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枪毙人的地点就在春江镇的后山坡民兵训练场里面,江少文少不更事,跟着人群去看热闹,结果看到枪声一响,白的脑浆红的鲜血淌了一地,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就像被割喉的鸡一样在地上挣扎半响就没有了气息,恶心得他整整几天没吃好饭,一看到豆腐脑就想呕吐,晚上老是做噩梦。
日期:2015-09-06 21:26:53
万青松继续说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王校长虽然被送到劳改农场呆了几年,却躲过了文丨革丨最混乱的几年时间,不然以王校长的性子他一定会积极参加成为风云人物的,哪怕不在瀚江风雷、百万雄狮的武斗中被打死或者像马疯子一样被打残,哪怕是成了红卫兵领袖不是被抓也逃不过之后的清理三种人。”
“后来呢?王校长后来怎么样了?”寝室中有人好奇地追问道。
王校长从劳改农场出来后,原有的单位不愿意接收他——在改革开放前这可是大事情,任何人都是有组织有单位的,就是农民也有个大队管着的,没有单位的人简直就像西方中世纪国度被开除了教籍一般,被整个社会抛弃了——几经周折,县一中收留了他,不过是作为编外的临时工,负责打扫卫生,扫厕所。
“啊,你说王校长扫厕所?”寝室里面的同学都惊呆了,不能够把在台上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王校长跟扫厕所的清洁工联系起来。
“这有啥?”侯东平不屑地说道。“谁没个背时的时候?吴王勾践还给人家敌人做个马夫、尝个粪便呢,韩信也受过胯下之辱,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
尝粪便?江少文心中接受不能,寝室里面的其他同学也一样,纷纷要求侯东平不要再说了。
江少文说道:“可能主要还是那时候一中不重视教育吧,我听我小舅舅说他们在一中上高中的时候说学校基本不上文化课,都是思想政治课和社会活动、劳动课,上大学也不要考试,靠推荐,王校长水平再高也没有用啊。”
“对,就是这个理。”万青松说道。
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王校长也就走上了讲台,他的一身本领也就派上了用场,接连三年高考,他教的数学班级都是全地区第一、全省名列前茅。最为牛逼的是,83年高考,王校长在他考前给出的三套模拟考题的十来个题目中,压中数学后面的四个大题,全中。那一年山南县一中数学平均成绩全省第一,全省理科状元也花落山南县一中。
在恢复高考后狂热的年代,高考成绩成为一个衡量一个老师最根本的标准,王清泉也因为教书出名而成为数学教研室主任、学校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县教育局副局长兼县一中校长,步步高升,成为一个传奇。
日期:2015-09-06 21:33:27
“万青松,你懂得可真多,这些八卦都哪里听来的?”王彪好奇地说道。
“这些都是我爸跟我说的,他单位事情不多比较轻松,没事就喜欢聊这些。”万青松说道。他的爸爸是县城档案局机关的干部,单位人多事情少,一张报纸一杯茶,最大的乐趣就是谈天说地,大家聚在一起张家长李家短谈天说地、上至国家领导人、党的方针政策、下至县城的名人轶事,海外奇闻,无所不包。
“原来是家学渊源啊。”江少文笑道。
“哎,你们知道,王校长的老婆是谁吗?”万青松没有接腔,继续八卦。
“谁啊?”
“就是收我们学费的哪位会计啊!”江少文依稀记得交钱的时候,有一位几乎看不见脖子的胖大婶在收费,还有两个顽皮的小孩子在一旁打闹,看来那两个小男孩就是王校长的儿子了。
“啊,王校长怎么找了个这么胖的老婆?看上去也没多少文化,我听她说了几句话,好粗俗的,就像食堂里的大妈。”寝室中有人说道。
“你还真说对了,王校长的老婆就是食堂里面的大妈。”万青松嘻嘻笑着说道。
原来王校长当年在落魄扫厕所的时候,她老婆是食堂里的工人,她老婆是铜船渡镇周边农村的,因为地被征收了招工分到了一中来的。她家中条件不好,人又长得胖,吃国家粮的看不上她,回乡找个农民又不甘心,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哪里有再回去的道理?一来二去就蹉跎成了一位剩女。
正在这个时候,王校长分配到一中来了,她老婆一看人虽然年纪大了点,但是还是风度翩翩,哪怕是个扫厕所的,也是最有学问的扫厕所佬。
女子于是就喜欢上了王校长,有事没事往王校长的宿舍跑,给他带吃的给他洗被子缝衣服。王校长当时可能也死了心,扫了几年厕所也彻底磨灭了他当年的锐气。吃国家粮的条件好的女子谁会看上他一个扫厕所的黑五类坏份子?再说年纪也老大不小了都30好几了,父母在催促结婚报孙子了,也就答应下来了。
“哇,王校长夫人真是好有眼光,这些可是捡到宝了。”
寝室中有人惊叹道。
“可不是嘛,不过她老婆蛮厉害的,人称母老虎,把王校长看得紧紧的。”万青松说道。
“又有八卦?”
