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人豪刘伯温》
第27节

作者: 燕山刀客A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朱重八却是输得一榻胡涂,胎教无从谈起,生下之后也缺少温暖——父母还有做不完的农活。在最需要父母关怀的的时候缺少关怀,在最需要读书识字的时候无书可读,在最需要开发智力的时候没人指点,更无人关心他的未来。
  奇怪的是,严重缺乏营养供应,并不影响他长成身高体阔的壮汉,严重缺少知识积累,并不妨碍他智力水平的过人。小时候给人放牛,他就有天然的领袖气质,玩上朝游戏,永远只当皇帝,总让比他大的孩子跪下参拜;他做事果敢,杀了地主的牛改善生活,然后把牛尾巴阻塞进山石中,说是牛自己钻进去了。
  时间来到至元四年(1344),这是一个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甲申年,这一年里,北方的黄河发生可怕的洪涝,而南方的淮河流域却出现了大面积的旱情。旱灾之后,瘟病就不失时机地光临,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

  这一年,朱重八只有十七岁,在一年之内,他看着自己的父亲、大哥、大哥的长子以及母亲一个个地告别人间,自己却无力挽救,无可奈何。为了活命,他进入了当地的皇觉寺,成了最低等的小沙弥。但五十天后,又被打发出寺,成为游方僧——更严格地说,他的工作性质,就是一名标准的乞丐。
  至元八年(1348)年,朱重八回到了皇觉寺。寺院还是原来的寺院,住持还是原来的住持,但朱重八变了。
  都说社会才是最好的大学,那朱重八一定是这所大学里最出色的学生。四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踏遍了河南江北行省,走过了合肥、光州、罗山、信阳、汝州和颖州等城市,以一个不用化装就能演土匪的长相,当一个最没有尊严最需要生存智慧的乞丐,他不但成功地生存下来了,而且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丰富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完善了性格。这也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没有那场红巾起义的大风暴,朱重八也许要长时间地当一名和尚。但幼年好友汤怀一封劝自己投军的信,却改变了他的一生命运。至正十二年(1352)闰三月初一,已经二十五岁的他,才第一次从军,在濠州城下,他见到了郭子兴。
  郭子兴(?~1355)是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曾秘密加入白莲教,刘福通起义之后,他积极响应,率部攻占濠州,自称元帅。尽管朱元璋的相貌过于出格,但郭子兴却认为他是打仗的材料,就留在身边当亲兵。
  奇迹就是从这时开始,在这里发生。因为作战勇敢,胆大心细,朱重八很快赢得了郭子兴的赏识,第二年六月就升为镇抚,次年再升为总官。郭子兴甚至把自己的义女马秀英也许配给朱重八,为其改名元璋,字国瑞。
  郭子兴,实在是朱元璋生命中的贵人!
  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天才般地走出了伟大的一步,在巢湖降军提供船只的帮助下,渡过长江,并在次年二月占领了六朝古都集庆,更名应天府,并以此为根据地。
  朱元璋渡过长江向南发展,也就避开了与元军主力可能有的摩擦,而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刘福通的红由军主力。这样,在江北红巾军与元军精锐苦战时,朱元璋却在江南悄悄扩充自己的势力,扩大自己的地盘。至元十七年,朱元璋先后攻占了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徽州和扬州等城市,至正十九年底,他又占领了浙东的处州、衢州和婺州三府,地盘与陈友谅、张士诚呈犬牙交错之势,并有过摩擦,互有胜负。

  也就是说,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已经具备了与这两人争夺东南,甚至是争夺天下的资格。
  日期:2014-02-28 09:18:37
  按实力来说,三人中汉王陈友谅的地盘最广,兵力最强盛,并且以恢复汉室为口号,但陈友谅这样的枭雄,是刘基骨子里最痛恨的。他先是为了骗取徐寿辉的信任,就杀掉自己的长官倪文俊,然后架空徐寿辉,大权独揽。他任人唯亲,排除异已。这样的人,无论他实力再强,刘基也不会欣赏的。而且,陈友谅重用武将,轻视读书人,这也让刘基无法接受。
  诚王张士诚本来应该是个理想人选,他以十八条扁担起义,建立大周政权,其地盘覆盖中国最富庶的苏州、湖州和嘉兴一带,而他能体会民生疾苦,轻徭薄役,建立了不错口碑;他开科取仕,喜欢招纳读书人,施耐庵、罗贯中、陈基、陈维等一批名士被收罗帐下。

