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皇后萧燕燕,慢随大辽从中兴到盛世》
第57节

作者: 云蒙居士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辽军集结至满城(河北保定),时崔翰等陆续带着兵马前去阻击,首先是刘廷翰他率先带着自己的军队来到徐河吗(河北城坡已北),而崔彦进则率领自己的本部人马自驻军的关南北上北上黑芦堤(今河北容城西南)北转向西进,沿长城口(今河北徐水西北)潜师辽军侧后,对辽军形成夹击之势,接着,李汉琼崔翰也各自率领本部热吗至徐河,。话说这四路兵马赶到了后并没有马上对辽发起进攻,原因出在一张阵图上。

  原来宋太宗自幽州之败对武将失去信任的表现不单单是i此次作战没有总指挥,同时他还亲自画了一张真图,打发自己的内奸送到前敌去,命令崔翰等必须按照图上布阵,这打仗要讲究排兵布阵,一般常见的阵法有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七星北斗阵,十面埋伏阵等等,而这次宋太宗所画的阵图乃是一八阵图,所谓八阵图便是将人马分为八组对敌人进行进攻。这样的阵法太过于分散,无法做到首尾呼应。赵光义之所以要让前方军队按照自己的阵图作战则是一种远程遥控,如果将领们不按照图列队,那么就是抗旨不尊,那么自己就能够名正言顺的去治罪。可光义却不知自己这样做会给前方的将领们出多少难题,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而要想让军队处于不败之地则作为统军的将领要带着军队随机应变,可皇帝的阵图亦如压在将领们头上的五指山。

  话说右龙武将军赵延进登高瞭望,见辽军势盛,冒违诏改阵之罪,力主集中兵力对敌。监军李继隆附议,崔翰乃示形应变,改八阵为二阵,当战士们听到改阵图的消息后各个欢呼雀跃。
  宋军在这边商议是按皇帝给的八阵图出战还是改变阵图的时候唯恐辽军沉寂来攻打,如果在事情没有确定的情况下早已敌军袭击那宋军这边只能够被动挨打,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直接的主帅,几处军队很难彻底统一,一盘散沙成不了气候,为了拖延时间宋这边主动向辽请降。
  当宋军请降的消息送到辽军营的时候对于敌方诚意诸将各自心有一本帐。
  辽的主帅是燕王韩匡嗣,他对于宋军主动请降没有丝毫怀疑,非常爽快的就答应了,可耶律休哥则没有那么乐观,出来劝匡嗣误信,休哥不信宋真心投降的理由十分充分,“敌军在势头正猛的时候向我军投降,这其中必然有炸,咱们还是加强戒备,以防宋军来袭。”
  尽管休哥所言有理,可是韩匡嗣却还是固执己见,不肯采纳休哥建议,故而军队并未加强戒备,反而防御比之前瑜伽松弛。虽耶律休哥有自己的主张,可他并非主帅,明知韩匡嗣决策有误,可他毕竟是主帅,只得听之,
  当宋军将韩匡嗣稳住之后便有了足够的时间和准备。
  当宋营这边将八阵图改为二阵,分前后两翼夹击辽军。
  宋打探到辽已放松了警惕,并未最好迎战准备,对于宋而言这便是好时机,这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一月黑风高夜,李汉琼,崔翰率领各自军队冰粉两路偷袭辽营。

  韩匡嗣怎么也没想到宋之前的请降是“逗你玩”,如今面对宋军来夜袭,而自己的军队没有做好应对准备,如此一来只能被动的挨打,想来匡嗣此刻肠子都悔清了,悔不该当初自己没有听休哥的劝,,悔自己双眼遭蒙,误信了送人的奸计,纵然千悔万错也都于事无补。
  宋军先是诈降,然后是攻其不备,最终将韩匡嗣统领的大辽铁骑打的溃不成军,韩匡嗣引兵向西溃逃,又遭崔彦进伏击,死伤甚众,残部逃往遂城(今河北徐水西北)西。宋军乘胜追击,又斩杀辽兵万余,获战马干余匹。耶律休哥整兵而战,宋乃罢兵。辽西路军闻韩匡嗣败奔,亦收兵而还。
  满城之战以宋军的大获全胜,辽的溃败告一段落,如此一来宋也算一雪前耻,将高粱河之败的颜面挽回,满城之败对于辽也是不小的打击。当宋太宗听到满城大捷的消息自然是喜出望外,而当辽景宗听到满城大败自然是怒发冲冠,因为此次南征耶律贤志在必得,却没料想会是大败而归的下场。
  对于满城之战宋的官方史书提及的比较隐晦,而对于诈降一事只字未提,想来这次满城之战宋虽然取胜,可他们是用诓骗辽军放松戒备的情况下打的胜仗,极不光彩,,胜之不武,如果当时崔翰等就按照宋太宗给的八阵图排兵布阵,结局很可能与现状的局面背道而驰,同样如果韩匡嗣采纳了耶律休哥的建议,不信宋投降是真,加强戒备,也不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宋军包了饺子,落的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的下场,此次满城之战宋之所以能取胜,一是有所准备,二是崔翰,李汉琼等没有按照皇帝的指示,其实他们是承担着抗旨不尊的风险,好在他们抗旨不尊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反之后果不堪设想,即便太宗不会要了崔翰等将领的脑袋,必然也会是一番严惩,可能他们的官涯就此告一段落,所谓成也抗旨,败也抗旨。在评书演绎里宋太宗给我们的一个坏印象是听他老丈人的话,貌似自己没主意,实则宋太宗主意正的很,除了自己他谁也不信,不过这次满城之战若没有监军李继隆的支持崔翰等未必真的敢做主改变阵图,这李继隆的身份比较特殊,他能作为监军看得出皇帝对其十分信任,而皇帝如此信任此人的原因便是李继隆的妹妹乃是太宗的妃子,(后来封为皇后,真宗年间去世,谥号为明德皇后),也就是李继隆是皇帝的大舅子,当时李继龙见大家明知皇帝的阵图不可行,然却不敢违抗帝王命,他则毅然决然的事事瞬息万变,该随机应变,怎么能够事先预定,如果皇上怪罪我们没有按阵图行事,罪责我一个人承担,李继隆之所以敢大包大揽一来是他的特殊身份,二来他明白如果不变阵图很难取胜,个人安危与国家的利益放在天平之上,他自然而然的将砝码压向国家利益一边,李继隆出身将门世家,在北宋名将里面他是不可缺少的一人,受到太宗绝对信任,之后曾奉命去蒸饺党项李继迁,这是后话暂且不提,正是因为李继隆的敢于承担责任崔翰等才毫无顾忌的改变阵图,从而取得了胜利。满城之战胜利之后李继隆第一时间给皇帝上书请抗旨不尊之罪,皇帝看在胜利的份儿上而且还是自己大舅子主张抗旨不尊自己也就没有深究,如此一张纸就掀了过去,此次满城之战立功的将领宋太宗对其自然有一番封赏自不必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