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相 中外禁忌-中国与外邦的修者之战》
第52节作者:
六月酒 “这些毒物在一起你吞我,我干掉你的,随着时间也就改变了一些形态和颜色。后来就剩下双头蛇一个,哎呦,我也很是惊讶,想必是某些毒性的连锁反应反而让它产生了身体的变化,活了下来。接着我用毒菌、曼陀罗花等植物及自己的头发磨成的粉末饲养它,它也适应地非常快,越来越健壮,颜色也渐渐加深,直到变成了现在黑灰色。”说着,小五爱抚了一下他的双头蛇。
“双头蛇蛊确实新鲜,闻所未闻。”西藏娃听完,来了一句总结性的感叹。
“哎呦,这算什么啊,在蛊界有什么不可能的啊。阿爸以前和我说,我曾祖父曾经就捕到了一些特别的毒蛇和蜈蚣,练出了罕见的龙蛊,灵性非凡!这双头蛇蛊才到哪里。”小五言语间,总是不时提到他的阿爸,应该是同样很思念他的父亲吧。
这时,那个酷似鼻涕虫的东西从他头发里探出头来,很恐惧地看着双头蛇,双头蛇也和它对上了眼,冲着它“嘶”地叫了一声,吓得鼻涕虫又退了回去。
“怎么你的双头蛇蛊和你的本命蛊合不来吗?”游西也细心地发现了,问到。
“哎呦,别提了,他俩这一对欢喜冤家。这双头蛇太小,不成熟,也因为用我的头发来喂养的,所以特别的缠我,有的时候会无缘无故嫉妒小粉。昨天又打架了,哎呦,直接从小粉的身体穿过。你也知道,小粉本来就可以无限拆分自己的身体再合并,也没什么大事儿。”小五和游西倒是像没事人儿了一样,随便聊着,我在一旁有点晕,本命蛊为何物?
日期:2014-02-27 08:49:00
哎呦哎呦!!
科科科科科科科普
我总是听别人说,有这么种传统。
经常混天涯的应该知道,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被鬼搭上了,家里人如果在旁边喊话,会起到一定作用。
同理的,偏远的苗疆地区,如果小孩吃食硬物,不小心嘴里起了血泡,做母亲的便一边慌忙找针把血泡扎破,一边愤愤地骂道:“着蛊了,着蛊了。挨刀砍脑壳的,谁放的蛊我已知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
要是吃鱼不慎,鱼骨卡在了喉咙,母亲就会叫孩子不加咀嚼地吞咽几大口饭,将鱼刺一股脑儿地吞下肚里。随后叫小孩到大门口默念着某某人(被认为有蛊者)的名字,高声喊叫:“某某家妈有蛊啊,她放蛊着我,我知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哪天我要抬翔翔淋她家门,拣石砸她家的屋顶,让大家都知道她家有蛊,有儿娶不来,有女嫁不去哩!”喊声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据说通过这种喊寨的方式,“放蛊”的人听见了,心里害怕,就会自动将“蛊”收回去。
日期:2014-02-27 08:54:00
所谓蛊,相传是一种人工培养而成的毒虫。放蛊是我国古代遗传下来的神秘巫术在湖南湘西苗族地区曾经闹得非常厉害,谈蛊色变。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 “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即此名为蛊。”
即捉百种毒虫,放于一罐中,上一些特殊药草来激发凶性,让他们自相残杀,最后一只没死的,会将其他毒虫都吃掉,并吸收其他毒虫的毒素,功力大增,成为制蛊用的鳌虫。
蛊可以分为四大类:虫蛊、情蛊、血蛊、巫蛊。四类蛊术中,似乎只有虫蛊一定的科学道理,并能听到比较多的传说。其余几种蛊术因过于玄幻,真假基本无从考证。
虫蛊,又称药蛊,主要用毒虫、药草为原料而制成。这其中,虫蛊的故事流传较多。徐克导演就老愿意在电影里面用蛊,大家没事可以再看看。
情蛊,主要是在男女恋人之间运用,比如一个负心汉被女子下情蛊这样的狗血爱情故事。情蛊了解比较少,据传,情蛊需要10年练就,女子将情蛊放在心爱的人身上,对方就会爱上自己。但一旦对方对感情不忠,就会受到各种折磨后死去,如果男方中情蛊后又与其它女性发生性关系,则男方与小三会相继死去。
血蛊,蛊中最残忍的一种,主要用与人体有关的原料制成的蛊。
巫蛊,又称意蛊,主要靠巫师、蛊婆的法术、巫术来施放的蛊。
日期:2014-02-27 08:56:00
