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不仅是医书,更是一部可断人生死的奇书:断死师》
第29节作者:
呼延云 日期:2014-02-21 23:25:00
蕾蓉根据他的唱报,逐一进行核实,然后用笔在一张《尸检体表检查表》上勾画着什么。
体表检验完毕,要对剖检结果——也就是死亡原因进行初判。蕾蓉自己当然会形成一个初判,但她更喜欢让助理说出自己的想法。
“颅骨全层骨折,凹陷深度不一,多处形成形状不一的碎骨片。”王文勇思忖了一下说,“我认为是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导致的死亡。”
“凶器是什么?”蕾蓉问。
王文勇一下子愣住了,细细的小眼睛眨巴着,半天没说出话来。
“创腔内你没有仔细看吗?”蕾蓉的口吻中流露出一些不满,但发现王文勇有点紧张以后,立刻温和地说:“创腔内有无异物,也是体表检验的重点之一,不应该留到剖检程序再处理。你看,这位死者的颅骨创腔内有大量的浅红色粉末样黏土类物质,且只有这单一一种物质,应该是……砖头类物体的连续打击造成的死亡。”
砖头类物体的连续打击造成的死亡?
自己刚刚说出的话。竟然在脑海中回音似的又回响了一遍。
来不及想这是怎么回事,解剖室里必须集中精力。
“开始剖检。”她对王文勇说。
王文勇点点头,将验尸台上方的涡轮式换气扇打开,蝇聚般的嗡嗡声立刻在解剖室内响起。
蕾蓉拿起了解剖刀。
一次性刀片已经装在了纤细的刀柄上,宛如蛾子的残翼输入了一注月光。
常用的解剖术式有四种:直线切法、T弧形切法、Y形切法,倒Y形切法。由于死者的颅骨骨折,受到打击时连带颈部也有损伤,所以蕾蓉决定采用T弧形切法:即用刀从死者的左肩划过,直到**,再到右肩,然后在这个U字形刀口的最下端,沿胸腹正中线向下,绕脐左侧至耻骨联合上缘,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颈部外形完整。
刀尖稳稳地压在了左肩的皮肤上,正要向下划开——
日期:2014-02-22 17:58:00
“请等一下。”
蕾蓉惊讶地抬起头看着王文勇,王文勇一脸愕然,表示不是他在说话。
“蕾主任,打扰了。”原来是胡佳发出的声音,“我不大明白,既然我们警方已经初步认定这个人是死于颅骨骨折,刚才你们做体表检验的时候也确认了这一点,那么还何必做全身的尸体解剖?这岂不是会浪费时间吗?只做头部剖检不就行了吗?”
他为什么这样急躁?
解剖间是一个容易让人冷静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很大的空间,却又那么拥挤,填满了富有哲学意义的东西:生命的价值,死亡以什么样的形式到来,爱和恨,肉体的速朽与灵魂的不朽……总之大部分人来到这里都会迅速平静下来,被一种恐惧和伤感攫住心灵,因为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无法保证自己绝对不会躺在那个冰冷的验尸台上。
但是胡佳似乎急于让自己尽快做出死亡结论——更准确地说,是尽快做出“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导致的死亡”这一结论,这是为什么?
难道……
蕾蓉冷冷地看了胡佳一眼,这个人挂着笑的脸庞泛着一层油光,把一切质疑都反射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
蕾蓉用最简洁的话语解释道:“仅仅根据一些体表伤口,就只做局部尸体解剖,容易导致误判。比如这个人,表面看是死于颅骨骨折,但也有可能是死于中毒,然后被抛尸街头,另有仇家看到了以为他醉酒,就用砖头连续打击他的脑袋,那么如果我不采取体内检材,进行代谢产物的检测,就可能使你们放过毒杀他的真凶,所以,尸体解剖应力求做到全面、完整、系统,决不能只管一点,不顾其余。”蕾蓉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另外,研究所有规定:在做尸体解剖时,除了和工作有关的事情,一律禁止说话,请你有什么问题留到尸检结束后再问。”
“哦。”胡佳在靠墙一张椅子上坐下。
“你是要观看解剖过程吗?”王文勇问。
胡佳点了点头。
这倒令蕾蓉有点惊讶,许多警察在尸检一开始就会溜出解剖室,他们可不想往后一个月连看见烤羊肉串都想呕吐。
不管那许多了,蕾蓉将刀尖轻轻一压,一滴血液立刻染红了刀刃……
日期:2014-02-23 11:43:00
更换了三枚刀片之后,剖检宣告结束——由于解剖中会切到骨头、软骨和组织,所以更换刀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胡佳站起身问道:“结果如何?”
也许是一种特殊的警觉,让蕾蓉在整个验尸过程中备加仔细,不放过一点疑点,但是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出人意料。蕾蓉一边清理电动开颅器一边回答道:“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引发动脉性出血死亡。”
“凶器呢?”胡佳继续问。
蕾蓉指着玻璃皿内的粉末:“创腔中提取的。结合颅骨碎骨片的大小和形状,我认为是砖头连续打击造成的。”
“好。”胡佳说着,将一份《法医鉴定尸检报告》递给她:“麻烦您能填写一下吗?”
蕾蓉看了他一眼:“很着急吗?”
“很着急。”胡佳说,“请您多理解。”
蕾蓉摘下乳胶手套,扔进废料筒内,然后接过报告书,坐在书写台前仔细地填写了起来。
她能感觉到胡佳就站在身后,这种被监视的感觉很不好,非常不好。
填写完毕,她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和疏漏,交给胡佳。
胡佳打开,径直翻到最后一页,微笑道:“对不起,蕾主任,您还没有签名呢。”
蕾蓉一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