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87年(即秦惠公十三年),位于四川成都平原的蜀国占领南郑。南郑位于秦蜀两国的中间地带,也就是今天的汉中西部,两国与汉中分别间隔着茫茫的巴山和险峻的秦岭,其间的道路险峻绵长自不待说。但南郑对秦蜀两国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即是防御对方的战略缓冲,又是进攻对方的中转枢纽。秦国不能眼睁睁看着蜀国占据南郑后再以此为前沿窥视关中腹地,所以不久,秦国又讨伐蜀国,夺回南郑。
公元前387年,秦惠公薨,奇怪的是秦国历史上竟然有两个惠公,也许是后人在整理时的误写,为方便见,此一惠公谥号不为详解。
惠公死后,太子即位,是为出子或出公,即位时年方四岁。幼主临朝,对于一直要擅权横行的庶长来说,乃是难得的佳机,但他们却遇到了一个更加喜欢权力的女人——出子之母,称为“小主夫人”。于是,秦庭又酝酿着一起惨绝的内斗。
秦国经过几十年的庶长乱政,精疲力竭,国势衰落,而就在秦国一蹶不振的时候,中原列国漫长的夺权斗争基本结束,各国的政治逐渐转入正轨,而率先崛起的是与秦国毗连的魏国。
日期:2014-02-24 21:19:00
正文:续二十回
在韩、赵、魏三家灭智之后的第七个年头即公元前446年,魏桓子魏驹死,其子魏斯即位,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魏文侯。当时的魏国在名义上与韩、赵一样——都不是周天子册封的正式诸侯国,而是晋国内部的卿,所以魏斯称“子”二十一年,称“侯”二十八年,合计在位五十年。一个能力超群而又长寿的国君是魏国的幸运更是邻国的灾难。
精明的魏斯明白:要想在列国中扬名立万,必须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后盾。所以年轻的国君上台后,并没有急于对外扩张,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本国的综合国力上,为此在魏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第一、重视农业,提倡“尽地力之教”。魏国在立国之初,其国土主要包括河东地区(山西省西南部)及河内(黄河以北、太行以南)的部分地区,外加黄河西岸的据点——少梁(位于今陕西省韩城市)。首都安邑所处的河东地区是魏国本部,也是当年晋国的中心地带。这里经济、文化发达、人口稠密,人多地少的矛盾便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魏斯将“尽地力之教”作为本国的基本国策。所谓“尽地力之教”,就是科学、合理的利用本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务必使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估计在当时主要就是提倡农民精耕细作,提高耕地的单位粮食产量。
第二,推行“平籴法”。所谓“平籴法”,就是国家调控市场上粮食的价格:丰年粮价低,国家便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以保证农民稼穑农耕的积极性,也充实了国库中的粮食储备;荒年粮价高,国家便将国库里的粮食以较低的价格出售,避免引起饥荒。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记载。通过“平籴法”,粮食价格基本维持在稳定的水平线上,平衡了农民和工商业者的利益,保证了国泰民安。
第三,发展工商业。魏国境内有一块聚宝盆——位于山西运城的盐池。因此魏国大力发展盐业的加工和贸易,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可谓国库充盈。
第四,任用李悝,以法治国。周代是典型的贵族等级社会,因此周代的立国之本、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不是法律,而是周礼。周礼实际上就是各级贵族的行为规范,通过对他们行为方面的严格界定,以保证贵贱有序的社会秩序。但经过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权力不断下移,表面上的等级名分与实际的政治、经济权力的分配日益错位,因此再用周礼治国已经不合时宜,而以法治国乃是大势所趋。
公元前536年,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铸“刑鼎”,而后晋国在执政范宣子(范匄)的授意下,赵简子(赵鞅)和中行文子(荀寅)又于公元前513年铸刑鼎。所谓铸“刑鼎”,就是将刑书(法律条文)铸在鼎上,然后公之于众。郑晋两国所为应该是开后世以法治国的先河,虽然遭到了当时社会名流的批评和指责,如晋国的贤大夫叔向和鲁国的孔夫子,但周代的礼乐制度毕竟与时代大潮脱节,而构建以君权为核心的法制社会乃是形势所趋。
李悝应该是战国时代第一个“法家”学派的代表。所谓法家,顾名思义,主要是以制定、颁布律法,奉行以法治国为其主要特征。但法家学派事实上很难说是一个独立的学术流派,那些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如李悝、吴起、商鞅等人,他们的思想都很庞大驳杂,无论各家各派的思想学说,只要能迎合时代潮流,利于富国强兵,他们便以“拿来主义”的原则吸收而力行之。他们都是实干家,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揭开了战国时代变法运动的序幕。李悝在魏国制定了一整套成文法——包括《法经》,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从此,魏国基本上实现了用“法治”取代“礼制”,适应了时代的潮流,使魏国率先崛起为那个时代的新型战国。
第五、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扶植“西河学派”。魏国在公元前408年强占秦国的河西之地后,便在该地设立西河郡,名将吴起为郡守。考虑到河西地区原住民——秦人风俗野蛮落后,魏文侯延请诸多名儒学者到河西讲学,以此开化该地野蛮落后的民风。由于魏文侯的大力提倡和扶植,河西地区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诞生了“西河学派”。
西河学派是一批儒界中的学术达人,代表人物是孔子的门生子夏以及子夏的学生公羊高、谷梁赤、段干木和子贡的学生田子方。子夏名卜商,其时已达百岁高龄,而且双目失明,无法讲学授徒,但魏文侯仍然给与他极高的尊崇,亲自拜子夏为师,以表“尊师重教”。而在河西真正讲学的是公羊高、谷梁赤、段干木和田子方。
这些人在河西讲学传授的自然是儒学,但孔子“克己复礼”的老一套在当时已经和时代脱节,因此西河学派讲授的是变了味的儒学,也就是将孔子的儒学与经世致用相结合。其中,公羊高和谷梁赤主要讲授历史——《春秋》,后来二人的口授分别成为《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的蓝本。但两人并未得子夏的真传,最能体现子夏思想的是他的得意弟子段干木,其讲学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能够审时度势、精于权术的高级官吏。而田子方传授的主要是子贡的纵横术和经商术,其中纵横术培养了学生们外交方面的才能。
正是因为西河学派将培养服务于政府的合格官吏为其教学核心目标,所以很多士人在西河学派学习后被延揽到魏国政府任职。仕途方面的刺激吸引了大批列国士子们到西河求学,使得西河俨然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也为魏国吸纳了大批人才,同时很多魏国公室贵族也纷纷到西河就学,如后来的公叔座、公子卬。
但西河学派教授的不是富国强兵之道,而主要是如何在官场倾轧中获胜的权术本领,所以后来又造成了魏国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尤其是那些在西河学派学有所成的公室贵族们,他们依靠自己的特殊身份,联合西河学派出身的官僚以为党羽,以权术为本领,打压、排挤异己,导致了人才在魏国的大量流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