“听说当年学校里好多女老师都是他的粉丝呢,其中有一个山阳师院分来的英语老师对王校长有那么点意思,王校长在外面出差开会总叫上她一块去。她老婆听到风声,就跑到女老师宿舍堵门大骂,整个校园都轰动了大家都来围观,结果那位英语老师没脸皮在县一中呆下去了,辞职去了深圳。
自从之后,学校的女老师没谁敢跟王校长除工作外多说一句话,唯恐惹火了他家里的母老虎。”
“哇,真是可惜了,这么火爆的场面我们没眼福看到,要是早生几年就好了……”王彪笑着说。
日期:2015-09-06 21:37:39
“想早生几年吗?回家问你爸去!”窗外传来一位中年人的吼声。
“班主任范定强!”江少文从声音听出来人,寝室里面大伙就像老鼠见到猫儿一样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这么晚了还不睡觉,你们是来读书的还是来扯淡的,精神这么好是吧,明天早操,313全寝室跑10圈!”
“老师,10圈太多了,跑5圈行不?”王彪说道。
“你叫啥名字?”
“王彪。”
“明天其他人跑10圈,你跑20圈,啥时候跑玩啥时候进教室,我会来操场数圈数的。”
寝室里的其他同学都忍住笑,等范老师的脚步走远了,才爆发出哈哈大笑。
“你们这些坏人!我都是为大家好!你们不同情我也算了,还取笑我!”王彪愤愤不平地说道。
“哎,你们知道范老师的故事吗?”万青松笑着说道。
“说来听听!”大家伙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其实范老师的故事倒没有王校长的那么劲爆,他是60年江北师范的大学生,在三年大饥荒期间因为饿极了,晚上到学校食堂里面去偷馒头吃,结果被抓住了,因为品行不好被分配到乡下.
不然那个年代的本科大学生都能够留住省城瀚江,来县一中教师除了一些出身不好的大学生,分配来的多半是山阳师专的专科生甚至是春江师范的中专生,本科生是凤毛麟角。范老师的出身好,属于又红又专的重点培养对象,因为一个馒头而断送了大好前途,可谓是一个馒头引发的惨案。
江少文后来在一中呆久了也听到了许多八卦,渐渐发现大多数的老师都是有故事的,那个戴着眼镜、老学究一般的语文老师是北京下放的右派,在五七干校解散的时候他的原来的单位不存在了于是就地分配到了县一中;英语老师曾经是瀚江外国语学院的红卫兵领袖,瀚江风雷的小头目,走投无路之际也跑到一中来避难了。
所以江少文觉得山南一中如此出名,要感谢那个荒唐的时代为县城的中学输送了一大批人才。大学者者,非有大楼之谓,盖有大师之谓也。这些大师在哪里,哪里就是名校。
多年之后,江少文重返母校,山南一中已经搬迁了,不再跟县氮肥厂为邻,教学大楼窗明几净,学生宿舍都通水电带卫生间,食堂也跟大学一样,吃点菜炒菜,只要有钱吃得比校外的馆子还好,条件跟当年比起来是天壤之别。
但是学习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却下降了许多,以前的山南县一中全省知名,高考状元前全省前一百名有一批,现在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省示范高中(重点中学),不要说跟瀚江市的名校比,就是跟山阳市区的重点中学相比,都是大为不如。
究其原因,一是好的师资都去大城市了,二是现在随着人口的流动,大量的生源都随着父母亲去大城市了,好的生源也去城市了,乡下跟县城日益衰败,整个农村都在日渐荒废,自然就一届不如一届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