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仕途外篇:刘备、曹操、司马懿等中国九大聪明人的那些事》
第47节作者:
闲侃春秋 日期:2014-11-04 10:25:45
六、孔子
人物简介: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其思想对整个世界都有深远影响。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相传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位贤弟子,曾修著《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
人物性格:正义,正直。
人物名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十五岁志于学(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的本领)
传说孔子三岁那年没了父亲,母亲颜氏带着他艰苦度日。为了能生存下去,孔子很小就做一些粗活养家糊口。
那个时代,贵族和平民有严格的等级,贵族高高在上,拥有大片的土地,过着奢华的生活,享受高等教育,奴役下层民众为他们干活,并且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平民几乎没有享受教育和参政的权利,只能干所谓下贱的工作,被那些有身份的人役使。
孔子的老祖宗曾是贵族,只不过渐渐沦落,一代不如一代,到孔子这一代已“堕落”为孤儿寡母,生活在贫民区。但孔子有值得骄傲与自信的地方,他身上流淌着贵族的血。按此推论,他应该属于高贵群体里的一员。然而现实很惨,一个具有高贵血统的人只能干“鄙事”,也就是粗活、脏活、累活、下贱的活儿。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激发了孔子的上进心,为了能重新回到上流社会,做受人尊敬且有修养的人,孔子发奋学习,努力读书,如醉如痴,似颠似狂。
孔子少年时期,经常把祭祀用的礼器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并潜心研究博大精深的周礼,后来他成了这方面独一无二的专家。
孔子为什么醉心学习周礼?
因为周朝鼎盛时期,也是周礼最火的年代,不管干什么,都有一套繁琐的礼节。不同阶层的人,接人待物的礼节也不相同,这叫尊卑有序。后来伴随周朝的衰落,以及社会剧烈的变革,周礼也衰落了,而孔子家族的命运,和周朝的命运一样一样的。
孔子希望通过复兴周礼,把这个动荡不安、战争不断、四分五裂的周朝重新统一起来,当然他的命运也会随之飞跃,成为贵族里面伟大的掌权者。
孔子研究周礼,说明他的志向大了去了,他试图改造人们的精神领域,实现社会大同。
十七岁那年,孔子已经在鲁国小有名气,他的博学以及对周礼的研究,引起了上层人物的注意。那个时代,贵族阶层腐化堕落,不思进取,不学无术;而穷苦老百姓又不想读书,没这个习惯,所以正真有学问的人不多。孔子经过多年苦学,成为了高级知识分子,他酷似一只骆驼,在羊群里走来走去,引起别人注意很正常。
当时,鲁国真正的掌权者不是鲁昭公(相当于国王),而是与他同一个祖宗的三大家族,即季氏、孟氏、和叔氏,其中季氏的权力最大。不过,三大家族却又受家臣(相当于管家)所左右,这样的领导机构有点乱,就好比董事长要听总经理的,总经理要听主管的,主管才是当家人。
日期:2014-11-05 14:35:06
孔子对此非常痛恨,认为这才是天下大乱的根源,一个家奴竟能操纵国政,就好比太监架空了皇帝,能不乱吗!因此,孔子强烈要求尊卑有序,谁该站那个位子,就老老实实的呆在那个位子上,别越位。就好比自己有老婆,就不能去偷别人的老婆。
最先重视孔子的是孟氏家族的老掌门人,他临死时对两个儿子说:“孔丘(孔子的名字)是圣人的后代,他的祖先应该做宋国的王,却让给了自己的兄弟,后来一代比一代有修养。孔丘虽然贫困,但是这么年青就懂得礼仪了,将来一定会有突出业绩。我死之后,你们去拜他为师,向他学习周礼。”
结果,孟氏家族的继承人真去拜孔子为师,像学生那样尊敬孔子。要知道孟氏是鲁国的三大家族之一,不仅在鲁国,在其他国家也有名气,他们能屈身做孔子的弟子,就是对孔子的强烈炒作。
从此以后,陆续有达官贵人家的孩子去孔子那儿学习,尊称孔子为老师。孔子有些飘飘然,自认为已经是社会名流了,他经常发表一些抨击时政的言论,指责那些不守规矩的乱臣贼子,并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孔子并不知道,他那张犀利的嘴得罪了不少“乱臣贼子”,譬如季氏的一号管家阳虎。
十七岁的孔子还很稚嫩,行动不免轻浮。这天,季氏宴请达官贵人,孔子也大摇大摆的去了。结果,被守门的阳虎拦住了,他对孔子说:“季氏宴请有地位的人,不敢请你,先生回去吧!这里没你的位子!”
众目睽睽之下,孔子遭受了极大的侮辱,他红着脸低着头走了。这件事深深刺伤了孔子的自尊心,并刻在了孔子的灵魂深处,一生挥之不去。
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抹馋嘴被人拒之门外,对于一个崇尚周礼的高尚人士来说,简直无地自容。孔子永远记住了阳虎这个小人,恰恰是这个小人,几乎压制了孔子一生,让孔子郁郁不得志,到处颠沛流离,落魄至极。也恰恰是阳虎这个小人,给了孔子成为圣人的推力。
人的一生,总会有一两个人左右你命运的走向,或是你的贵人,或是你的小人;或毁了你,或成就你。
阳虎为什么要当众羞辱孔子,就是因为这人就是孔子所谴责的乱臣贼子,他拥有自己的势力,能左右季氏的决策,所以也能间接操控鲁昭公的决策。
这说明,孔子的言论已经有很大影响力了。
二十岁那年,孔子步入期盼已久的仕途,做了一名管理仓库的官吏。不过,由于他和权臣阳虎不对眼,注定他的仕途是黑暗的。要知道鲁国是阳虎的场子,他虽然不能完全掌控鲁国,但是死死踩住孔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经过几年穷折腾,孔子发现自己的升迁之路简直就是死路,包括鲁昭公、三大家族等等,都尊敬他,就是不用他。这是怎么回事,是因为自己学问不够深吗?孔子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并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办起自己的私人学校,教育弟子。
孔子的敌人阳虎,通过权术改造鲁国,使自己逐步接近领袖地位;而孔子却选择培养忠实追随者,通过精神渗透,慢慢改造鲁国,进而同化天下,最终实现统一与繁荣。
鲁国的两个能人,很较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