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妹求爱记——请你爱我一次》
第34节

作者: 江中公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5-22 07:42:20
  对女儿成程来说,父亲穿梭中国各地测量“空间距离”,母亲在日本观摩东京大学医学院教授给人开脑劈颅,万不得已过一种望眼欲穿的日子。不幸中的万幸,身边还有个蒋涤青老师陪她,准时把她送到外公外婆那里,按时接她回学校,让她的生活多了一点被人关怀的色彩。
  有时候成宁阳感觉自己是“奉女偷情”,跟蒋涤青做那事时打不起精神,有时连裤子也懒得脱,勿勿上马,一撇腿就到河东了。
  蒋涤青的丈夫目前在英国。成宁阳好像听她说过,她男人在伦敦的皇家邮政当差。他把他想像成投递员之类,开着一辆古板的小车,手里握个铃铛,跟所有的英国佬一样呆板可笑。蒋涤青属于留守人士,与成宁阳同病相怜,两人沟通起来共同语言颇多。去年过年前,成宁阳打电话给蒋涤青,说是跟她了解一下女儿在校情况,其实是他在家乐福超市买了一张二千元的购物卡,替代新年礼品“孝敬”蒋涤青,不求她对女儿额外照顾,只求为自己落个不让女儿吃亏的心理安慰。这种事以前都是莫小蕙操办的。本来这是件很简单的事:俩人一见面,几句假客套,信封一递一接,就该说再见了。结果,蒋涤青由成宁阳的女儿谈到自己的丈夫,从中国的上海谈到英国伦敦,俩人也由街头谈进咖啡馆,一直谈到四片嘴唇合在一起。成宁阳突然发觉,蒋涤青比莫小蕙容易沟通。他跟蒋涤青也算是同行,是同行就懂行规,沟通起来可以开门见山,省去表面的繁文缛节,直取精华的要害。之后,不知是哪一天,随便找个约见谈话的由头,一见面没谈上几句,两人谈上了床。

  蒋涤青教书育人。成宁阳也是,只不过他除了教书育人,还研究人和事,著书立说。对职场女人的研究,最早引来他研究兴趣的人是莫小蕙。莫小蕙被他视为女性医生中一个完整的标本,热爱本职,事业小成,前景可期。成宁阳喜欢看到她可爱的一面,像观察农村老家的屋檐下一个正在一天膨胀的马蜂窝,看着是不经意地挂在那儿,摇摇欲坠,事实上,蜂窝不但根深蒂固,而且内部结构坚固,排列精巧,一个自成一体的坚实堡垒,包裹里面的是一群勤劳的小精灵,在某个外力的作用下,随时变成一个个小麻烦。

  成宁阳与蒋涤青勾搭成奸,从一定的意义上,一部份的原因也是出于对她的研究兴趣。记得那次给她送购物卡,成宁阳从交谈中发现,蒋涤青文言文的功力很深。成宁阳读高中时,语文老师推荐他一本《文言文三百篇》,他篇篇背个滚瓜烂熟。那次蒋涤青在谈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字不差地背诵其中的一段: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听她一板一眼的背诵,成宁阳忍不住笑出声来。高中时,他班上有个男同学从这段句子扣出“野战、口舌、我上”这几个词,像个多词造句,引来一群青春期男女一阵毫无罪恶的邪想。
  “你怎么还像个毛头小人一样啊?”蒋涤青用娇滴滴的上海话毫不忌讳志戳穿道,一边说,一边无意识地拍了拍他的手背。
  “你也知道这层意思?”成宁阳进一步问她。

  对张冬妹,成宁阳提不起研究她的精神头,张冬天除了肩头上一片金色,通体乏善可陈,没有引人的亮点,像一具运动着的尸体。
  “我早已死去,只不过假装活着!”这话是蒋涤青对他说的,当时成宁阳不知道她为什么这样说,丈夫长年在国外,夫妻长期分居两地,可能她是指自己肉体上已经死去,或者假装活着。成宁阳暗自感叹,是啊!一具活蹦乱跳的神经末梢敏感丰富的躯体,怎么耐得住长久分居的聊寂呢?
  成宁阳知道他这是在为自己的出轨准备潜台词,为自己找的一个堂皇的理由,也许蒋涤青刚才“死去活来”的一番话,也是为她自己找来的一个的理由。
  对水影,成宁阳最初当她是封闭在水晶球的一个白雪公主。因为是个童话,所以,他希望她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