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社会不得不读的一本书:大明神算师刘伯温》
第33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1-05 23:00:34
  天下奇男子——常遇春
  常遇春(1330 ~ 1369 年),字伯仁,号燕衡,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镇永平岗人,明朝开国名将,更是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十大名将”之一。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能够获得这个称呼,成为中国最强的十大猛将,常遇春绝对是实至名归。
  虽然是朱元璋的老乡,但是常遇春跟随朱元璋的时间并不长。元至正十五年(1355 年),在朱元璋脱离郭子兴的红军体系、南征北战多年后,常遇春这才毛遂自荐,投奔到了朱元璋这里。虽然在朱元璋部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仿光武帝刘秀)中,常遇春是来得最晚的,但是他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是这些将领中最“能打”的,也是最“狂妄”的一个。
  当常遇春第一次面见朱元璋时,他就没有任何的谦虚之情,直言不讳地说道:“我来你这里,就是来当前锋的,赶紧把前锋印交给我吧。”一听这话,朱元璋当时就蒙了。要知道,南征北战这么多年了,什么样的人他没有见过,但是这么狂妄的人,朱元璋还是第一次看见,因此他非常不客气地反驳道:“你小子,就是一个吃不饱饭的灾民,来我这里无非就是混碗饭吃,我怎么可能给你这么牛的官职呢?”

  次年,在朱元璋发动的采石矶大战中,对手是元军守将蛮子海牙。在这场战斗中,蛮子海牙仗着有利地形,多次打退了朱元璋的大军,使朱元璋的部队损失惨重。面对这种不利的战局,朱元璋气得火冒三丈,却又无计可施。正在此时,常遇春的船只正好经过这里,一看见这个狂妄的年轻人,朱元璋立刻想起了他的狂言妄语,因此他立刻对常遇春喊道:“哎,你不是要当前锋吗?现在正是机会,想不想要呀?”一听这话,常遇春立刻奋勇而起,但见他手持一杆长矛,对着敌岸的元军就狠狠地刺了过去。结果,常遇春这一下子没有刺中敌军,反而让对方抓住了自己的长矛。

  其实,常遇春本来的目的正是如此,看见敌军抓住了自己的长矛后,常遇春立刻气运丹田,他做了一个现代撑竿跳的动作,一下子就跳到了对岸,直接蹦到了敌营里。元军顿时阵脚大乱,结果让常遇春连杀数人,开辟了一个登岸码头,后面的朱元璋部队顺势一拥而上,彻底占领了采石场,也获得了这场战斗的最终
  胜利。
  此战过后,朱元璋彻底知道了这个年轻人的实力,他重新审视了这个狂妄无边的人,并授予他总督府先锋的官职。
  这个狂妄至极的常遇春,绝对是一个天生的前锋,除了自身武功高强,永远冲在队伍的最前线外,常遇春还特别擅长使用骑马进行攻击,不管是骑马的战术,对于战局的判断,还是选择攻击的位置,常遇春都能够准确无比地把握,甚至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常遇春的这些优点,还将在未来的那场北伐战役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用,并为其最终的胜利奉献重要力量。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常遇春也有缺点,而且还是那种最缺德、最致命、最难以启齿的缺点——杀降。
  古人有云:“杀降不祥”,人家已经投降了,你还干这种“缺德”的事情,
  虽然不违法,但却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常遇春能够多读点书,那么他就会惊讶地发现,在自己之前,已经有两位“杰出代表、世之豪杰”不信,且干过这种龌龊的事情了。
  这两位曾经干过杀降的人,分别是“大秦战神”白起,以及“西楚霸王”项羽。而最后,白起不信,死于非命;项羽不信,乌江自刎;常遇春不信……

