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9-20 18:56:47
第十章 暗流
篮球比赛后江少文觉得张媛媛与他之间有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虽然表面上张媛媛为了避嫌跟他交流得少了,不再闲谈跟学习无关的话题,但是互相都能够感受到彼此的关切,在两人的眼神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情愫,比爱情少一点,比好感多一点,就像有什么东西在心头慢慢萌芽一样。不过接下来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就要到了,江少文和张媛媛以及整个163班的学生都投入了紧张的复习当中,一天10多个小时的学习下来,就像劳累了一整天的农夫一样,倒床上就睡了,除了考试什么小心思都烟消云散了。
但是也有例外,县一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好学上进的,可也有一批不读书、混日子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是城镇吃国家粮的子弟。在那个年代,吃国家粮和吃农村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阶层,天壤之别。吃农村粮没有考上大学或者参军转干,就得回到家乡刨土,经常连温饱都混不上,饥年不免饿死;而吃国家粮的,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都由政府发放的城镇青年,理论上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存在失业的,国家要安排每位城镇青年工作,不管是国营大厂还是街道办的,总之会安排一份工作。
特别是在80年代初期,为了解决城镇青年的就业问题,政府推出了“顶职”政策,也就是在国营企业上班的父母如果提前退休,可以让一位子弟接班顶职。这项政策出台后,许多子弟都无心求学,等待父母到达提前退休的年龄好去接班。
在那个年代,国营大厂的待遇最好,不仅远高于农民,甚至比同级别的党政机关国家干部待遇好得多,因为工农业剪刀差,国家的资金和资源都向国营大厂倾斜,而农村是被抽血的地方。
日期:2015-09-20 18:59:38
在山南县有一个三线国营军工大厂,470厂, 生产飞机发动机和火箭导弹,是当年搞三线建设时为了防止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从沿海搬到南山之麓的山沟沟里面的,据说他们的重要生产车间都在南山的山腹之下,能够抗得住核弹头的直接打击。
山区毕竟交通不便,80年代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缓和,三线的工厂开始陆陆续续地往外搬迁,470厂的厂部和子弟学校等后勤服务基地搬迁到了山南县县城。江少文年少时候曾经去470厂家属区做过客,厂区的绿化不亚于瀚江市,一排排法国梧桐,宽敞的柏油马路,幽静、大气,跟他当年进省委大院的感觉差不多。
厂区里面有医院、子弟学校、百货大楼……宛如一个独立的小城市一般,一应措施俱全。职工的待遇也很好,首先工资就比地方干部高上一截,其次工厂的福利也很好,过年过节发大米、鸡鸭鱼肉、水果、白糖、布料……那时候是夏天,主人拿出一大脸盘的牛奶、绿豆、白糖冰棒出来招待江少文兄妹。这些冰棒也是发的福利,厂区工人夏天可以凭票去领冰棒。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能够分配进一家国营大厂当工人,可以说是衣食无忧,提前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
所以470厂的子弟都没有几个愿意读书,一个个都等着招工或者顶职进工厂。按照他们的话来说,读书考上大学了最后还不是要分配回工厂来?读几年书还少了几年工龄呢!想要文凭,可以在职读职大、电大,工作学习两不误。
470厂的子弟学校,尽管比山南县一中教学设施和生活条件要好很多,但是每年靠上大学的人数跟县一中相比零头都不到,学校只是他们等待招工顶职的一个驿站而已。470厂的家长们让孩子来上学,多数也是让他们在没有上班的日子里,不要无所事事到社会上混,学坏了,对于学习成绩也没什么要求。
所以470厂子弟学校高中的学生成了县城铜船渡镇街头一害,翻墙出来看租小说、看录像、男男女女去溜冰场溜冰、吃夜宵的络绎不绝,在公共场所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
日期:2015-09-20 19:01:35
在县一中同样有着这样一批国企子弟,山南县四大国企,县拖拉机厂、县氮肥厂、县卷烟厂、县铅锌矿,都是职工上千的大厂,县国企的待遇虽然不能够跟国营军工大厂相比,但是小日子也是过得蛮滋润的。他们的子弟也有许多凭借关系在县一中上学的,这些子弟大多数也是在等待招工,顶职,无心向学。
顶职制度最初是面向企业职工子弟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许多地方都扩大到了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总之,只要父母一方有个稳定的单位,提前退休后可以安排一个子弟上班;就是父母没有退休的但是有点权力的,托关系走后门,也能够安排子弟招工招干。
所以县城党政机关一些成绩不好的衙内,被父母找关系走后门进一中的,也无心读书,跟那些国企大厂的子弟们组成了一个个的小团伙,在学校里面谈爱打架,在校外偷鸡摸狗,翻墙出去看录像等等,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但是这些为头的学生多数是县城衙内出身,学校也无法对其严格进行管理。
在江少文进校的时候,这些小团伙中比较出名的有:十三鹰,以县拖拉机厂的子弟为主,为首的是高三三年级的拖拉机厂厂长的儿子陈文明;十兄弟,是县城原镇一校的一群篮球队员组成的;但是县城里团伙中最出名的是“五湖帮”,为首的是新晋常委、常务副县长陆从龙的儿子,高二154班的陆大海。
陆大海的名声大噪是在江少文刚进校园之时,一次治保主任抓住他们一伙人在校园中欺凌殴打乡下的学生,把他带到办公室问话,结果他给治保主任扇了一个耳光跑了,气得治保主任暴跳如雷,跑到校长面前告状,一定要求开除陆大海。
不过那时陆大海的父亲刚刚由区委书记晋升常委、常务副县长,炙手可热,王校长也不想得罪这种新贵,只能好言安慰下治保主任,最后让陆大海写了份书面检讨了结,开除一事也是不了了之。
日期:2015-09-20 19:03:11
在山南县一中混日子的还有一批来自山阳市甚至是省城瀚江市的学生。大城市来的学生们两极分化,有一些成绩很好,父母把他们从大城市转学到山南县一中来,是希望更上一层楼,考上个重点大学;要不就是成绩很差,父母有关系把其放到乡下中学来苦其心志,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
但是大城市来的跟山南本地的不读书的学生不同,他们一般不拉帮结派,也不出风头扰乱学校秩序,一个个都独来独往,毕竟他们不是地头蛇,不会过分张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