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帝国——史上最强英雄彪悍登场,追忆那段热血沸腾的光辉岁月》
第45节

作者: 独孤飞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每当读到这类人的时候,我都会感到一丝羞愧。我们会为一点微不足道的挫折而自怨自艾;为一点小成就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我们追求大城市,我们追求舒适的工作,我们追求美女和权力。或许,这就是人跟人之间的差距吧,要不怎么会有“平庸”和“伟大”的区别呢!

  让人惋惜的是,李德林并没能完成《齐史》,就病逝了。幸好,他有一个很能干的儿子李百药,子承父业,终于将《齐史》编著完成,了却了父亲的一桩心愿。得子如此,夫复何求?
  李德林幼时家贫,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最终坐上了内阁首辅的要职,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在任职期间,他兢兢业业、清廉为政、一心为公,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贤能的好官。而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他的直言进谏、坚持己见,这让杨坚避免了许多愚蠢的错误。后期的他,性格依然没变、依然有什么说什么,但是他的上司杨坚却变了。所以,他的被贬,又是意料之中的,像他这样的官员,本就不招人待见。

  李德林的死,我们不得不承认,是杨坚的一个损失,也是隋朝的一个损失。
  李德林前脚刚走,杨素就升官了。
  这个刚当上纳言的家伙并不满足,立即就盯上了内史令(内阁首辅)的位子。因为这个极为精明的“眼镜蛇”刚一进中央大门,就嗅到了权力斗争的硝烟。而他很快就看到了问题的实质所在,非常果断地站在了高颎一边,“站队”问题永远是政治斗争的核心问题,而杨素真是吃透了这一点。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与李德林的过节,但可以肯定,他为赶走李德林一定付出了不少心血,因为事情很明显,他将成为直接受益者。对于这种好处,杨素从来不会放过,况且这次是跟天下第一谋士高颎合作。

  果然,李德林离开后,杨素马上就升为了内史令。从“老婆风波”被贬为普通老百姓,到现在内阁首辅,“眼镜蛇”杨素仅仅用了不到2年时间。在这两年里,他一直非常坚决地走高颎这条线,矢志不渝地跟高颎套近乎,不仅仅因为高颎是他的上司,还因为高颎有一个任何其他人都没有的优势:和杨坚的关系。只要走通高颎这条路,就不愁没有富贵,就不愁达不到目标。而高颎也把这个能力超强的家伙引为亲信,当赶走自己的老对手李德林后,立即向杨坚推荐了他。

  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惜任何代价,这就是杨素的处世哲学。而他也将这个哲学发挥到了极致。我相信,如果李德林得势,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站在李德林那一边。
  就这样,经过一番你上我下,隋朝权力中央逐渐稳定下来,一个全新的梦幻组合正式形成,这个组合的核心就是:高颎、苏威和杨素。我把这此后的一段时期成为后“三叉戟”时代。不过,这个组合存在的时间非常的短暂,原因只有四个字:人已非人。

  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至少杨坚是这么认为的,不就是走了个李德林嘛。现在我又多了个杨素,完全可以取代那个顽固不化的家伙。而杨素也确实不错,能力强、顺我意,也没李德林那么多的唧唧歪歪,不正是我要找的那种内阁首辅吗?
  高颎也非常开心,现在的这两个同僚都是自己举荐上来的,而且都和自己有着非常好的私人关系。以后做事,就不用再和李德林争论什么了,也不用再磕磕碰碰的了。
  所有的当事人都皆大欢喜。
  事实证明,全新的梦幻组合,依然非常高效。
  日期:2014-10-23 21:26:58
  四十九、真正的丰碑
  在进行下面的内容之前,我将要专门拿出一章来叙述一名普通的官吏。
  他没有盖世的战功、没有令人艳羡的家庭背景、没有多么耀眼的光辉业绩,但是他的光芒却足以与历史上任何一个猛人相提并论,因为他在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一座良心的丰碑。这样的官吏,史学家称之为“循吏”,我们普通老百姓称之为“父母官、青天大老爷”。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为什么要突出这么一个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名气的人?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正缺少这样的人,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人。还因为,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如果正在看帖的你,将来有幸成为一名地方官,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有良心的地方官、一个能为百姓着想的地方官。

  这名普通的官吏,名叫辛公义。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过世了,由他的母亲将其抚养长大,生活极其艰难,是个命苦的孩子。但辛公义却非常懂事,从小就勤奋好学、孝敬母亲,深得乡里乡亲喜爱,后来被推荐入朝为官。他廉洁奉公,爱民如子,每到一个地方任职都深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天下统一后,辛公义被杨坚委任为岷(“民”音)州地方官(甘肃一带)。当时,岷州一代瘟疫盛行,当地人都非常害怕瘟疫,如果有人不幸染上这种病,全家都会躲避,全然不顾亲情关系,任由其病情恶化,因此病人大多都极其可怜的死掉了。辛公义看到这种情况后,非常痛心,命人将病人都抬到自己的衙门厅堂内。当时是酷暑季节,送来的病人多达数百人,厅堂里人满为患,甚至连走廊里也塞满了人。

  人送来了,辛公义并没有就此不管。他在厅堂的角落里设置了一个临时的床,然后昼夜守在那里,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为了请医生,他甚至将自己的全部俸禄都拿了出来,一直到病人痊愈为止。等病人好了后,辛公义就将其家属都喊来,晓谕他们互相照顾的道理,这些病人家属听完后都非常惭愧,道谢而去。
  除了那些厚黑学运用得太好的人,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一方父母官对自己患病的家人如此照顾,大家都非常感动,再对比一下自己对家人的态度,心里就更过意不去了。于是家里再有人生病,他们再也不会不管了,都将其留在家里认真照料看护。还有谁会忍心打扰一位如此爱民如子的好官呢?
  经过这件事后,岷州全境的人都亲切的称呼辛公义为“慈母”。只有自己的母亲才会对自己如此体贴。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荣誉啊,又岂是那些王公贵族所能比的?
  这场“瘟疫事件”,让我想起中国发生的两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一个是非典,另一个是甲流。那些手握大权的官员们是不是也能像辛公义这样?即使不这样,是不是也能做到其十分之一?我想,恐怕几乎所有官员连病人的住处都没去过吧!相互对比之下,真是感慨颇多。
  后来,辛公义又被平调到弁州(苏南一代),一个刁民很多、难以管理的地方,南蛮子就是古人对于该地方的称呼(本人绝无地域歧视之意)。大家可能会问,岷州治理的这么好,怎么没有升职?原因既简单又老套,他不会拍马屁,也不会巴结上司,更不懂得过年过节送点礼;何况,以他的那点微薄的工资,也没钱送礼。他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应当说,在来这个新地方任职之前,辛公义还是做了些深入了解的,并针对这个地方的具体情况,草拟了相应的应对之策。所以,他刚一下车,就立即来到了一个特殊的场所:监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