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帝国——史上最强英雄彪悍登场,追忆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
第27节

作者: 独孤飞骏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三个人在屋里商量的热火朝天,殊不知,隔墙有耳。这个耳,就是杨坚安排在梁士彦身边的暗哨。连当年的韦孝宽都能被他算计,梁士彦这个连老婆都能被偷的大老粗就更不在话下了。
  所以,杨坚很快就得到了这一消息。听到这一消息的杨坚非常吃惊,他非常明白这三个人的能量:刘昉完全清楚自己伪造遗诏的事情;而宇文忻和梁士彦,就更为可怕了,他们在军界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自从韦孝宽死后,他们就是整个军队中威望最高的人物,如果他们造反,势必带来巨大的破坏力。也正因为如此,杨坚的心里才咯噔了一下。

  但是他并没有立即下手。首先,这三个人确实对隋朝有大功,若没有他们,自己这个位子是不会坐得这么顺当的,因此,杨坚还想给他们机会,希望他们能迷途知返。再者,这还只是一种预谋,并没有真的去施行,如果贸然将他们捕杀,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会被别人和后世之人看成是“狡兔死走狗烹”。
  杨坚决定再等等。同时,他预备考验一下这三个家伙,就从大老粗梁士彦入手。
  考验的方法非常阴险。你不是要占据蒲州吗,那我就给你个山西省长干干,看你去不去干;如果去,那就证明你确实有谋反之心;如果不去,那就说明你只是发发牢骚,可以既往不咎。这是一道二选一的题目,虽然阴险,但确实给他们三个留了改过自新的机会。梁士彦接到任命后,非常开心,对宇文忻和刘昉说:“天助我也。”然后高高兴兴地去赴任了。但是他完全忽略了一点,杨坚给的只是一个省长,不是军区司令,是没有什么军权的。

  可怜的梁士彦到了山西,还没有坐热屁股,就被杨坚给叫了回来,直接关进了大牢。同时被关的还有宇文忻和刘昉。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都不承认自己谋反,但经过一番对质,知道杨坚已动了杀心,也就认了。梁士彦伏诛。
  宇文忻在被砍头的路上,碰到了高颎,这个聪明了一辈子的一代智将,却在临死前做出了一个极其愚蠢的举动:向这个昔日的战友磕头求情。在旁边的刘昉看到后,极为愤怒,这个做了一辈子“佞臣”的家伙终于雄起了一回,对着宇文忻大吼道:“事已至此,何叩头之有?”
  杨坚表现的还是相当宽大的,只是杀了这三个人,并没有牵涉到其家族。宇文忻的弟弟宇文恺就被保存了下来,而这个人也将在未来发挥特殊的作用。
  写到这里,我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如果他们三个知道自己有这样的结局,当初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他们会不会忠诚地守护对他们有大恩的宇文家族?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宇文宪、宇文孝伯、王轨、宇文神举的死,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因为他们为心中的信念而死,为至死不渝的友情而死。宇文忻、梁士彦、刘昉苟活了下来,却也仅仅比他们多活了7年。如果他们能在地下见面,彼此之间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就在这三个人被杀后不久,另一个曾经在北周享受荣华富贵、后来乐意为杨坚卖命的人,也病死了,这个人就是李穆。
  至此,和北周王朝有着深厚关系的人,全部都死了。
  公元586年,在历史上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年份,就是研究隋唐史的正宗史家也不会有人能记起这个年份。但是这个年份对于曾经在历史上昙花一现的北周王朝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在这一年,这个王朝在世界上的最后一点痕迹也被抹掉了。以后的历史,将会是新人的天下,将会是新人的舞台。
  历史本就如此,旧人终将会远去,而新人也将带给我们更多的精彩。
  日期:2014-10-17 19:07:20
  二十九、梦幻组合
  高颎、李德林,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了,他们为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盖世奇功,参与了所有重大事项的商讨和决定。尤其是高颎,不仅管理内政,而且还要时不时地出去公干(领兵打仗)。毫不夸张地说,隋朝的天下有三分之一是他们俩的功劳。正因为如此,这俩猛人也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杨坚的厚爱和超乎寻常的信任。而他们也通过默契的配合和超常的执行力,把个大隋朝政治理的井井有条。

  但是,国事繁忙,仅靠两个人是绝对不够的。而且老是由两个人掌握朝廷大权,也不符合杨坚的用人原则。高颎也感觉到了自己地位太高、权力过大,已经有功高震主的嫌疑。于是,为了保全自己,他非常识趣地向杨坚推荐了一个人:苏威。
  政坛不倒翁,正式登场了。
  苏威,出身于世家大族,一代名臣苏绰的儿子,正儿八经的名门之后。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位老兄很早就非常出名了,但是却一直没有混出点名堂,都快50岁了,还是平平庸庸。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首先,这位老兄书生气十足,为人相当矫情,人家让他去做官,明明心里想去,却非要搞得扭扭捏捏;再者,性格上也有问题,谨小慎微、怕这怕那,即使机会送上门了,也因为自己前怕狼后怕虎而错过了,完全缺乏一名合格的政治家所应具备的素质。也就是说,比起杨坚、高颎、李德林来,他实在是差的太远了。由此来看,高颎之所以推荐苏威,用心一点都不简单,很可能是想找一个便于控制的木偶。

  苏威被推荐上来之后,杨坚和他倾心谈了谈,毕竟隋朝是自己家开的,还得好好把把关,算是最后一轮面试吧。经过这一谈,两人还真擦出了火花,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高兴的杨坚当即决定封苏威一个官,一个非常大的官:户部尚书(农业部部长)。在这关键时刻,苏威兄矫情的毛病又犯了,竟然上书辞让。杨坚知道他这种人的性格,便卖了他一个面子,正式下旨征召:您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国家缺不了您,就不要再推辞了。有了圣旨在手,苏威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便屁颠屁颠的去上任了。

  矫情、谨小慎微只是一个人的性格使然,并不代表没有能力。苏威上台后,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在高颎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把均田制推行的有声有色,让普通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从而保证了充分的粮食供应,使士兵们在战场上能够安心打仗。而且,他还很为老百姓着想,多次奏请杨坚减免赋税,而杨坚也都一一采纳。

  在取得政绩的同时,这位老兄和杨坚的关系也越走越近,没过多久就又升了官;不仅做户部尚书,还兼任纳言(相当于明朝时的内阁成员)。
  至此,苏威正式进入隋朝权力中枢。
  随着苏威的加入,隋初三叉戟的梦幻组合正式形成。高颎为国务院总理,李德林为内阁首辅,苏威为内阁重要成员。三个人里边,高颎最为杨坚所信任、权力最大;李德林自从“力荐事件”(力荐杨坚不要诛杀宇文家族)后,和杨坚的关系有些疏远,权力不如从前;苏威权力最小,但是在某些方面能对高颎形成制约。当时的尚书右仆射(国务院副总理)是虞庆则,但这个家伙不是搞政治的料,起的作用非常小,也就是个摆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