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9-16 22:49:00
数月后,许砚成与米鸾缨大婚,因这姻缘乃是花神娘娘指点而成,米家上下又皆是好善乐施之人,逢了家中此等大喜之事便派了伙计在一处支了棚子,对老幼伤残病贫者施粥施药三日,受者众多络绎不绝。
京城人士广赞米家虽为商贾却有君子之仁德,更深信仙缘乃是福报,多行善者自有天意安排。而米家本就是京城名贾,兼又有包、周二家相助,成礼之时是宾朋满座商贾云集,四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许砚成与米鸾缨二人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乃是苦尽甘来,百感之下只汇成一句“守得云开见月明”,而其中滋味外人不得而知。
旁人只道才子佳人乃是天作之合,有好事者乐得做了打油诗一首,记二人之奇缘,诗曰:
三生石上红线牵,
几世修得好姻缘。
天生才子佳人配,
只羡鸳鸯不羡仙。
雀瞳钗(完)
日期:2015-09-18 22:36:00
9、玲珑塔
京城西北处人烟稀少,自古多有浅水湖泊,一干曲水通幽、纵横交错,四周柳堤怀抱、芦苇丛生,沙禽水鸟翔集于此,虽不及江南水乡风情,也是一处文人墨客游赏观景之所。
其间一处巍峨高塔矗立松柏森森之中,十三层实心密檐式的塔身挺拔秀丽,乃平面八角形砖石结构。基座砖砌,须弥座式雕有佛像、飞天、金刚力士、壹门、八宝、仰莲等装饰,上部则雕刻笙、箫、琴、瑟等乐器,秀美端庄,古色古香,实为罕见。平日里远远望去,白云萦绕塔尖,有微风拂过,铜铃律动,浮韵生姿。
相传此塔乃是明神宗生母慈圣太后所建,原名“永安万寿塔”,别称“慈寿寺塔”,只是民间爱其玲珑多姿便取了“玲珑塔”一名,久而久之倒比原名别称来得顺口。
一日,苏翎见春色满园兴致大好,便寻了一处邀众友小聚,推杯换盏之间少不得说些坊间传闻助兴。
只听一人说道:“各位可知这玲珑塔?”
众人应道:“自是知道。”
那人低声道:“那里闹鬼可是知道?”
众人笑道:“你可是灌多了混说!谁不知那塔可是佛塔,最是干净之地,如何有了鬼怪之说?”
那人见无人相信,借着酒劲涨红了脸嚷道:“你们这群人,听还未听便来埋汰人,这酒可是没法吃了!”
苏翎笑道:“玩笑话,玩笑话!莫当真!你说便是,管旁人做甚。”
众人见他恼了也劝道:“说罢说罢!原是我们混说的不对!”
那人挣足了面子清清嗓子绘声道:“你们说得也是在理,这礼佛之地原本应是清肃之处,可我听说近日可是不太平了,道听途说也就罢了,可这亲历之人啊,乃是我叔父,这可是半点错不了。”
众人一听,起了兴致,笑道:“说胖倒真喘上了!可别卖关子,快点说!好听也就罢了,若是不好听,少不得再灌你几杯!”
日期:2015-09-19 20:58:00
那人啜了口茶道:
“我叔父那日自家乡回京,途中天色已晚,行至那玲珑塔附近已是饥肠辘辘人困马乏,忽闻塔下一阵嬉笑之声,隐约还见火光,心中不禁大喜,想着前去讨些饮水吃食果腹。
不想走到跟前,竟无半个人影,只有火堆上架着几根玉米,我叔父心下蹊跷,细细看了一圈,四周确是无人,便取出碎银放在地上,包起玉米转身准备离去。
忽然`嘭`地一声,一块银子结结实实地砸在我叔父的头上,还来不及反应,后背又吃了一下,回头看去依旧是是空无一人。
只听一孩童声音道:`偷东西还拿这没用的东西糊弄人,真可恶!`
几个稚嫩声音附和道:`就是!就是!打他!不拿糖果来换就算了,这硬梆梆的破东西又不能吃!`
`嘿嘿嘿!打他!打他!砸成了肉糜倒也好吃!`
声音刚落碎银子夹着石头劈头盖脸地直砸过来,我叔父抱着头就跑了出来,心中是越想越怕。怎会有常人孩童半夜三更聚在荒芜人烟之处,又是只闻人声不见人影,这分明就是鬼怪作祟,还怎敢停留半刻,头也不回一路飞驰到了家中,身上衣服被汗浸得一片水渍,不知是受寒还是受惊,病了几日才好。”
众人啧啧叹道:“啊呀呀!你叔父也算是个有胆识的,这要是那胆小之人不得吓得当时晕厥过去!这要是落在鬼怪手中可不知下场如何了,听闻这小鬼最是难缠,搞不好歃血食肉也是有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