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11-17 04:28:54
地府。
说到地府,先提很多人分不清地府于地狱。
他们的本质区别就是:
地府属道家
地狱乃出自佛门
日期:2014-11-17 04:29:19
他们的逻辑原理区别更是相隔十万八千里。
地狱的由来没什么好说的,佛家经常说人不好就下地狱,所以十八层地狱就是为了惩罚恶人而存在的。
地府是什么?
地府就是阴间的一种神话描述,全称阴曹地府。
而阴间本并不是恐怖的代名词。
现在我们根据道家思想来推出阴间的源头。
好明白阴间一说的由来。
日期:2014-11-17 04:29:44
首先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有光的世界,称为“阳间”
当我们死后,我们会去一个无光的世界,称是“阴间”
有光世界和无光世界所要表达的区别不是并有无光这么简单。
而是有光代表正(明)能量,无光代表负(暗)能量。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是正能量世界。
我们在正能量世界里身上正能量逐渐消失,负能量逐渐产生。当我们正能量降到最低时负能量最旺时,就是死期了。
当我们死后会随着负能量生成在往负能量世界出生。
当我们在负能量世界里负能量会逐渐消亡,正能量逐渐产生。当负能量最低正能量最旺时我们就会在负能量世界里死亡。
同时我们也会随正能量逐渐上升而再正能量世界里出生。
如此循环。此一阴一阳合为太极。故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因此得出人出生时就饱含了正能量,人随着正能量的消亡而死亡。
所以人刚出生就具备了一个有限的东西,就是寿命。
也所以老一代的人们说过老人阴气重,小孩阳气重。
再提一次,气是炁。是能量的意思。
所以普遍性来说小孩的运炁往往比大人好。
日期:2014-11-17 04:30:08
其实上面的东西是很容易推出来的,只是现在的人很少去思考这些玩意。
那么现在我们对阴间一说的由来大概清楚了,也会因此明白所谓阴曹地府就是后来人在对阴间世界的幻想下,神话描述出的阴间。
真实的阴间是什么样我想估计没人知道。毕竟只要是活人就属阳间。
日期:2014-11-17 05:18:20
看西游记中描述的地府。在第10回唐太宗地府一日游。
由于地府是有去无回,没有回头路,所以唐太宗是在地府走了一整圈才还阳的,简单说就是正门进后门出。
其中他依次经过的地方顺序是:
幽冥地府鬼门关(进口)这里得知阴曹地府也叫幽冥地府 森罗宝殿(阎王办公室) 幽冥背阴山 阴山背后是一十八层地狱,
十八层分别是吊筋狱、幽枉狱、火坑狱,酆都狱、拔舌狱、剥皮狱,磨捱狱、碓捣狱、车崩狱,寒冰狱、脱壳狱、抽肠狱,油锅狱、黑暗狱、刀山狱。每一层的狱名似乎都表明了此层所遭受的惩罚,例如拔舌狱不就是拔舌头的地狱吗?但注意第四层酆都狱,此名似乎于另外17层的名字不同路。
奈河桥 枉死城
日期:2014-11-17 05:19:28
现在细说先前要大家注意十八层地狱中的第四层酆都狱。我想很多人都听说过酆都城就是鬼城之名。在西游记中大战犀牛时八戒问猴子说:你是不是去了酆都鬼城,撞到了一堆牛头马面。
所以得知酆都城最先其实也是对阴间的一种神话描述。也可以看成他就是地府的城名。
然而奇葩的是这名字居然出现在地狱的第四层。
而且我们很容易看出酆都狱这名于其他17狱名所具备的名字特性完全不合。另外17层地狱的狱名都表明了那一层地狱的特征,唯独这个酆都狱不表任何特征。
结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测出此名的由来。
当佛家吹嘘地狱,道家吹嘘地府时,佛家人就说:地府(酆都城)就是我们十八层地狱中的第四层。
所以就有了酆都狱。
日期:2014-11-17 05:29:44
在这里我不想说佛门人的嘴脸了,其实到现在佛门中很多有理的好东西都是剽窃道家的。
由于我最初一直以为道教就是迷信。所以开始我很崇佛,心想最起码佛教也是教人行善,最后发现信佛请先放弃生活,放弃生活不就等于慢性自杀吗?还不如直接自杀来的干脆,所以最终如此消极的生活信仰我实在无法接受,于是弃之。之后接触到了道家的东西,发现道家的哪些迷信故事和道家的文化精髓根本就是两码事。于是我心中开始有道。
所以我对佛道两家文化都略知一二,所以最后觉得佛门很多精髓是剽窃道家的。因为那些东西在道家是逻辑的,在佛门推敲不出原理。
道家宣扬少吃肉,原因是荤食炁浊。佛门干脆不吃肉,理由是众生平等。道家宣扬不纵欲,原因是纵欲泄阳(消耗能量)难恢复,不纵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凝聚能量而完成大愿。佛门直接禁欲,禁欲的目的是达到无情无义从而放下一切,从而离立地成佛。
过后详说,佛门的剽窃。
日期:2014-11-17 05:30:06
我们要感谢吴承恩,清清楚楚的记载了当时的这个现象。
然而好笑的是西游记里十八层地狱中有了酆都狱,可作者又把十八层地狱放在了幽冥地府(酆都城)中的幽冥山背后。
真是你中有我,我中还有你。
我想此时不用再怀疑作者的笔风所向了。更不要再说西游记抬佛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