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清朝--继续当年明月没讲完的故事》
第53节

作者: 旧时清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4-28 21:29:35
  04政坛大地震(1)
  在政治的博弈中失败的一方必须为自己的失败付出代价,这儿是没有和解的战场,就是这么残忍。所以当阿济格倒下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刚林的灭亡,虽然刚林曾经帮助过顺治,可是在政治斗争中过河拆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智慧行为的。
  但是刚林和阿济格又不同,他首先不是爱新觉罗家族家族的成员,这就决定了法外注定不会对他开恩。但是这个世界是辩证的,有好处就要坏处,有黑夜就有天亮。所以顺治暂时还不会对他动手,因为他只是一个对整体政局没有什么多大影响的小人物而已。
  顺治要打倒的最终目标是多尔衮,那个在他头上欺压了他七年的叔叔,那个曾经把他作为玩具摆弄了七年的男人。虽然他死去了,可是并不代表这顺治对他的仇恨消失了。中国人并不是像宣传的那样宽容,恰恰相反,在我看来中国人也许是世界上最能记仇的民族之一,很多仇恨往往能让几代人老死不相往来,并不会随着当事人死去而终结。这样的故事在武侠故事里面甚至演变成了侠义的传奇,一直到近代施剑翘刺杀孙传芳却仍被特赦。

  更加重要的是顺治打倒多尔衮的行为也获得他母亲孝庄皇太后的支持,我说过的,顺治始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是他精明强悍的母亲。只是有一点我很好奇,如果孝庄真的和多尔衮有着扯不清说不明的爱情,那当她支持儿子向多尔衮报复的时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这又到底是怎样一个女人呢?
  顺治在亲政之后的出色表现很快就将多尔衮死后的纷乱局面稳定了下来,站稳了脚跟的顺治决定向多尔衮动手。顺治八年二月二十二日(这是一个“犯二”的好日子),距离顺治亲政才一个多月,顺治正式下诏公布多尔衮罪状,诏书长达800多字,罗列罪状多达十四条。清初政坛瞬间爆发十二级大地震,几家欢喜几家愁。
  顺治的这十四宗罪将中国政治斗争三十六计中无中生有这招发挥到了顶点,很多都是捕风捉影,毫无证据。但是中国一向是一个不讲究法律证据的国家。顺治的这份诏书在最大程度上反映了多尔衮强势下的诸多矛盾,也将胜利者一方的政治诉求彻底展露出来。
  顺治的这份诏书里面首先说太宗皇太极死后根本没有留下设置摄政王的遗诏,摄政王这一制度本身就是没有依据的,然后他又指责多尔衮欺压同为摄政王的济尔哈朗,既然号称皇父摄政王,这完全就是谋反的前奏。在接下来的部分,顺治又找到了很多多尔衮试图谋反的罪证,像多尔衮出行的级别什么的都和皇帝一样了、自称朝廷了、收买两黄旗的刚林等人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发现了多尔衮私制的龙袍和玉玺。在诏书的最后顺治还以无比肯定的语气写到:“朕闻之,即令诸王大臣,详细审问,逐件皆实。”至此,最高统治者亲自将多尔衮案定性为谋反案,古文说法应该为谋大逆,中国古代最严重的罪名。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没有一个谋大逆地人能够存活下来,任何人的赦免对这样的罪名都是没有作用的,因为这属于“十恶不赦”中的第一恶。

  如果多尔衮还活着,那么等待多尔衮的将是中国最恐怖的刑法——凌迟。所谓凌迟,民间的一种称呼也许更能令人感到震颤,那就是千刀万剐。使用极其锋利的小刀,将一个人片成我们涮火锅那样的肉片。在这之中,受刑人所承受的折磨恐怕会让他的灵魂都感到害怕。而就在这样残酷的刑法中,我们的统治者享受着报复的快感。在中国,有时候杀人也是一门艺术。200多年之后一个威胁帝国的叛逆分子就在成都被清朝判决凌迟,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幸运的是,多尔衮已经死去了,他将免受这样的折磨,否则真的多少有点英雄没落的苍凉感了。但是这绝对不意味着他可以躲过一劫,安详地躺在自己豪华的墓地中。顺治下令对多尔衮进行掘墓鞭尸。

  日期:2013-04-28 22:08:00
  04政坛大地震(2)
  历史上最有名的掘墓鞭尸应该是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掘楚平王墓然后鞭尸,因为楚平王杀死了他的父亲和兄长,这样的仇他一定要报。即使是这样,伍子胥的掘墓鞭尸的行为仍然被认为是倒行逆施。在尊重祖先,讲求入土为安的中国,掘开一个人的坟墓,鞭打尸体的行为完全是无法理解的。鞭打的是死人,可是在后世儿孙看来比打在自己身上还令人难受。只此一条就可以看出顺治对多尔衮的痛恨,七年之恨一朝爆发。

  随着多尔衮这面旗帜的彻底倒下,整个两白旗内部的大清洗也立即展开,首先是多尔衮这一支全部废为庶人,再次庆幸的是多尔衮并没有儿子,他这一支人丁并不兴旺,受牵连的人还不算太多。可是阿济格这边就不同了,阿济格的长子因为参与进来了,全部都被非为庶人。一夜回到入关前,从此上流变下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