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汉、魏、吴(最真实的三国)》
第53节

作者: 宿巍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31 14:04:26
  人家孔融从四岁开始就是个牛人,长大了脾气一点没变,饱读诗书的孔融到了上班的年纪不用费尽心思地做简历也不参加公务员考试,直接被当时的另一个名门世家出身的司徒杨赐招入府中担任要职。
  说起杨赐很多人不知道,但提起他的儿子杨彪特别是孙子杨修,那就无人不晓了,孙子比爷爷还有名。不过就官职而言,杨修比他爷爷差远了,司徒那是三公之一的帝国最高官员,而杨修一辈子也只不过是丞相府的秘书长。
  孔融当了公务员,依然我行我素,特立独行,看到官场的腐败总要说上几句,别人不敢说的,他敢说;别人不敢惹宦官,他偏要跟宦官对着干。
  有一次,何进——皇帝的大舅子升了大将军,各衙门都派代表祝贺,这本来就是个走过场的活,也不重要,交个礼单说两句客气话也就完成任务了,杨赐派孔融去了,本来没事但到了孔融那里偏就出了事。

  孔融带着名片和礼物到了何进的府门前,一看这里早就是人山人海,送礼的人也太多,大家照规矩排队进场挨个往里面递名片,孔融的名气也递进去了,很长时间也没见通报,孔融奈不住性子了,也不等了,要回名片扬长而去,这事让何进知道了,觉得孔融不给自己面子,要收拾他,幸好旁边有人帮着说好话,孔融才躲过一劫。
  日期:2014-11-03 09:48:56
  孔融跟何进不对付,等到董卓进京掌权,孔融又跟董卓对着干,董卓要废立皇帝,别人都不敢吱声,孔融书生意气仗义执言公然跟董卓唱反调,让董卓很不爽,跟领导对着干的好处很快就体现出来了,本来孔融这时的官职是虎贲中郎将,董卓让孔融转行当了个闲差——议郎,没过多久,青州的黄巾军又闹起来,整个青州都成了黄巾重灾区,其中北海郡闹得最厉害。
  于是,董卓想了个主意,暗示三公推荐孔融去做北海相,北海是个侯国,北海相跟刘备的平原相是一个级别,都是二千石太守一级的。
  董卓这招够损,借刀杀人,董卓想收拾孔融但又不好明着动手,让人觉得自己气量狭窄,于是就想了这么个主意,董卓对付孔融这招后来让曹操学会了,曹操用来对付孔融的朋友祢衡,董卓杀孔融因为刘备进来搀和没有成功,但曹操借刀杀人却成功了。
  对这种谋杀式的升迁,孔融满不在乎,孔融刚到任上就遇上了一股二十万人的流寇武装,孔融一点没害怕,虽然之前也没带兵打过仗,但接到军报,立马带着兵就去了,二十万人的团伙自然容易找,遇上,开打,大败——孔融,孔融虽然打了败仗,但毫不灰心收集散兵,在地方上修城寨、建学校,举荐当地名士大儒郑玄、邴原等忙的不亦乐乎。
  日期:2014-11-04 09:10:07

  过了不久,真正的黄巾军来了,孔融又跟黄巾打了一仗,又败了,孔融带着部下一路逃进都昌县,黄巾军首领管亥也识货知道孔融是条大鱼,带兵把孔融给围在了城里。
  危急时刻,一个人挺身而出自告奋勇愿意杀出重围去请救兵,这位猛人名叫太史慈,字子义(166-206年),青州东莱人。说起这个太史慈还有一段故事。
  孔融好交朋友,到北海听说太史慈的大名,一心想结交,只是此时的太史慈为了避祸正在辽东避难,但老妈还在当地。孔融爱才,虽然没见过面,但对太史慈可谓神交已久,经常派人给太史慈家里送米送面,照顾的无微不至。
  孔融被管亥围城,太史慈正好从辽东回来,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既然赶上了,自然要出一份力。太史慈回到家,老妈就在耳边念叨孔融的好处,恩人遭难,自然是报恩的时候,太史慈是个孝子又特别义气,二话不说,单人匹马来见孔融。
  太史慈趁天黑,独自闯进重围中的都昌城,孔融这时盼援兵已经到了望眼欲穿的程度,但一个援兵也没见着,太史慈见了孔融说明来意,表示自己愿意带兵出去跟敌人拼命,但孔融却没同意,手下就剩下这几百号人,守城都不够用,要是拼光了,别说解围,就是城都没人守了。
  既然不能硬拼,那就只能派人出去求救,但附近这些人一个也指望不上,黄巾人多势众,友军都在观望,谁也不愿冒险。
  危急时刻,孔融想起了刘备,刘备跟孔融住的地方也不算远,这时候刘备在地方上已小有名气,刘备经常以救苦救难的江湖大哥形象出现,在青州一带口碑很好。孔融相信刘备会来救他,但派谁去求救呢?太史慈自告奋勇,愿意闯重围去搬兵。

  但当孔融和太史慈来到城上向外看时,才明白什么叫铁桶阵,城外到处都是黄巾的帐篷,一座挨着一座,小城都昌被围了个风雨不透,别说人,就连一只鸟都飞不出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