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圈中人揭秘娱乐圈狗血内幕及影视职场连台大戏:掌门》
第13节作者:
掌门的太鲁阁 想是这么想的,做起来却没有严格执行。
于是,一番斟酌后,胡大伟、陆天铎的老朋友,晃晃悠悠地踏进了青花瓷集团的大门。
胡大伟有一副圈内制片人的长相。满面红光、常带微笑、嘴大、走路晃晃悠悠。满面红光是因为常年在酒桌上谈事,觥筹交错间把钱融到、把事谈好、把人谈来,好饭好食地摄取,自然红光满面。常常微笑是因为有时承诺了的事无法做到,微笑一下容易打马虎眼,再说了,微笑让人不设防,让人迷糊,迷糊之间能答应的全答应,不能答应的也答应。嘴大是因为常年喝酒和说大话。干这行的,不管男女,都有一副能喝酒的好皮囊。曾有个女制片人拍农村戏,上到县委书记、乡长,下到村委会干部、借牛借羊的村民,全喝了一溜够,等开机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说大话、忽悠、不靠谱则是整个行业风气,几乎成了制片人的一种标志。
胡大伟在国营电影厂干了十几年,人脉资源比较丰富,抓过几个不大不小的项目。厂子改制,资金匮乏,让业务人员到社会上找投资。胡大伟像小蝌蚪找妈妈一般,就游到体制外的世界里来,四处找活钱了。
《『春』心荡漾》的票房失利,是胡大伟在和陆天铎打牌时听来的。听的时候,胡大伟暗地里直嘬牙花子。陆天铎说,几千万的投资,就这么打了水漂,连个响儿都没听到,更可气的是,明媚也没捧红,还嫌公司运作不力,嚷嚷着要解约呢。
胡大伟微微一笑,说,民营公司的电影不像国营厂的,后者如果票房打了水漂,通过运作,一般还能拿个政府奖什么的。落不下利,还能落下个名儿不是?——他说的时候,故意在“运作”俩字上加重了口气。
一看陆天铎的眼中突然射出了异样的光芒,胡大伟大手一挥,继续假装漫不经心地说,而且,有资金缺口还可以找“国家队”帮忙,比如你投一半,找国营厂投一半,分担风险,在宣传和发行上却增加了不止一倍的力量,比自己独投强多了。
陆天铎陷入了沉思。
日期:2015-02-27 20:39:19
青花瓷集团新筹备的电影叫《面馆老赵》。这名字一听,肯定是个主旋律。一个民营公司,好的时候,对外宣称是股份制集团,本质上,还是个民营公司。民营公司一改以前的商业风格,突然做起了主旋律电影,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事。在当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撑,主旋律题材的影片基本都见光死。陆天铎有何胆魄,敢夹起这块烫手的山芋,公司里众说纷纭。
自打胡大伟晃晃悠悠地来青花瓷集团上班,他就一直是白领们MSN上的热议话题。他的外型实在不符合青花瓷 的用人标准。青花瓷旗下的员工,男要帅,女要俊,年轻漂亮是主流,连扫地大妈也不过40岁刚过,还别有一种妖娆风情,而胡大伟胡子拉碴不修边幅,每天10点、11点左右来,朦胧着带着眼屎的眼睛,满不在乎地踱进陆总为他专门配备的办公室里。——他的一切,都与青花瓷的金碧辉煌很不相称。
《面馆老赵》这部影片由青花瓷联合电影厂立项,以青花瓷为主操盘方,预计由青花瓷投一半,胡大伟上厂子里去“运作”另一半资金,由两家按照投资比例承担盈亏。陆天铎的账面算盘打得精。自己掏一半,另一半由胡大伟的厂子出。但制作在这边,一应花销外加财务账搞一搞,绝对是笔好买卖。
可是,项立完了,编剧的稿酬也付完了,胡大伟面露难色地跟陆天铎说,厂子资金困难,钱能给是能给,但近期恐怕给不出。而且厂领导提出,肥水不流外人田,既然是自家的影片,还是要尽量用自家的设备和摄录美服化道等人员。
还没等陆天铎提出疑议,胡大伟又说,反正国营大厂的设备质量上能保证,人员费用也比社会上低,与其多出一笔钱去社会里找,还不如直接包给电影厂。
陆天铎一想,也有道理,按照胡大伟拿出的预算,里外里就省了几十万。只要是省钱的事儿,就容易打动陆天铎,他就答应了。
胡大伟接着说,厂子里有这么个意思,这些设备啦、人员啦,可以不要任何费用,统统计入前期投资。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我们是极其有利的呢!
从省钱到干脆不花钱,乍一看有点儿饶,陆天铎琢磨了一会儿,觉得也还合理,又同意了。
胡大伟那张大嘴上下翻飞,短短一会儿功夫,就把一笔好买卖给说成了。这下,他今年的融资任务超额完成。恍惚间,他已看到年底的那笔丰厚奖金在向他招手。
最后,陆天铎同意,电影厂以设备、人员的费用代替部分前期投资,同时赊账一部分投资(按胡大伟的话说,俩月后一定给,俩月后一定给),先投资60万人民币。
胡大伟的本事在于,这笔买卖翻来覆去掰开了揉碎了地说,还是让陆天铎觉得让青花瓷占了个大便宜。
日期:2015-02-27 20:41:53
唐妙菱见了胡大伟,总是尊称一声胡总。而胡大伟见了唐妙菱,也很客气。两个人看彼此的眼神,都有点儿敬畏与忌惮。就好比森林里的老虎称大王,有一只狐狸特别受老虎的青睐,而突然又来了一只狐狸,也成了老虎的幕僚。这两只狐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想,我知道你的道行,咱们俩各司其职相安无事好不好,如果斗起来,自己那点儿狐狸猫腻一定都会被老虎识破的。
其实,这只是两个人各自的一种错觉。或者说,一点儿心虚而已。
《面馆老赵》其实是胡大伟多年来一直在酝酿的一个项目。作为国营电影厂的员工,胡大伟一路从场记、制片助理做到制片主任、制片人,做的都是主旋律的电影,这个《面馆老赵》的本子搁在胡大伟手里很久了,一直由于资金的原因开拍不了。天上掉下个陆天铎,这简直让胡大伟喜不自胜。对于运作主旋律电影,胡大伟的经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他那不满的半瓶,主要欠缺在剧本上,而那绰绰有余的半瓶,则体现在跟政府的周旋上。
他首先想到了争取区政府的支持。也是因为陆天铎逼得狠。影片刚一开拍,陆天铎就在胡大伟耳边念叨,哎呀,这个片子,既然是主旋律的片子,那将来如果有中宣部的一纸批文,号召全国人民都去看这个片子,那我们的票房该有多好啊!
胡大伟一边连连点头应承,一边心里叫苦不迭。怪就怪自己,当初忽悠大发了。
胡大伟明白,要想拿到中宣部的批文,何其困难,只好先从区委开始探探路。
负责宣传的唐妙菱很快接到了陆总的指示,看看能否争取到区委宣传部对《面馆老赵》的支持。
日期:2015-02-28 07:37:10
9.
刚跟宣传部的人接触了没有俩礼拜,这一天,唐妙菱突然接到宣传部小顾的电话。小顾说,宣传部现在正在做一个区内各个行业优秀企业、精英人才的评选,希望你们踊跃参加,也算对宣传部工作的支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