  人,还是要讲点道义的。
  最后再说一句,常遇春的这种特殊嗜好,不仅让自己四十暴亡,还给朱元璋招惹来了一场惊天大祸。
  日期:2014-11-08 21:24:12
  九字真言
  常遇春杀降的故事,暂时说到这里。书归正传,在击败了张士诚后,朱元璋却没有乘胜追击,反而修书一封,甚至称臣纳贡,也想重新维护好自己和张士诚的关系。
  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张士诚虽然强大,但还不是最可怕的对手。朱元璋最大的敌人,是那个占据三省之力,拥兵百万的徐寿辉,或者说,是那个徒有其表徐寿辉背后的可怕阴影——陈友谅。
  事实证明,即使没有刘伯温的辅佐,朱元璋的判断也完全正确。为了避开这个可怕的对手,朱元璋选择了一个明哲保身,他接受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把自己的根据地搞好,完善各种的粮食储备,绝不当出头鸟,开始慢慢地壮大自己的实力。所谓“高筑墙”,就是把自己的城墙修得高耸入云、坚固无比,这样才能创建一个牢固的根据地。要不然的话,没有一个坚固的城池,一个牢固的根据地,就没有实力与敌人抗衡,就会彻底成为“流寇”,所以“高筑墙”是成就自己霸业的前提。所谓“广积粮”,就是要爱民如子,多多收集粮食。要知道,在乱世之中,是个人就吃不饱,怎么可能还有余粮呢?因此在最初创业的时候,朱元璋收集粮食的办法也跟别人一样,就是横征暴敛。但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老百姓再怎么种粮食也是被抢,所以他们就不种了,也就没有可储备的粮食了。

  因此,为实现“广积粮”的战术,朱元璋采取了两个办法:首先,他下令,但凡得到天下者,必是得民心者,因此自己的军队不许抢老百姓的粮食,违者杀无赦,所以老百姓都特别拥护朱元璋的部队,也特别愿意为他种粮食;其次,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增加粮食的产量,朱元璋还仿效了曹操的“军屯制”,命令自己的士兵下地干活,自己种田养活自己。这样一来,不仅朱元璋辖区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也为未来的基本国策“屯田制”,埋下了一个深深的伏笔。

  所谓的“缓称王”,就是不要急着称王称霸。要知道,当其他农民军领袖头脑极度膨胀,没有虎皮也要扯大旗;家里没有几粒米,也敢开大锅饭,誓要称王称霸的时候,朱元璋却充分利用了合纵连横的手段,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实力,终于成就了一番伟业。
  反之,如果首先称王称霸,那只能是树大招风、拔苗助长,太急于求成了,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那些最早称王称霸的人,全都死掉掉了。唯有那些韬光养晦、隐忍不发的人,才知道这个“缓”字的重要性。要知道,“缓称王”的真正意思,不是不称王,而是要先埋头发展自己的事业,等到事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水到渠成的时候,自然就可以称王称霸了。
  总之一句话,朱元璋之所以夺得了天下,很大程度就是这“九字真言”的功劳,这也成为朱元璋的立国之策。
  当然,朱元璋也清楚地知道,即使自己再怎么韬光养晦、在家装孙子,早晚有一天,他也要和自己的两个邻居决一死战,才能将自己的一番伟业变成现实。
  那么,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两个人中间,朱元璋应该先拿谁开刀祭旗呢?
  按照诸位将领的意思(没有刘伯温),应该先拿张士诚祭旗,首先这个哥们比较怂,二是他特别有钱,所以应该先收拾他,并利用张士诚江浙一带的财富扩张自己,这样才能与陈友谅一决雌雄。
  对于诸位将领的这个建议,朱元璋先是表示了同意,然后他委婉地告诉诸位将领:你们这个建议非常地好,也很有道理,但是你们没有看见这个问题的关键。要知道,张士诚的性格特点是“器小”,而陈友谅的性格特点是“志骄”。
  器小者,墨守成规,凡事绝不出头;而志骄者,势必好高骛远,凡事都要插一脚。因此根据这两个人的特点,如果攻击陈友谅,张士诚绝不会救他;反之,如果咱们攻击张士诚,陈友谅必定倾尽全力来救,到时候咱们就腹背受敌,也必败无疑了。
  高,实在是高!
  如此之见解,如此之胆识,此人不取天下,何人能取?如果不为此人效忠,除了自己单开门户外,刘伯温还能为谁效忠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