  可惜在这样的乱世,张士诚安于现状,企图以苏湖自保,没有兼并天下的进取精神,这实在是很不明智也很不现实的,刘基也知道,张士诚早晚要被他人所灭。
  而且在刘基看来,朱元璋有些优势,是那两人无法比拟的。
  第一,朱元璋胸怀大志,眼光长远,却又低调务实,不出风头。
  二十九岁的时候,朱元璋就占领集庆,改名应天府,作为自己经营江南的大本营。这里是六朝古都,是汉人血脉的维系之地,占领了了南京,又取了这么一个“顺应天意”的名字,无论从实际价值还是象征意义上来说,都是非常成功的大手笔。他的目标,绝对不只是应天府的一苗三分地,秦淮河上的纸醉金迷。
  但朱元璋又非常低调务实。自从渡江以来,一直坚持“高筑墙,广积梁,缓称王”的方针不动摇。相比吴成七这样占据了几个道府就急吼吼地称王甚至称帝的粗人,朱元璋明明早就具备了称王的资本,却向不能控制自己的小明王韩林儿称臣,使用龙凤年号,接受其表面上的领导,这样,就防止自己成为元军主力重点打击的目标,不图虚名,而得实利。
  相比之下,张士诚在兵力单薄的情况下就自称诚王,陈友谅挟持天完皇帝徐寿辉,自封汉王,都显得相当失策。
  第二,朱元璋善于治军,有巨大的人格魅力。
  朱元璋从一个小兵做起,成为掌管二十万大军的统帅,他的威信,是在枪林弹雨中打出来的。他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出于运气。在战场上,他从来不会躲在后面,让别人当炮灰送命,自己享受胜利果实,而是喜欢冲锋在前,带领兵将取得胜利,不怕负伤,因而能够得到官兵的爱戴与尊敬,也能更好地激发手下的战斗欲望。
  朱元璋身边,团结了一大批能力出众,能打硬仗的猛将,并视主帅为知己。周德兴、徐达和汤和都是他小时候的玩伴,而常遇春、花荣和胡大海这样的猛将,他也总能迅速调理得服服帖帖,让他们愿意为自己出力,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相比陈友谅的将帅不和,朱元璋阵营的凝聚力,显然要强出太多。
  相比之下,张士诚和陈友谅更露骨地把士兵当作炮灰,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当然,也可以说他们缺少必要的心机,但这却是相当败人品的事情。
  第三,朱元璋真正重视读书人,重视发挥他们的能力。而非张士诚式的养而不用。
  朱元璋和张士诚都喜欢招纳读书人,但性质有很大不同。朱元璋自己没读过多少书,但能清楚认识到知识的力量,他一方面自己不断读书学习,另一方面尽一切可能,广泛延揽人才。每占领一个新地方,普通军阀肯定是抢金银财宝,好色的军阀肯定是大抢美女,而他则一定要抢夺读书人。
  在滁州,朱元璋遇到了前来投奔的同乡李善长,两人一见如故。李善长劝他学习汉高祖刘邦,严明军纪,不乱杀人,收买民心。朱元璋劝李善长学习萧何,在主将和下属之间做桥梁,解决矛盾,上情下达。在太平,儒生陶安前来投奔,并劝说朱元璋攻取集庆;占领集庆后,留用了夏煜、孙炎和杨宪等人,都在自己属下担任了重要职务。
  特别是打下徽州时请出的的老儒士朱升,他给朱元璋仅仅建言了九个字,却让他受益良多,每个字都价值千金,那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读书人在朱元璋手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真正有了自豪感和归宿感。而在张士诚手下的文人,虽然享受的待遇挺好,但不能对决策起到多少影响,张士诚更放心自己的三个弟弟士义、士德与士信。与刘基同年考中进士的施耐庵,刚加入张士诚幕府也是劲头很高,但多次进言都得不到采纳,一怒之下辞职写小说去了。其他儒士逃跑的也非常多。
  反复权衡,刘基知道,自己最应该投靠的是朱元璋,最有可能重用自己的同样是朱元璋,再说,自己现在所住的处州,也是朱元璋的地盘,如果投奔了那两个,妻儿老小的安全也是个问题。因为这一点,也应该投奔朱元璋。
  那么,面对处州总制孙炎的邀请,刘基为什么却又多次拒绝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