由于蛊术常与鬼神之事有所牵连,因此对封建迷信内容严格限制的内地影视、书籍等文化传播品中,除了用于批判封建迷信的《走进科学》类节目之外,几乎再也没有哪些途径,可以让蛊术为普通人所了解。直到近年来,天涯、豆瓣上一些自称苗人后代的网友,将神秘的苗族蛊术传说在网络上进行连载,而爆红的网络文学《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也对苗蛊内容有所提及,这让广大网友对神秘的蛊术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让苗族蛊术在人们的讨论声中愈显神秘。
苗族的蛊术与苗族的医学一样神秘且另类,中国南方各省的苗族地区居民,几乎全部相信蛊术的传说,只是信的深浅程度有所差异。苗族善用蛊术的人往往也是当地的医生,而苗医的很多制药配方如今都已被现代医学确认有良好疗效,并被批量生产。苗族医学认为毒、亏、伤、积、菌、虫是导致人体生病的六种因素,其中的 “虫”也是苗蛊运用的核心,根据《本草纲目》 记载:“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即此名为蛊。”如果抛开与鬼神通感的部分,蛊术在苗族或许是存在,并广为流传和信任的。
中国的香港、台湾这些保留华夏文化比较多的地区,尤信鬼神之说,蛊术与泰国盛行的降头术,历来是成了很多香港鬼片喜欢涉猎的题材。由此可见,不管蛊术是真是假,但是放蛊的人却像泰国的降头师一样,是真实存在的。
日期:2014-02-27 09:02:00
其实很多人也讨论过僵尸啊,之类的。什么某某国研究什么超级士兵啊,各种。
这时候天涯人就跳出来了, 你们都弱爆了好么,我们一下蛊,你们都翘翘了好么~
外国人说:蛊是什么?
天涯跳大神的就会洋洋得意说,哈哈,怎么样不明觉厉吧~
99我YY了……不好意思。
想要通过在茶叶中下蛊一举捣毁一个国家的中枢命脉,这听上去似乎和现代生化武器没什么区别。既然如此厉害,为什么打仗还要去用枪,直接弄点虫子给大家下蛊就好了?
这就是生化武器与蛊术的区别,生化武器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的行为,说白了就是单纯的投毒。而蛊术则有“放蛊”也有“反噬”。
苗族的蛊术,几乎所有都有反噬。所谓反噬,简单的来说,就是自己被自己养的蛊吃掉。制蛊过程中会被反噬,制蛊之后却不放蛊虫出去害人也会被反噬,放蛊却被其他蛊师破解,则会被加倍反噬。因此苗疆的蛊师大都行事低调,并不随意放蛊,即便放出去,如果不是有深仇大恨也会尽早收回,以免夜长梦多。
放蛊与反噬说得再深一点,很像各种信仰里面崇尚的因果报应,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尽管所谓“反噬”难以考证其真假(尼玛shi了,肿么考证),但至少从精神上给了蛊师以道德的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说,蛊术并非单纯的生化武器,而是有着自己的精神和使命感。
蛊术通过饲养毒虫来达到下蛊的目的,蛊师解蛊却大都遵循的是中医经络的原理。
苗族医学认为毒、亏、伤、积、菌、虫是导致人体生病的六种因素,其中的“虫”便是蛊术的核心。苗医又将病症归结为:症、疾、风、痧、惊、翻、仆、经等。认为疾病的病候共有:积毒病候、雄毒病候、恶毒病候、疼痛病候、急 热病候、急冷病候、内冷病候、火毒病候、泻肚病候、胃弱病候、交环不和病候、亏损病候、风冷气水毒病候、气壅病候、外漏病候、危急病候、混杂病候共17 种,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苗疆巫医与当代中医所推崇的理论几乎无异。
苗疆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巫医一家,神药两解”,“巫”在苗疆指的就是会使用蛊术,甚至可以通过“虫”通灵的巫医。这是苗疆很有地域性的民间医药特点,特别是苗族地区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都普遍运用,受到社会的认同,并出现了不少巫、医结合的高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