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日苍穹——新疆克拉玛依市白杨河矿区,地下3000米绝命勘探》
第2节作者:
南川捣墨 第二天,我被分配好了班次是上午班,也就是早上八点直到下午四点。头一天工作每次起钻都慢的很,跟不上,都让别人等,人都忙完了我卡头还没卸掉。好在机长这人不错。每次都站一旁教我。
由于每次都喊他机长,他的姓名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只记得他是汝州人离我家很近,他当时三十多岁,来的时候还带着媳妇孩子,他们一家单独一顶帐篷,厨房也在他们那顶帐篷。
这地方温差很大,白天穿短袖晚上就得棉袄。不过这些倒还过得去,水是附近淡水湖运过来的,放在蓄水池时间长了,水都是黄色的,煮面条不放盐都一股咸味儿。
干了没几天,新来的几个包括我都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要不是心疼来回的车费恐怕都走了。机长看出我们几个心思,就找我们谈话,然后给我们每人发了一顶帽子。这种帽子类似于武侠小说的面纱,可以遮住脸。没办法这些蚊子比牛忙都大,排着队蛰人,我又是O型血根本受不了。
这下就好多了,可没过几天机长和老板就把我们全部叫到一起开会。
日期:2015-02-27 22:39:00
大家都很纳闷,这种会议是很少开的。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忐忑,毕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老板把我们都叫到他的帐篷,等他开口我们心才放下,可随着他说又紧了起来。
原来在我们附近的一个矿井,有个伙计出去方便走的太远,让野狼撕下半张脸,不过好赖保住一条命。老板提醒我们出去方便一定要带上铁掀,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保护森林自己拉的自己埋掉。上面最近又要过来查卫生。
最后一条是关于矿井的。就是我们现在挖的这个矿井,已经挖了四十多天了,可是钻杆只下去了七百多米。连续一个礼拜都没有进程。老板说如果是岩层的话,那么按照这个时间,再厚也穿过去了。如果不是,那这地下和测量报告书上写的不一样。按说这个情况基本没出现过。可这有些奇怪,因为测量报告的深度是1500米,也就说我们要钻到这个深度才算完工。
机长说,会不会出现老地层了。
老板说,他也想过,可只有七百米,矿区局里一再强调,这是1500米深度井,七百多米是不可能出现老地层的。
所谓的老地层是指,侏罗纪时期的地表面,在这层地质层下面是不会有煤矿的。所以我们的勘探范围只在老地层以上。
日期:2015-02-27 23:49:00
最后,老板决定再钻三天,如果还是这样不下钻,就打报告换地方。另外嘱咐我们钻头带上来的东西,一定保存好,每次起钻都要喊他过来。
在这我说明一下,我们当时所属的并不是豫煤,说白了我们是给私人干活。
每年豫煤勘探局,都会有固定任务和外省单子,在当时国家还处于开发时期,其中大多数矿区都在新疆和东北一代。我们的老板从豫煤勘探局接到单子,然后找人干活,而我们这些人只是顶着这个番号而已。
真正的勘探队是局里给我们下任务和验收的那些人,每次遇上技术上的难题老板都得请客吃饭,让勘探员们过来帮忙。
但这次遇到的问题,显然有些棘手,对我们来说。勘探局里的人认定勘测报告没有问题,而我们提出的问题人家根本不在意。一句话如果你不行,那就换人。老板挤在中间也很为难,没办法活全是从人家手里接的。
为此老板特意派人去乌鲁木齐专门买了四个六钻点的合金钻。这种合金钻,硬度极强,别说岩层就是真遇上什么老地层,也能带一把样本上来。
日期:2015-02-28 11:38:00
然而,事情就在这四个钻头上出现了转机。
这里和大家介绍一下这种老式钻机的工作原理,简单点说就好像拧螺丝一样把钻杆拧进地下,不同的是这种钻杆是空心的,这样是防止地下有水,而无法取出,钻杆的空心可以通过压力让地下水从钻杆溢出来,如果遇到比较难钻的地层也可以往里面注水。
这种钻杆每根长度在22米~25米之间,根据钻机型号钻杆长度不同,但直径都是相同的8厘米,内径5厘米。钻杆的下面是枪头,这是我们的叫法,枪头比钻杆要粗一些,直径是15厘米,每根10米长,末端是20厘米长的钻头,而地下的地层样本就从这根枪头里面带出来。每次10米一次一次往下,越来越深。
按照通常情况,在深入地下400米以后,平均四小时就得起一次钻,也就是说四小时往下钻10米深度,而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一个礼拜都毫无进程。钻井深度似乎一直处在这个点上。
这有些不可思议。
当天晚上12点轮到我们这班人的时候,上一班人说还是没有进展。意思是说今晚我们又可以烤一夜野火,不用起钻了。
对于我们这些打工的来说,没有进展最好,因为每天工作就是起钻,这样一来就什么也不用干了。
时间到两点左右的时候,这趟钻已经下地10个小时了,按照我们给钻杆上做的记号,深度还是没有进展。
就在我们几个烤火快都快要睡着的时候,钻井下面传来一声闷响,钻机通过旋转往下,而这时钻机竟然卡住了,发动机一直做响,但钻杆丝毫不动,这时候班长发现我们标记的记号不见了。
这说明钻杆往下深入,而我们标记的记号已经随着钻杆下去了。
日期:2015-02-28 13:49:00
深度是多少?十五公分。
大家心里都很激动,十来天的努力,终于有了进展。班长是老板的外甥,高兴的不得了,连忙跑去把老板从帐篷里喊出来。
老板披着大衣过来的时候,我们已经起了十几根钻杆了,像这种七百多米的钻井,一趟钻下来也就半小时就能完成。
所有人都怀着忐忑的心情期待这枪头出来,当我们把枪头从七百米地下起出来的时候,老板顾不上自己一身干净的衣服,竟上来帮忙,顺带上来的泥水弄了他一身。
看着老板这样我们几个也很卖力,我和班长把枪头抬到支架上,老板端来水盒。
我们把钻头卸掉,老板拿着钻头看了看说,这合金钻已经废掉了,六个钻点裂了三个,已经不能在用了。
我当时虽然并不熟悉地质层的结构,但从老板的口中可以听出来,下面的岩层已经硬到了一种难以逾越的程度。
老板有些焦急,催促我们把枪头倒起来,枪头一头抬高,另一头通过支架对准水盒,这样里面的样本就会流出来,我们再把这些样本按照顺序排列好,做好记号放进样本盒。
但是,这次我们几乎将整根枪头树立起来,而里面只出了一些泥沙,根本没有东西。
老板很失望,气的一句话没说,收起那个废钻头就回帐篷了。
之后一夜,钻机也没有进程,我们几个也不敢偷懒,生怕老板半夜起来查工。
早上开饭的时候,我去的有点早,刚刚走近帐篷,就听见里面老板和机长在说话。
老板和机长讲了昨天晚上的事,老板说原本他以为这几天又一无所获的时候,在帐篷里他将那个钻头洗刷干净后,在灯光的照耀下,钻头的裂缝里有一些明晃晃的粉末。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