是相当多。刘基相信,一个熟悉兵法、精通武学的文官,肯定比只会读孔孟之书的同行,有着更好的未来。
更麻烦的是,刘基都三十多岁了,却从来没上过战场,他要说自己善于打仗,没人信他厉害,倒一定会有人笑他吹牛。而历史上的很多名将,二十出头就能指挥上万兵马,进行实际操练了。赵括同学的学习能力也很强,对于兵法的理解不比刘基差多少,却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永远的笑料,刘基如何避免自己成为赵括,他这匹自信的千里马,用什么来打动伯乐呢?
日期:2014-02-16 14:56:52
四、游历金陵,重新思考人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基喜欢出游,喜欢结交朋友,他绝对不是那种闭门造车的迂腐书生。他的足迹,踏遍了桐江、富阳、湖州嘉兴和丹徒等地,所到之处都留下了文章歌赋。
在桐江,刘基参拜了著名的严子陵钓台,并曾设馆授徒。在湖洲,刘基在花溪镇开设学馆,并曾游览嘉兴水西寺,留下了“思家每恨无轻翼,可对莺华不巉凄”的感慨。
有一个地方,让刘基从小就非常向往,有一府城市,让刘基一直魂牵梦绕。论及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全中国没有一个城市,可以和她相提并论。
这府城市曾经有许多名称,每个名称背后都有精彩的传说与轶事,冶城,越城,秣陵,建业、建康,江宁……元朝的官方文件称之为集庆,但当地人却不认同这个名称。他们认识,最能代表城市气质的,只能是金陵,永远是金陵。
金陵处于富庶的江淮平原核心地带,北有长江天险,南有钟山屏障,东有大海作为依托,战略位置得天独厚。从孙权称雄江南开始,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和南唐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在公元六世纪,这里一度成为全世界最大、最繁华的都市。
更为重要的是,每当中原大地惨遭屠戮、中华文明面临灭顶之灾时,金陵总是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重任,让中原志士在这里休养生息,迸发出更加坚韧的能量;让华夏文明在这里浴火重生,散发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芒。这里既是中华血脉最后的维系之所,又是北伐中原、光复河山的反攻基地。
在北宋灭亡之后,宋高宗为了显示自己无意北伐的“诚意”,不顾众臣的反对而建都临安,但依然以金陵为行都,更名建康。1275年,元朝大军占领了这座城,后改名集庆府,但江南之人,还是喜欢用金陵旧称。
至正五年(1345),正值“九月江南叶未黄”的金秋,刘基来到了钟山脚下。钟山蜿蜒四十余里,宛若游龙,“钟阜龙蟠”。在阳光下,每每能看到紫色光辉,因此又有了紫金山的美称,而这府城市被称为金陵,也要归攻于紫金山。山上遍历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登上顶峰,放眼望去,金陵美景尽收眼底。南唐烈祖李昪四百年前修建的古城清晰可见,一道道坊巷棋盘般精致,秦淮河迤逦而过,给古城披上了一条多情的绿色丝带,玄武湖、莫愁湖如两个美丽少女,张开她们的双臂呵护这座名城。再远处的扬子江上,百舸争流,千帆待发。
时至金秋,正是出游的好季节,钟山上游人如帜,他们三五成群,甚至带着歌女,说说笑笑,提起笔来写长诗,俯下身去采野花,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刘基却没有这样的心境,他想起了这府城市的多灾多难,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缩影;他想起了祖逖、桓温和陈庆之这些一生立志北伐,却抱憾终生的英雄,想起了胸无大志、怡笑大方的陈后主,更为自己今天的命运与处境而唏嘘不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